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0335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领域,能够减弱反射光,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户外可视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黑矩阵和透明导电层,所述彩膜基板满足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下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黑矩阵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设置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领域,能够减弱反射光,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户外可视性。本专利技术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黑矩阵和透明导电层,所述彩膜基板满足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下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黑矩阵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设置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专利说明】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在显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在户外或具有强烈外界光的环境下,传统透射式液晶显示屏幕不具有可视性,无法满足正常使用。目前解决屏幕的户外可视性问题有三种方式,一是增加屏幕亮度,二是减少反射,三是采用半透半反技术(或者透射反射可切换模式)。增加屏幕亮度使耗电量大大增加,会缩短电池使用寿命或者增加能耗;防反射技术,如增加防反射膜或者采用1/4波片等;半透半反技术在户外或具有强烈外界光的环境下,采用反射显示模式,利用太阳光反射进行显示,可以有效降低功耗;在室内或弱光环境下,采用透射显示模式,利用背光源进行显示。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由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相对盒中间灌注液晶30,再贴附偏光片40形成。其中,彩膜基板20的基板21在正面(相对盒的一面)设置有黑矩阵22,基板21的背面(远离对盒面的另一侧面)设置有防静电的透明导电层23,在户外时,有较强的环境光如太阳光,黑矩阵12和透明导电层23处产生的反射光进入人眼,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户外可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能够减弱反射光,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户外可视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黑矩阵和透明导电层,所述彩膜基板满足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下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黑矩阵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设置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可选地,所述透明介质层的厚度、折射率的取值,以及所述介质层的厚度、折射率的取值均经过优化,使得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一侧的入射光的反射率最小。优选地,所述透明介质层和/或介质层为:氮化硅层。优选地,所述透明导电层的材质为氧化铟锡,厚度为400埃;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材质为氮化娃,厚度为800埃。优选地,所述介质层的材质为氮化娃,厚度为800埃。优选地,所述介质层形成有与所述黑矩阵相同的图案。可选地,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基板远离对盒面的一侧,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基板靠近对盒面的一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任意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一透明介质层、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介质层;在所述基板不存在膜层的另一侧形成介质层,然后在所述介质层上形成黑矩阵;进行刻蚀,在所述介质层形成与所述黑矩阵相同的图案。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介质层、所述第二透明介质层均为氮化硅层,且厚度均为800埃;所述介质层为氮化娃层,厚度为800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在彩膜基板的透明导电层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透明介质层,或者在黑矩阵靠近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设置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和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所述透明介质层和所述介质层的厚度为600?1000埃,可以使得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一侧的入射光(即从观看面入射的光)在透明介质层和黑矩阵处的反射率减小,反射光减弱,从而可提高显示装置的户外可视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现有液晶显不器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设置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彩膜基板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在透明导电层上、下均设置/未设置透明介质层时彩膜基板在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对比示意图;图4为黑矩阵处设置/未设置介质层时彩膜基板在可见光区域的反射率对比示意图;图5为与分别与图4中曲线对应的光反射模拟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彩膜基板制备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在基板形成第一透明介质层、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介质层的不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在基板背面形成介质层和黑矩阵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阵列基板,20-彩膜基板,30-液晶,40-偏光片,21-基板,22-黑矩阵,23-透明导电层,24-透明介质层,25-介质层,24a-第一透明介质层,24b_第二透明介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满足以下方案中的至少一项: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下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黑矩阵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设置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本实施例所述彩膜基板只需在透明导电层的上方、透明导电层的下方、黑矩阵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这三处位置中的至少一处设置介质层,其中,当选择透明导电层的上方或下方设置介质层时,要求介质层是透明的;当选择在黑矩阵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设置介质层时,介质层是否透明不做限定。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彩膜基板20包括:基板21、设置在基板21上的黑矩阵22和透明导电层23,透明导电层23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24 ;黑矩阵22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即图2中黑矩阵22的上方),设置有介质层25 ;透明介质层24和介质层25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如果显示装置工作在户外时,有较强的环境光如太阳光,在彩膜基板的透明导电层23 (用于防静电)、黑矩阵22处的反射光进入人眼,会影响显示装置的户外可视性。为降低该些反射光,本实施例在透明导电层23的上方和/或下方设置透明介质层24(或者在黑矩阵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膜基板,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黑矩阵和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满足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上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下方设置有透明介质层,所述透明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或者,所述黑矩阵远离彩膜基板对盒面的一侧设置有介质层,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5~2.0,厚度为600~1000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新铃木照晃秦广奎金起满鹿岛美纪杨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