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529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脱模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模仁和模板,模板上设置有具有顶帽的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的顶针固定板,设置于顶针固定板与模板之间并将顶针固定板抵压在顶帽上的弹性恢复装置;穿设在顶针固定板上的顶针,顶针的长度不小于顶帽上表面到阶梯孔阶梯面的距离;与顶针固定板固定连接的顶针推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装置将顶针固定板抵压在导向杆的凸起上,使得在固定板等安装之前,就已经使弹性恢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即安装好固定板后的压缩状态,提高了模具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到脱模的
,公开了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模仁和模板,模板上设置有具有顶帽的导向杆,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的顶针固定板,设置于顶针固定板与模板之间并将顶针固定板抵压在顶帽上的弹性恢复装置;穿设在顶针固定板上的顶针,顶针的长度不小于顶帽上表面到阶梯孔阶梯面的距离;与顶针固定板固定连接的顶针推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装置将顶针固定板抵压在导向杆的凸起上,使得在固定板等安装之前,就已经使弹性恢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即安装好固定板后的压缩状态,提高了模具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专利说明】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到脱模的
,尤其涉及到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生产出的产品脱模,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常采用带有脱模机构的模具来生产产品,该脱模机构包括多个顶针、顶针固定装置及为顶针提供恢复力的弹簧,在脱模时,顶针从模板中伸出,同时将产品从模具内顶出,使产品脱离型腔,完成脱模后顶针通过弹簧恢复到初始位置,避免在模具合模时对产品造成影响。具体的,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的结构。其中,模板I和模仁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顶针3穿过的孔,由于顶针3上端封胶部分(一般指顶针3顶端面往下IOmm以内部分)要求配合紧密,装配公差在0.0lmm以内,而封胶以下的部位无此要求。为减少顶针3与孔之间的摩擦,模仁2上的孔设置为阶梯孔,使得顶针3下部装配公差设置较宽,一般在0.5_左右。在顶针3固定方面,顶针3通过穿设在顶针固定板4上,并通过顶针推板5固定,顶针推板5通过多个回针7与模板I滑动连接,回针7上穿设有用于给顶针3提供恢复力的弹簧6,且安装好后顶针推板5被与模板I的固定连接的固定板8压缩,使得顶针3的顶部挤入到阶梯孔的直径较小的孔内,同时,使得弹簧6也被压缩,以给顶针3提供较大的恢复力。一并参考图2,图2示出了顶针在安装时的结构图,现有技术中的顶针3在安装时,先将导向用的回针7套装在顶针固定板4上,再将为顶针3提供恢复力的弹簧6套装在回针7上,并将回针7穿设在模板I上对应的通孔内,现有技术中安装完毕后(固定板8等安装完毕后)由于回针7上弹簧6 —般会有弹簧6总长10%左右的预压缩量,所以安装后的弹簧6是有一定压缩量的,但是在固定板8等未安装时,也就是说弹簧6是自然状态,所以在未安装固定板8之前,整个顶针3穿设到顶针固定板4上时,顶针3是没有安装到位的,此时,顶针3的顶部并未进入到阶梯孔的孔径较小的孔内;通过顶针推板5将顶针3固定住后,开始安装固定板8,在连接时固定板8向下压顶针推板5使得弹簧6压缩,并使得顶针3的顶部进入到阶梯孔内,在此过程中,顶针3很难同时安装到位而不发生擦伤。另外当顶针3长度不一时,就很难在第一时间检查出顶针3是否安装正确。通过固定板8上的螺丝将顶针3安装到位的过程中,顶针3与阶梯孔存在着碰擦的可能,进而使顶针3顶变形或模仁损伤,造成顶针3在工作时,产品顶出部位出现毛边或出现顶针3断裂、咬死等情况。目前在模具的加工和装配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措施来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用以提高顶针的安装时的安全性,提高模具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模板、模仁、多个具有顶帽的导向杆、顶针固定板、多个顶针、弹性恢复装置,顶针推板,其中:所述模板上具有多个通孔;所述模仁固定在所述模板上,且所述模仁上具有与所述通孔位置一一对应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的阶梯面朝向所述模板;所述顶针固定板具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顶针安装孔,且所述顶针固定板滑动装配在所述多个导向杆上;所述每个导向杆固定在所述模板上背离所述模仁的一面,且所述顶帽上表面与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顶针的长度;所述弹性恢复装置设置于所述模板与所述顶针固定板之间,并将所述顶针固定板抵压在所述导向杆的顶帽上;每个顶针穿设在对应的顶针安装孔内;所述顶针推板与所述顶针固定板固定连接并用于固定顶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弹性恢复装置将顶针固定板抵压在导向杆的顶帽上,使得在固定板等安装之前,就已经使弹性恢复装置处于压缩状态,即安装好固定板后的压缩状态,从而保证了顶针固定板的稳定性,同时,保证了穿设顶针时,顶针的顶端能够位于所述阶梯孔内,或者顶针的顶端穿过阶梯孔后露出,采用此种结构,保证了每个顶针在安装时,其顶端均能够与阶梯孔配合,避免了阶梯面对顶针的损伤,从而方便了顶针的安装,进而提闻了 