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764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超行程保护装置包括阀体、顶杆、钢球、球座、弹性件及螺塞,阀体上形成有油道且其一端密封地连接于缸体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连通油道的进油口,螺塞密封地连接于阀体的邻近进油口一端的油道内,球座容置于油道内并位于螺塞的上方,弹性体呈弹性地设置于螺塞与球座之间,钢球承载于球座上,顶杆滑动地设于油道内且两端分别抵触于刚球及活塞。液压油通过阀体内的油道进入缸体的内腔,液压力推动活塞向上运动,此时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顶杆、钢球随之向上运动,当钢球将油道内的油口堵住、液压油不能进入内腔时,活塞不能往上运动,达到行程保护功能,使低压盖不易受活塞的作用力而损坏,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缸,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超行程保护装置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压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其中,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其一般是由缸体、活塞、密封件、油道等组成,通过油道将液压油送到缸体内部的其中一油腔内,从使两油腔产生液压差,进而推动活塞运动。利用液压缸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某些工程现场,由于输出力的要求和实际空间位置的限制,只能使用尺寸小、压力高的超高压薄壁液压缸。但由于这种液压缸本身具有的薄壁、超高压的特点,当液压缸在承受高压液压油时缸体的变形较大,当超出了密封圈的补偿能力时,易导致密封失效,泄漏量增大,从而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另外,液压缸工作时,当活塞运动的行程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容易使缸盖受到损坏,从而给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超行程保护装置、且在高压和缸体膨胀变形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液压缸,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超行程保护装置、且在高压和缸体膨胀变形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包括活塞、缸体及超行程保护装置,所述缸体具有内腔,所述活塞密封地连接于所述缸体的内腔内,所述超行程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底部并与所述活塞相抵触,其中,所述超行程保护装置包括阀体、顶杆、钢球、球座、弹性件及螺塞,所述阀体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贯穿所述阀体形成油道,所述阀体的一端密封地连接于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油道的进油口,所述螺塞密封地连接于所述阀体的邻近所述进油口一端的所述油道内,所述球座容置于所述油道内并位于所述螺塞的上方,所述弹性体呈弹性地设置于所述螺塞与所述球座之间,所述钢球承载于所述球座上,所述顶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油道内,且所述顶杆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刚球,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阀体外并抵触于所述活塞。较佳地,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具有朝所述油道内凸伸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之间形成油口,且所述油口的直径小于所述钢球的直径;当达到行程保护设定值时,钢球顶住所述凸缘从而将油口堵住,因此液压油不能进入内腔活塞不能往上运动,从而达到行程保护的功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较佳地,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阀体的上端密封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阀体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机构。较佳地,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卡环、第一密封圈及第一挡圈,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一凸沿,所述卡环卡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挡圈均套设于所述阀体上且位于所述卡环与所述第一凸沿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卡环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地抵压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较佳地,所述阀体螺纹连接于设备本体内,且所述阀体与所述设备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机构。较佳地,所述阀体上具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密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设备本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二密封圈及第二挡圈,所述第二凸沿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挡圈均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地抵压于所述设备本体。较佳地,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机构,所述第三密封机构包括弹性挡圈、活塞套、第三密封圈、第三挡圈及第四密封圈,所述活塞具有环形凸沿,所述弹性挡圈固定地套接于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套套接于所述活塞且位于所述弹性挡圈及所述环形凸沿的内侧面之间;所述活塞套的内侧面与所述活塞的外侧面之间呈间隙配合,所述第四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活塞套与所述活塞之间且分别密封地抵压于所述活塞套的内侧面、所述活塞的外侧面及所述环形凸沿的内侧面;所述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挡圈均设置所述缸体的内侧壁与所述活塞套的外侧面之间且分别密封地抵压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及所述活塞套的外侧面。由于所述活塞套的内侧面与所述活塞的外侧面之间呈间隙配合,当高压液体进入缸体的内腔时,所述缸体因受到高压而膨胀,使所述内腔的内径变大,与此同时高压液体进入所述活塞套的内侧面与所述活塞的外侧面之间的间隙,使所述活塞套的内侧面受到压力而膨胀,因此,所述活塞套的外径也会随所述缸体的内径变大,因而形成了自动补偿的功能,使所述活塞套的外侧面保持与所述缸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并且接触压应力保持大于工作油压,从而保证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较佳地,所述活塞套的外侧面上开设有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挡圈均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第三容置槽能限定第三密封圈的位置,防止第三密封圈因所述活塞的来回运动而发生移位,保证密封性能。