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元件和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5249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3:27
有机发光元件(10),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110);多个第1导电层(120),其在基板(110)上隔开间隙而形成,相互电隔离;第2导电层(130),其形成在第1导电层(120)上和基板(110)的设置了间隙的部分上,由相互隔离的多个区域(132)构成;有机化合物层(140),其包含发光层,且至少层叠于在第1导电层(120)上形成的第2导电层(130)的多个区域(132上;以及至少在有机化合层(140)上形成的第3导电层(150),在第1导电层(120)和第3导电层(150)在俯视下重叠的发光区域的第1导电层(120)的各个之上,形成有第2导电层(130)的至少2个区域(132),第2导电层130的区域(132)的各个仅与第1导电层(120)中的某一个接触或者与每个第1导电层(120)都电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有机发光元件(10),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110);多个第1导电层(120),其在基板(110)上隔开间隙而形成,相互电隔离;第2导电层(130),其形成在第1导电层(120)上和基板(110)的设置了间隙的部分上,由相互隔离的多个区域(132)构成;有机化合物层(140),其包含发光层,且至少层叠于在第1导电层(120)上形成的第2导电层(130)的多个区域(132上;以及至少在有机化合层(140)上形成的第3导电层(150),在第1导电层(120)和第3导电层(150)在俯视下重叠的发光区域的第1导电层(120)的各个之上,形成有第2导电层(130)的至少2个区域(132),第2导电层130的区域(132)的各个仅与第1导电层(120)中的某一个接触或者与每个第1导电层(120)都电隔离。【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照明装置所使用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机发光元件因具有自发光、低消耗电力这样的优异特征,向点阵显示器、照明装置等的应用受到期待。有机发光元件一般为用阳极和阴极夹着将包含发光材料的有机化合物形成为薄膜状而成的发光层的构造,通过对这些电极间施加电压来使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内再结合,从而激发发光材料,使其发光。在使用该有机发光元件的点阵显示器、照明装置中,在透明的基板上形成有电极、布线、电极端子等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导电图案,在该导电图案上层叠有发光层、对向电极。例如,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由氧化铟锡(ITO)构成的多个条纹状的阳极,层叠发光层和阴极而成的显示器。在此,已知有如下技术:通过在阳极和发光层之间形成由导电性高分子等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导电层,来提高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可靠性。因为导电性高分子的电传导性高,所以当在阳极上和阳极之间上的整个面形成导电层时,存在如下问题:阳极之间上的发光层也发光而引起图像变得不鲜明的晕染(滲々),或者阳极之间和/或布线之间导通而引起不想要的像素发光的串扰,或者阳极与阴极端子短路而完全不发光。对于该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内容:通过剥离、激光烧蚀等方法来去除在阳极之间的隔壁上形成的作为导电层的空穴输送层,从而抑制像素间的泄露电流,防止串扰的产生。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通过使用光致抗蚀剂图案,对在阳极之形成的由导电性高分子构成的导电层选择性地进行使电传导度下降的处理,从而避免相邻的阳极彼此的电连接,抑制串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4355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954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例如在高精细显示器中阳极彼此的间隔窄,所以难以以高位置精度选择性地去除阳极间的导电层,或对其进行改质处理。因此,不容易制造无串扰、晕染问题的显示器。