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热轧机用省油型轴承配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503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速热轧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速热轧机上的轴承结构。轴承、轧辊、轴承盖三者构成的空间形成一个“迷宫式”的结构,在轴承盖下端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的位置开设在轴承盖的侧壁上。润滑油从轴承与挡油环之间的缝隙中流出,经过两个凸片结构的阻挡,很大一部分润滑油停留于“迷宫式”的结构区域中,而此时该区域的润滑油基于重力作用,会流到轴承盖的下端部分,最终从轴承盖侧壁上开设的出油孔中流出至收集装置,而被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热轧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速热轧机上的轴承结构。轴承、轧辊、轴承盖三者构成的空间形成一个“迷宫式”的结构,在轴承盖下端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的位置开设在轴承盖的侧壁上。润滑油从轴承与挡油环之间的缝隙中流出,经过两个凸片结构的阻挡,很大一部分润滑油停留于“迷宫式”的结构区域中,而此时该区域的润滑油基于重力作用,会流到轴承盖的下端部分,最终从轴承盖侧壁上开设的出油孔中流出至收集装置,而被再次利用。【专利说明】高速热轧机用省油型轴承配套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热轧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速热轧机上的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热轧机属于热加工的轧制设备。热轧生产效率高,规模大,能量消耗少,成本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适于大批量连续生产,是最重要的金属压力加工方式。热轧因加工时金属的变形抗力低和塑性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热轧机上所采用的轴承一般来说具有比较好的刚性以及润滑性,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技术中,当轴承与轧辊配合运行时,需要采用到润滑油,因而造成了轴承与轧辊配合运行过程中,润滑油容易从轴承与轧辊配合的缝隙中溢出,造成润滑油的损失以及环境的污染。如附图1所示:润滑油从轴承22与挡油环25之间溢出后,很快进入到“润滑油易流出区域26”中,该区域中的润滑油容易从轧辊21和轴承盖24之间的缝隙处溢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热轧机上轴承与轧辊配合运行过程中,润滑油容易从轴承与轧辊配合的缝隙中溢出,造成润滑油的损失以及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轧机上的省油型轴承配套结构,包括热轧辊,热轧辊上套接有轴承、轴承外安装有轴承挡圈和轴承盖,轴承挡圈与轴承盖密封连接,轴承盖与轴承之间设有挡油环,设定本申请的轴承配套结构中,指向轴承的方向为“向内”;远离轴承的方向为“向外”,挡油环的外边延向外具有一圈凸片(记为“凸片一”),并且轴承盖内侧向内的方向上也有一圈凸片(记为“凸片二”),“凸片一”构成的圆形的半径大于“凸片二”形成的圆的半径,凸片一与凸片二在轴向上交错设置,“凸片一”与轴承盖之间、“凸片二”与轧辊之间、“凸片一”与“凸片二”之间均留有空隙区域,各空隙区域之间相连通,这样使轴承、轧辊、轴承盖三者构成的空间形成一个“迷宫式”的结构,在轴承盖下端开设有出油孔,出油孔的位置开设在轴承盖的侧壁上。作为优选:轴承盖上,位于轧辊和轴承盖之间的缝隙处设有密封叠环,进一步防止润滑油从缝隙中溢出;作为优选:“凸片二”外表面的前端,设有凸起物,凸起方向远离轧棍。是为了更好地将润滑油限制在区域(6)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润滑油从轴承与挡油环之间的缝隙中流出,经过两个凸片结构的阻挡,特别是“凸片二”的阻挡,促使很大一部分润滑油停留于具有“迷宫式”结构的区域6中,而此时“迷宫式”结构区域6中的润滑油基于重力作用,会(保持在该区域内)流到轴承盖的下端部分,最终从轴承盖侧壁上开设的出油孔中流出至收集装置(附图中未明示),而被再次利用。总之,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后,大部分润滑油不容易到达轧辊和轴承盖之间的缝隙处,因而不容易从轧辊和轴承盖之间的缝隙处溢出。