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膜基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729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形成于所述黑色矩阵开口范围内的呈阵列排布的色阻;多条驱动电极和多条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为[nL-D,nL+D],其中,n为正整数,L为所述色阻的长度,D为所述黑色矩阵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起到静电防护作用,从而提高了触摸屏显示装置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膜基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简称ESD)会以极高的强度迅速发生,击穿半导体器件,或者产生足够的热量融化半导体器件,这种危害通常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引起部分元器件的降级或者报废,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静电放电会给电子产品带来致命的危害,它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增加了维修成本。每年静电放电引起的损害给世界的电子制造工业带来每年数十亿美元的代价。现有的内嵌触摸屏(In-CellTouchPanel,简称In-CellTP)技术,通过触摸图形设计,将具有触控功能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集成在彩膜基板侧,以便形成触摸屏。在实际制作时,可以将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的同一导电层上或两个不同的导电层上。与不具有触摸功能的彩膜基板相比,为实现触控功能而增加的导电层容易受到静电放电的影响甚至破坏。由于彩膜基板的结构特点,无法像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那样可以制作有源器件对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进行静电保护。因此,在实际生产触摸屏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环节,例如,取向膜的制作和液晶的注入等环节,会很容易引发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间的静电放电并使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产生短路或遭到破坏,从而造成触摸屏显示装置的良品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彩膜基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静电引发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的破坏情况并造成良品率降低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形成于所述黑色矩阵开口范围内的呈阵列排布的色阻;多条驱动电极和多条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为[nL-D,nL+D],其中,n为正整数,L为所述色阻的长度,D为所述黑色矩阵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色阻的长度L为15-200微米。进一步地,所述黑色矩阵的宽度D为6-50微米。进一步地,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和所述多条感应电极位于第一导电层;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多条驱动电极引线、多条感应电极引线、多个第一外部端子和多个第二外部端子;所述驱动电极通过所述驱动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一外部端子连接;所述感应电极通过所述感应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二外部端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和所述多条感应电极位于第一导电层且相互交叉绝缘。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极被所述多条感应电极分成多个第一连接段;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第一跨桥结构,所述第一跨桥结构将所述多个第一连接段连接形成所述驱动电极。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电极被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分成多个第二连接段;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第二跨桥结构,所述第二跨桥结构将所述多个第二连接段连接形成所述感应电极。进一步地,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色阻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黑色矩阵和所述色阻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多条驱动电极位于第一导电层,所述多条感应电极位于第二导电层。进一步地,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色阻层,所述色阻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极呈第一图形结构,所述感应电极呈第二图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图形结构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图形结构的形状相匹配。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彩膜基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彩膜基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通过将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设置成[nL-D,nL+D],可以避免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间的静电放电,对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起到静电防护作用,从而提高了触摸屏显示装置的良品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一种示意结构分解图;图2a是图1中关于AA区域的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的一种结构图;图2b是图1中关于AA区域的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的另一种结构图;图3是与图1对应的电极引线与相应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位于同一层且交叉绝缘的结构图;图5是与图4对应的彩膜基板的结构剖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另一种示意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一种示意结构分解图。参见图1,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12;形成于黑色矩阵12开口范围内(图中黑色矩阵12中无阴影的部分)的呈阵列排布的色阻141;多条驱动电极131和多条感应电极132;驱动电极131与感应电极132之间的间距为[nL-D,nL+D],其中,n为正整数,L为色阻141的长度,D为黑色矩阵12的宽度。在图1中,彩膜基板还包括基板11,并且黑色矩阵12形成在基板11上。需要说明的是,[nL-D,nL+D]表示大于等于nL-D且小于等于nL+D,其中,关于L表示色阻141的长度以及D表示黑色矩阵12的宽度在图1中已经示出。可选地,色阻的长度L为15-200微米。可选地,黑色矩阵的宽度D为6-50微米。还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是相对设置的,于是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的边缘在有的位置处相对长度较短而有的位置则相对长度较长,与相对长度较长的位置相比,相对长度较短的位置可以看成“尖端”位置,产生的静电荷在该“尖端”位置的密度比较大,如果在该位置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较小,就比较容易在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间发生静电放电。参见图1,沿水平方向的驱动电极131和感应电极132的边缘的相对长度比沿竖直方向的驱动电极131和感应电极132的边缘的相对长度要短,因此,通过将沿水平方向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设置成[nL-D,nL+D],可以避免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发生静电放电,从而实现对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静电保护作用。虽然通过设置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可以避免两电极之间发生静电放电,但是如果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过大,不仅会对触控信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显示效果,因此,在设置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时,不仅要考虑能够防止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静电放电,而且还要考虑两电极之间的间距对触控信号以及显示效果的影响。下面给出图1中在AA区域设置沿水平方向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的两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图2a是图1中关于AA区域的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设置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的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a,为了显示AA区域的驱动电极131和感应电极132之间的间距,将黑色矩阵12的网格结构投影到驱动电极131和感应电极132上(在图2a中用12’标注的虚线的网格结构),并且该网格结构的每一个小格子与色阻141一一对应,即每个小格子长边的长度为色阻141的长度L;在图2a中示出了沿水平方向的驱动电极131与感应电极132之间的间距为L-D。图2b是图1中关于AA区域的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彩膜基板以及触摸屏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形成于所述黑色矩阵开口范围内的呈阵列排布的色阻;多条驱动电极和多条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为[nL‑D,nL+D],其中,n为正整数,L为所述色阻的长度,D为所述黑色矩阵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膜基板,包括:黑色矩阵;形成于所述黑色矩阵开口范围内的呈阵列排布的色阻;多条驱动电极和多条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的尖端位置处,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的间距为[nL-D,nL+D],其中,n为正整数,L为所述色阻的长度,D为所述黑色矩阵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的长度L为15-20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矩阵的宽度D为6-5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和所述多条感应电极位于第一导电层;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多条驱动电极引线、多条感应电极引线、多个第一外部端子和多个第二外部端子;所述驱动电极通过所述驱动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一外部端子连接;所述感应电极通过所述感应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二外部端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驱动电极和所述多条感应电极位于第一导电层且相互交叉绝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被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耀姚绮君柴慧平黄忠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