另外,在处理阳极、布线的图案不同的多个基板上的导电层的情况下,存在分别需要与各图案对应的光掩膜等等制造工序变得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包含在I个基板上形成多个显示器、照明单元后、按每个单元切断该基板的工序的制造方法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阳极彼此的间隔窄的情况下,也不产生串扰、晕染问题的有机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者】们在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之后,发现了:通过在包含阳极上和阳极之间的整个面形成被隔离为多个区域的导电层,能够不损伤有机发光元件的性能地、容易地制造无串扰、晕染、短路的显示器和照明装置等,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兀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多个第I导电层,其在所述基板上隔着间隙而形成,相互电隔离;包括多个区域的第2导电层,所述多个区域形成在所述第I导电层上和所述基板的设置了所述间隙的部分上、且相互隔离;有机化合物层,其包含发光层,并且至少层叠于在所述第I导电层上形成的所述第2导电层的多个所述区域上;以及第3导电层,其至少形成在所述有机化合物层上,在所述第I导电层和所述第3导电层在俯视下重叠的发光区域的该第I导电层的各自之上,形成有所述第2导电层的至少2个所述区域,所述第2导电层的所述区域的各自仅与所述第I导电层中的某一个接触、或者与每个该第I导电层都电隔离。在此,优选,所述第2导电层的多个所述区域,是相同或不同形状的该区域、或者相同或不同面积的该区域规则排列而成的。优选,所述第2导电层的所述区域,在与将所述第I导电层隔开的所述间隙对应的部分,具有比该间隙的最小宽度小的宽度。优选,所述第2导电层的所述区域的最大宽度比电隔离所述第I导电层的所述间隙的最小宽度小。优选,所述第2导电层是相同形状的多个所述区域在该第2导电层的面内规则排列而成的。优选,所述第2导电层的所述区域在与所述第I导电层和所述第3导电层在俯视下重叠的部分对应的该第I导电层的各个之上,至少形成有10个。优选,所述第I导电层中的至少I个是阳极,该阳极上的所述第2导电层是空穴注入层。优选,所述第I导电层中的至少I个与所述第3导电层相接、或者该第I导电层上的所述第2导电层与该第3导电层相接。优选,在所述第I导电层与所述第2导电层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设置有多个贯通部的电介质层,在该电介质层的该贯通部内该第2导电层与该第I导电层相接。优选,所述电介质层的所述贯通部在所述第I导电层的任意的面内,具有最大宽度为10 μ m以下的圆形形状或者多边形形状。优选,所述电介质层的所述贯通部在所述第I导电层的任意的面内,在边长为Imm的正方形的范围内形成有IO2个?IO8个。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在基板上形成隔着间隙而相互电隔离的多个第I导电层的工序;形成非图案化导电层的工序,所述非图案化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第I导电层上和所述基板的与所述间隙对应的部分,且与该第I导电层不同;对所述非图案化导电层进行图案形成,在所述第I导电层上和所述基板的设置了所述间隙的部分上,形成包括相互隔离的多个区域的第2导电层的工序;在所述第I导电层中的至少I个的上方形成与所述第2导电层相接且包含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的工序;以及在所述有机化合物层上形成第3导电层的工序,所述第2导电层,在所述第I导电层和所述第3导电层在俯视下重叠的发光区域的该第I导电层的各自之上形成有至少2个所述区域,并且各个该区域仅与该第I导电层中的某一个接触或者与每个该第I导电层都电隔离。进而,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在基板上形成隔开间隙而相互电隔离的多个第I导电层的工序;形成图案化了的第2导电层的工序,图案化了的第2导电层包括形成在多个所述第I导电层上和所述基板的与所述间隙对应的部分、且相互隔离的多个区域;在多个所述第I导电层中至少I个的上方形成与所述第2导电层相接、包含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的工序;以及在所述有机化合物层上形成第3导电层的工序。在此,优选,所述第2导电层在所述第I导电层的各自之上形成有至少2个所述区域,并且各个该区域仅与该第I导电层中的某一个接触、或者与每个该第I导电层都电隔离。优选,包含如下工序:在所述基板上,形成至少2个具有有机发光元件和用于对该有机发光元件施加电压的端子的发光装置,所述有机发光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基板;多个第1导电层,其在所述基板上隔着间隙而形成,相互电隔离;包括多个区域的第2导电层,所述多个区域形成在所述第1导电层上和所述基板的设置了所述间隙的部分上、且相互隔离;有机化合物层,其包含发光层,并且至少层叠于在所述第1导电层上形成的所述第2导电层的多个所述区域上;以及第3导电层,其至少形成在所述有机化合物层上,在所述第1导电层和所述第3导电层在俯视下重叠的发光区域的该第1导电层的各自之上,形成有所述第2导电层的至少2个所述区域,所述第2导电层的所述区域的各自仅与所述第1导电层中的某一个接触、或者与每个该第1导电层都电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祐介舛谷享祐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