保护了环境,也为润滑油再利用提供了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轴承配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承配套装置与轧辊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轴承配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1——轧辊、22——轴承、23——轴承挡圈、24——轴承盖、25——挡油环、26一一润滑油易流出区域;I——轧辊、2——轴承、3——轴承挡圈、4——轴承盖、41——轴承盖内侧壁、42——凸片二、421——凸片二外表面、422——凸状物、5——挡油环、6——“迷宫式”结构区域、51—凸片一、52—挡油环外侧壁、7—密封叠环、8—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设定本申请的轴承配套结构中,指向轴承的方向为“向内”;远离轴承的方向为“向外,,:如图2、3所示,一种热轧机上的省油型轴承配套结构,包括热轧辊1,热轧辊I上套接有轴承2、轴承2外安装有轴承挡圈3和轴承盖4,轴承挡圈3与轴承盖4密封连接,轴承盖4与轴承2之间设有挡油环5,设定轴承配套结构中,指向轴承2的方向为“向内”;远离轴承2的方向为“向外”,挡油环5的外边延向外具有一圈凸片一 51,并且轴承盖4内侧壁41向内的方向上也有一圈凸片二 42,凸片一 51构成的圆形的半径大于凸片二 42形成的圆的半径。凸片一 51与凸片二 42在轴向上交错设置,凸片一 51与轴承盖4之间、凸片二 42与轧辊I之间、凸片一 51与凸片二 42之间均留有空隙区域,各空隙区域之间相连通,这样使轴承、轧辊、轴承盖三者构成的空间形成一个“迷宫式”的结构,并且,凸片二 42外表面421的前端,设有凸起物422,凸起方向为远离轧辊,这样设计是为了对区域6形成更好的包围,导致润滑油不容易到达轧辊和轴承盖之间的缝隙处,润滑油从轴承2与挡油环5之间的缝隙中流出,经过两个凸片结构的阻挡,特别是“凸片二 42”的阻挡,促使很大一部分润滑油停留于“迷宫式”结构区域6中,而此时区域6中的润滑油基于重力作用,会(保持在该区域内)流到轴承盖4的下端部分,最终从轴承盖4侧壁上开设的出油孔8中流出至收集装置(附图中未明示),而被再次利用。为了进一步防止润滑油从缝隙中溢出,轴承盖4上,位于轧辊I和轴承盖4之间的缝隙处设有密封叠环7。【权利要求】1.一种热轧机上的省油型轴承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轧辊(1),热轧辊(I)上套接有轴承(2),轴承(2)外安装有轴承挡圈(3)和轴承盖(4),所述轴承挡圈(3)与轴承盖(4)密封连接,轴承盖(4)与轴承(2)之间设有挡油环(5), 挡油环(5)的外边沿向外具有一圈凸片一(51),并且轴承盖(4)内侧壁(41)向内的方向上具有一圈凸片二(42),凸片一(51)构成的圆形的半径大于凸片二(42)形成的圆的半径, 凸片一(51)与凸片二(42)在轴向上交错设置,凸片一(51)与轴承盖(4)之间、凸片二(42)与轧辊(I)之间、凸片一(51)与凸片二(42)之间均留有空隙区域,各空隙区域之间相连通, 在轴承盖(4)侧壁开设有出油孔(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轴承盖(4)上,位于轧辊(I)和轴承盖(4)之间的缝隙处设有密封叠环(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凸片二(42)外表面(421)的前端设有凸起物(422),所述的凸起方向远离轧辊(I)。【文档编号】B21B31/07GK103934272SQ201410200145【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专利技术者】余克 申请人:常州市武进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轧机上的省油型轴承配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轧辊(1),热轧辊(1)上套接有轴承(2),轴承(2)外安装有轴承挡圈(3)和轴承盖(4),所述轴承挡圈(3)与轴承盖(4)密封连接,轴承盖(4)与轴承(2)之间设有挡油环(5),挡油环(5)的外边沿向外具有一圈凸片一(51),并且轴承盖(4)内侧壁(41)向内的方向上具有一圈凸片二(42),凸片一(51)构成的圆形的半径大于凸片二(42)形成的圆的半径,凸片一(51)与凸片二(42)在轴向上交错设置,凸片一(51)与轴承盖(4)之间、凸片二(42)与轧辊(1)之间、凸片一(51)与凸片二(42)之间均留有空隙区域,各空隙区域之间相连通,在轴承盖(4)侧壁开设有出油孔(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