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397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的顶模,所述顶模底部为型腔,所述顶模顶部设置有内腔;与所述顶模配合且密封所述内腔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于所述顶模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端固设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杆下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内腔并位于所述型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具有结构简单、易调整、易操作的优点,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此模具结构可适用于一模双腔上抽芯活塞铸造机浇模,尤其适用于铸件顶部设置有定位圈、或需要铸造燃烧室和气门坑等难以起模的情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的顶模,所述顶模底部为型腔,所述顶模顶部设置有内腔;与所述顶模配合且密封所述内腔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于所述顶模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端固设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杆下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内腔并位于所述型腔内。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具有结构简单、易调整、易操作的优点,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此模具结构可适用于一模双腔上抽芯活塞铸造机浇模,尤其适用于铸件顶部设置有定位圈、或需要铸造燃烧室和气门坑等难以起模的情况。【专利说明】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属于发动机活塞铸造

技术介绍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将手工模转化为机浇模势在必行。针对现有的上抽芯浇注机,为提高效率,通常将活塞模具设计成一模双腔的结构,但由于大部分活塞的顶模都设计有铸造燃烧室或铸造气门坑的结构,从而给起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甚至导致无法起模,针对这个问题,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活塞铸造上抽芯机浇模设计方案,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从而克服一模双腔的活塞铸造机浇模起模困难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的顶模,所述顶模底部为型腔,所述顶模顶部设置有内腔;与所述顶模配合且密封所述内腔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于所述顶模上方的顶板,所述顶板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端固设于所述顶板,所述顶杆下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内腔并位于所述型腔内。顶杆位置可根据顶模加工面即型腔的位置和大小来确定,一副顶模通常设置两个顶杆就可顶出铸件,优选对称分布,也可视具体情况设置三个或更多顶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内腔的一端为加长管,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内腔的一端为凹陷孔。所述结构有利于内腔的冷却水循环吸热,以使顶模降温,并且易于加工,比现有技术中组装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密封性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顶模的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结构能够提高内腔的密封性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板和所述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体。所述复位弹性体具体地可以为弹簧,且优选地可以是套装在所述顶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起模装置,所述起模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液压油缸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液压油缸活塞杆上的传动杆支架;一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转动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一端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自由端位于所述传动杆支架的下方;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的传动杆,且所述转动轴和所述传动杆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起模装置还包括固设于工作台的固定架,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固定架和所述转动轴均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动杆支架的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摆动杆的自由端下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设于所述工作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起模装置还包括固设于工作台的固定板,所述液压油缸的缸筒固设于所述固定板,且所述挡板通过螺杆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杆上套装有螺母,所述螺母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和底面、以及所述挡板的顶面和底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通过改进现有的顶模结构,并增设一种简易的起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调整、易操作的优点,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此模具结构可适用于一模双腔上抽芯活塞铸造机浇模,尤其适用于铸件顶部设置有定位圈、或需要铸造燃烧室和气门坑等难以起模的情况。【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活塞铸造模具的顶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活塞铸造模具的型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的顶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的起模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的起模装置底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活塞铸造模具的顶模和型腔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活塞铸造模具的顶模,主要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I上的顶模2,所述顶模2底部为型腔201,所述顶模2顶部设置有内腔202 ;与所述顶模2配合且密封所述内腔202的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202的进水管4和出水管5。由于受一模双腔限制,且型腔201内需要铸造马蹄形燃烧室和铸造气门坑,铸件顶部边缘还有5 mm深7 mm宽的定位圈,此种铸件结构很难起模。如图3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I上的顶模2,所述顶模2底部为型腔201,所述顶模2顶部设置有内腔202 ;与所述顶模2配合且密封所述内腔202的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202的进水管4和出水管5 ;设置于所述顶模2上方的顶板6,所述顶板6设置有顶杆7,所述顶杆7上端固设于所述顶板6,所述顶杆7下端穿过所述密封盖3和所述内腔202并位于所述型腔201内。具体优选地,所述进水管4连接所述内腔202的一端为加长管401,所述出水管5连接所述内腔202的一端为凹陷孔501。具体地,所述密封盖3与所述顶模2的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8。具体地,所述顶板6和所述密封盖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体9。所述复位弹性体9具体地可以为弹簧,且优选地可以是套装在所述顶杆7上。顶模2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I上,顶模2的内腔202设有通水装置,通过进水管4和出水管5实现工作过程中的顶模2循环水降温,密封圈8和密封盖3使内腔202中的冷却水不泄露,顶板6和顶杆7通过向下运动顶出铸件,顶杆7顶出铸件后在复位弹性体9的作用下及时复位。进一步改进地,还包括起模装置,所述起模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I上的液压油缸10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液压油缸10活塞杆上的传动杆支架11 ;一设置于工作台I上的转动轴12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2 —端的摆动杆13,所述摆动杆13的自由端位于所述传动杆支架11的下方;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2的传动杆14,且所述转动轴12和所述传动杆14设置于所述顶板6的上方。具体地,所述起模装置还包括固设于工作台I的固定架15,所述转动轴12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5上,且所述固定架15和所述转动轴12均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动杆支架11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杆13的自由端下方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固设于所述工作台I。再进一步地,所述起模装置还包括固设于工作台I的固定板17,所述液压油缸10的缸筒固设于所述固定板17,且所述挡板16通过螺杆18与所述固定板17连接。具体地,所述螺杆18上套装有螺母19,所述螺母19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17的顶面和底面、以及所述挡板16的顶面和底面。液压油缸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活塞的上抽芯机浇模,其特征是,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顶模(2),所述顶模(2)底部为型腔(201),所述顶模(2)顶部设置有内腔(202);与所述顶模(2)配合且密封所述内腔(202)的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202)的进水管(4)和出水管(5);设置于所述顶模(2)上方的顶板(6),所述顶板(6)设置有顶杆(7),所述顶杆(7)上端固设于所述顶板(6),所述顶杆(7)下端穿过所述密封盖(3)和所述内腔(202)并位于所述型腔(20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邢朝辉吴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恒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