较佳地,所述活塞套的内侧面的一端设置有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所述活塞的外侧面及所述环形凸沿的内侧面共同围成第四容置槽,所述第四密封圈容置于所述第四容置槽。较佳地,所述活塞套的内侧面形成侧压力面,所述侧压力面与所述活塞的外侧面之间呈间隙配合,且所述侧压力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所述第三密封圈下方的所述活塞套的外侧面的面积。所述侧压力面可以承载高压液体的压力,从而使所述活塞套膨胀,实现与所述缸体形成自动补偿功能;另外,由于所述第三密封圈下方的所述活塞套的外侧面也受到高压液体的压力,因此,所述侧压力面的面积大于位于所述第三密封圈下方的所述活塞套的外侧面的面积,可以使所述活塞套的内侧面的压力大于外侧面的压力,从而使所述活塞套实现膨胀。较佳地,所述活塞的端部还设有环槽,所述弹性挡圈固定于所述环槽中;所述环槽可以对所述弹性挡圈进行轴向定位,从而通过所述弹性挡圈限制所述活塞套的轴向移动,保证所述内密封圈的静密封性能。较佳地,所述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还包括低压盖,所述低压盖固定地连接于所述缸体的顶部,且所述活塞的输出端滑动地穿过所述低压盖,所述低压盖与所述缸体之间、所述低压盖与所述活塞之间分别设置有第四密封机构及第五密封机构。较佳地,所述第四密封机构包括第五密封圈,所述低压盖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五容置槽,所述第五密封圈容置于所述第五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五密封圈密封地抵压于所述缸体的内壁。较佳地,所述第五密封机构包括第六密封圈及第四挡圈,所述低压盖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六容置槽,所述第六密封圈、所述第四挡圈均容置于所述第六容置槽内,且所述第六密封圈密封地抵压于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超行程保护装置包括阀体、顶杆、钢球、球座、弹性件及螺塞,所述阀体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贯穿所述阀体形成油道,所述阀体的一端密封地连接于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油道的进油口,所述螺塞密封地连接于所述阀体的邻近所述进油口一端的所述油道内,所述球座容置于所述油道内并位于所述螺塞的上方,所述弹性体呈弹性地设置于所述螺塞与所述球座之间,所述钢球承载于所述球座上,所述顶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油道内,且所述顶杆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刚球,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阀体外并抵触于所述活塞。当液压油通过阀体内的油道进入缸体的内腔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体及超行程保护装置,所述缸体具有内腔,所述活塞密封地连接于所述缸体的内腔内,所述超行程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底部并与所述活塞相抵触,其中,所述超行程保护装置包括阀体、顶杆、钢球、球座、弹性件及螺塞,所述阀体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贯穿所述阀体形成油道,所述阀体的一端密封地连接于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油道的进油口,所述螺塞密封地连接于所述阀体的邻近所述进油口一端的所述油道内,所述球座容置于所述油道内并位于所述螺塞的上方,所述弹性体呈弹性地设置于所述螺塞与所述球座之间,所述钢球承载于所述球座上,所述顶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油道内,且所述顶杆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刚球,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阀体外并抵触于所述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缸体及超行程保护装置,所述缸体具有内腔,所述活塞密封地连接于所述缸体的内腔内,所述超行程保护装置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底部并与所述活塞相抵触,其中,所述超行程保护装置包括阀体、顶杆、钢球、球座、弹性件及螺塞,所述阀体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贯穿所述阀体形成油道,所述阀体的一端密封地连接于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通所述油道的进油口,所述螺塞密封地连接于所述阀体的邻近所述进油口一端的所述油道内,所述球座容置于所述油道内并位于所述螺塞的上方,所述弹性体呈弹性地设置于所述螺塞与所述球座之间,所述钢球承载于所述球座上,所述顶杆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油道内,且所述顶杆的一端抵触于所述刚球,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阀体外并抵触于所述活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具有朝所述油道内凸伸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之间形成油口,且所述油口的直径小于所述钢球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阀体的上端密封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阀体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机构包括卡环、第一密封圈及第一挡圈,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容置槽及第一凸沿,所述卡环卡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挡圈均套设于所述阀体上且位于所述卡环与所述第一凸沿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挡圈与所述卡环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密封地抵压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于设备本体内,且所述阀体与所述设备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机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具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密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凸沿与所述设备本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机构包括第二密封圈及第二挡圈,所述第二凸沿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挡圈均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地抵压于所述设备本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双作用自补偿薄壁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吴玉刘治王爱丽李晓刘青松周国丰余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