I旲具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优选的,所述弹性恢复装置包括套装在每个导向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模板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顶针固定板接触。通过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弹簧将顶针固定板抵压在顶帽。优选的,所述模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弹性恢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顶针固定板并与所述多个定位孔一一滑动配合的回针,每个回针上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模板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顶针固定板接触。通过回针以及套正在回针上的弹簧作为弹性恢复装置。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为等高螺栓。保证了安装的顶针固定板抵压在螺帽上时保持水平,避免了生产误差对顶针安装造成的影响。优选的,所述顶针推板上具有与所述顶帽相配合的避让孔。保证了顶针推板能够与顶针固定板紧密的接触,使得安装后的顶针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顶针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顶帽相配合的避让孔。保证了顶针推板能够与顶针固定板紧密的接触,使得安装后的顶针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优选的,在顶针推板或顶针固定板上具有避让孔时,所述避让孔的高度不小于所述顶针在使用状态时的可活动距离。可以保证顶针顶出注塑材料时不受导向杆的阻挡,从而顺利顶出注塑材料。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顶针固定板外侧并与所述模板固定连接的多个间隔板,与所述多个间隔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方便模具与现有技术中的设备的配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顶针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模板2-模仁3-顶针4-顶针固定板5-顶针推板6-弹簧7-回针8-固定板10-模板11-通孔20-模仁21-阶梯孔30-顶针40-顶针固定板50-顶针推板60-弹簧70-回针80-固定板90-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顶针在安装时的安全性,提高模具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安装顶针之前将顶针固定板与模板之间固定住,从而便于顶针的安装,同时提高了顶针在安装时的安全性,提高了模具组装效率和组装精度。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以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为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图3示出了模具的一种脱模机构的结构,图4示出了图3中A处的局部方法图,图5示出了模具的另一种脱模机构的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模板10、模仁20、多个具有顶帽的导向杆90、顶针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脱模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模仁、多个具有顶帽的导向杆、顶针固定板、多个顶针、弹性恢复装置,顶针推板,其中:所述模板上具有多个通孔;所述模仁固定在所述模板上,且所述模仁上具有与所述通孔位置一一对应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的阶梯面朝向所述模板;所述顶针固定板具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顶针安装孔,且所述顶针固定板滑动装配在所述多个导向杆上;所述每个导向杆固定在所述模板上背离所述模仁的一面,且所述顶帽上表面与所述阶梯孔的阶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顶针的长度;所述弹性恢复装置设置于所述模板与所述顶针固定板之间,并将所述顶针固定板抵压在所述导向杆的顶帽上;每个顶针穿设在对应的顶针安装孔内;所述顶针推板与所述顶针固定板固定连接并用于固定顶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