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及其风冷降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271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包括:支撑框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内部的发动机缸体、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一侧表面的送风机构以及与送风机构的出风口连通的管路切换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旋转机构驱动弧形板移动,从而控制对应位置的导风管导通和封闭,这样能够根据需求,针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温度控制,使得送风机构能够定点送风,并且以防尘网进行通气,与导风管配合,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导流结构,在避免了发动机缸体外部积热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发动机缸体的散热效果可控,能够有效避免现有的发动机缸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始终处于散热状态的问题。辆行驶过程中始终处于散热状态的问题。辆行驶过程中始终处于散热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及其风冷降温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及其风冷降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早期的汽车发动机多采用风冷散热,汽车行驶时依靠空气流动将热量带走,不需要冷却液冷却。风冷发动机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其外侧设置有较多的散热片,散热片暴露在空气中,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气流进行散热,这种结构不管发动机是否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只要发动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就会一直散热,因此很难把发动机温度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对于散热的范围和散热的程度不能够保证,这种情况会导致风冷发动机仅能够应用于摩托车或者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及其风冷降温控制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包括:支撑框架、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内部的发动机缸体、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一侧表面的送风机构以及与送风机构的出风口连通的管路切换机构。
[0004]具体的,所述管路切换机构连通有若干个与发动机缸体的各个组件紧贴的导风管,所述管路切换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封闭导风管的进风口的弧形板以及控制弧形板移动的可伸缩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驱动弧形板移动从而控制封闭或导通导风管的数量以及位置;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表面位于送风机构的四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所述支撑框架远离送风机构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三防尘网,所述第三防尘网的表面固定有与导风管出气口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具有两个出气口,两个所述出气口分别朝向所述发动机缸体的两侧。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管路切换机构包括有连接筒以及紧贴连接筒内壁的内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与送风机构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竖直排列的出气孔,所述导风管设置于连接筒的外表面,所述导风管的进风口与出气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导风管的进风口覆盖出气孔,所述旋转机构固定于内筒远离送风机构的一端,所述弧形板设置于内筒的内壁上。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扣板,所述扣板呈U型,所述扣板的U型槽与内筒的内壁之间隔开有移动腔体,两个所述扣板为一组对称设置于出气孔的两侧,所述弧形板穿入移动腔体,所述弧形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通气槽,所述弧形板的凹陷侧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设置于通气槽的一侧,所述旋转机构挤压凸板从而驱使弧形板沿着内筒的内壁移动以使得出气孔封闭或导通。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固定于内筒远离送风机构一端的封口板,所述封口板的表面固定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伸缩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端固定有凸杆,所述第二电机旋转以控制凸杆挤压凸板从而驱使弧形板沿着内筒的内壁移动以使得出气孔封闭或导通。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动机缸体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气道,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所述导风管依次贯通气道、散热片,所述导风管的出风口穿入排气管的内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送风机构包括有固定于第一防尘网表面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二防尘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扇。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防尘网的内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端以齿轮啮合同步带的方式与散热扇的中轴转动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导风筒的外侧,所述导风筒的表面开设有泄气孔,所述第一电机动力端的同步带从泄气孔穿入导风筒的内部。
[0013]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的风冷降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发动机缸体各个组件的实时温度;定位机构,用于实时定位凸板的当前位置以确定出气孔处于封闭状态或导通状态;无线模块,用于以无线连接的方式接收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实时温度数据以及所述定位机构确定的出气孔当前状态数据;预警模块,用于在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实时温度数据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时,提供预警提示;供电模块,用于给风冷降温控制系统整体进行供电;总线接口,用于电性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伸缩电机;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无线模块所获得的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定位机构的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伸缩电机进行相应的动作。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旋转机构驱动弧形板移动,从而控制对应位置的导风管导通和封闭,这样能够根据需求,针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温度控制,当对应位置处于高温状态时,通过打开对应位置的导风管的方式,使得送风机构能够定点送风,此外支撑框架前后端面设置为通气状态,并且以防尘网进行通气,会导致气体流速降低,在此种情况下,可保证支撑框架的内部,即发动机缸体的外表面存在气体流动,但又不会因为过快的气体流速导致温度急速降低,与导风管配合,从而形成了稳定的导流结构,在避免了发动机缸体外部积热的情况下,能够使得发动机缸体的散热效果可控,能够有效避免现有的发动机缸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始终处于散热状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框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扇与第一电机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框架的后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部的气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管路切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管路切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可伸缩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风冷降温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16]附图标记:10、支撑框架;11、第一防尘网;12、送风机构;121、固定框架;122、第二防尘网;123、散热扇;124、第一电机;125、导风筒;1251、泄气孔;13、卡合槽;14、第三防尘网;20、发动机缸体;21、散热片;22、气道;30、管路切换机构;31、连接筒;311、导风管;32、内筒;321、封口板;322、伸缩电机;323、第二电机;3231、凸杆;324、出气孔;325、扣板;326、弧形板;327、凸板;3271、定位机构;328、通气槽;40、排气管;51、主控制器;52、温度检测模块;53、无线模块;54、预警模块;55、供电模块;56、总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现有的风冷发动机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其外侧设置有较多的散热片,散热片暴露在空气中,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气流进行散热,此种结构不管发动机是否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只要发动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就会一直散热,因此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0);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10)内部的发动机缸体(2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一侧表面的送风机构(12);以及与送风机构(12)的出风口连通的管路切换机构(30),所述管路切换机构(30)连通有若干个与发动机缸体(20)的各个组件紧贴的导风管(311),所述管路切换机构(30)的内部设置有封闭导风管(311)的进风口的弧形板(326)以及控制弧形板(326)移动的可伸缩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驱动弧形板(326)移动从而控制封闭或导通导风管(311)的数量以及位置;所述支撑框架(10)的一侧表面位于送风机构(12)的四周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1),所述支撑框架(10)远离送风机构(1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三防尘网(14),所述第三防尘网(14)的表面固定有与导风管(311)出气口连接的排气管(40),所述排气管(40)具有两个出气口,两个所述出气口分别朝向所述发动机缸体(20)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切换机构(30)包括有连接筒(31)以及紧贴连接筒(31)内壁的内筒(32),所述连接筒(31)的一端与送风机构(12)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连接筒(31)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竖直排列的出气孔(324),所述导风管(311)设置于连接筒(31)的外表面,所述导风管(311)的进风口与出气孔(324)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导风管(311)的进风口覆盖出气孔(324),所述旋转机构固定于内筒(32)远离送风机构(12)的一端,所述弧形板(326)设置于内筒(32)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扣板(325),所述扣板(325)呈U型,所述扣板(325)的U型槽与内筒(32)的内壁之间隔开有移动腔体,两个所述扣板(325)为一组对称设置于出气孔(324)的两侧,所述弧形板(326)穿入移动腔体,所述弧形板(326)的中部位置设置有通气槽(328),所述弧形板(326)的凹陷侧设置有凸板(327),所述凸板(327)设置于通气槽(328)的一侧,所述旋转机构挤压凸板(327)从而驱使弧形板(326)沿着内筒(32)的内壁移动以使得出气孔(324)封闭或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风冷降温的发动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有固定于内筒(32)远离送风机构(12)一端的封口板(321),所述封口板(321)的表面固定有伸缩电机(322),所述伸缩电机(322)的伸缩端固定有第二电机(323),所述第二电机(323)的动力端固定有凸杆(32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曹海兵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恒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