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281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用于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气缸包括腔室,腔室包括外侧的连接面和内侧的连通面,连通面上开设有连通口,靠近连通口的位置上设置有密封面,试验装置包括连接板、顶杆、密封板和密封垫,连接板密封连接该连接面并封闭腔室,顶杆活动密封地穿过连接板,伸入腔室的一端为顶压端,外露的一端为操作端,密封板一面抵靠在顶杆的顶压端上,另一面将密封垫压紧在密封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顶杆顶压密封板,从而使密封垫压紧在密封板与密封面之间,由于顶杆可施加较大预紧力,从而可有效地密封连通口,方便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用于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气缸包括腔室,腔室包括外侧的连接面和内侧的连通面,连通面上开设有连通口,靠近连通口的位置上设置有密封面,试验装置包括连接板、顶杆、密封板和密封垫,连接板密封连接该连接面并封闭腔室,顶杆活动密封地穿过连接板,伸入腔室的一端为顶压端,外露的一端为操作端,密封板一面抵靠在顶杆的顶压端上,另一面将密封垫压紧在密封面上。本技术采用顶杆顶压密封板,从而使密封垫压紧在密封板与密封面之间,由于顶杆可施加较大预紧力,从而可有效地密封连通口,方便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的工作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气缸,尤其与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的结构有关。
技术介绍
目前,压缩机气缸经机械加工完成后,必须经过水压试漏试验,并满足在规定的试验压力和时间内不产生任何泄漏,方可作为压缩机的气缸使用,以保证其安全性。如图1所示,压缩机的气缸I包括第一侧腔室11和第二侧腔室12,该两腔室11、12左右布设。第一侧腔室11和第二侧腔室12均包括外侧的连接面101和内侧的连通面,连接面101上设置连接管路的接口,连通面上开设有与气缸I内部连通的连通口 102,靠近连通口 102的位置上设置有台阶面103。气缸I做水压试漏试验时需对第一侧腔室11和第二侧腔室12分别试验,需要封闭住连接面101上的接口和连通面上的连通口 102。现有的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包括两塞块2,塞块2的一端为安装端,安装在气缸I的连接面101上。塞块2的另一端穿过连接面101上的接口并顶靠气缸I的台阶面103,该端部的密封垫22与台阶面103之间通过法兰压紧的方式形成密封。塞块2与连接面101上的接口之间过盈配合,并通过套装O型圈21实现与该接口之间的密封。密封后可对该腔室11或12的腔壁进行试漏试验,两侧腔室11、12均按上述方式进行,完成后再进行其它试验。随着产品批量的增加,上述试验工序已成了气缸生产的瓶颈工序,主要原因如下所述:1、腔室11、12作水压试验时,由于塞块2直径较大,因此塞块2上的O型圈安装困难。2、O型圈在安装过程中易损坏,经常需要重复安装。3、O型圈拆卸困难。4、O型圈无法二次使用,不但造成浪费而且需要重复装拆,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5、塞块2与气缸I上接口之间过盈配合,安装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提高上述试验过程的工作效率,成为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大幅提高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用于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所述气缸包括腔室,所述腔室包括外侧的连接面和内侧的连通面,所述连通面上开设有连通口,靠近所述连通口的位置上设置有密封面,所述试验装置包括连接板、顶杆、密封板和密封垫,所述连接板密封连接所述连接面封闭所述腔室,所述顶杆活动密封地穿过所述连接板,伸入所述腔室的一端为顶压端,外露的一端为操作端,所述密封板一面抵靠在所述顶杆的所述顶压端上,另一面将所述密封垫压紧在所述密封面上。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垫片。进一步,所述顶杆为丝杆,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螺纹配合。进一步,所述顶杆采用细牙螺纹。进一步,所述顶杆与所述连接板配合连接的细牙螺纹上缠绕设置有生料带。进一步,所述顶杆的所述操作端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外六角柱段。进一步,所述密封板为钢板,所述密封垫为铜环。进一步,所述顶杆与所述密封板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密封板一面为压靠面,另一面为连接面,所述密封板的连接面上加工有顶压槽,所述顶杆的顶压端上设置有顶压凸块,所述顶压凸块与所述顶压槽相配。进一步,所述密封面为台阶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密封板密封连接面,顶杆与密封板活动密封,顶杆顶压密封板,从而使密封垫压紧在密封板与密封面之间,由于顶杆可施加较大预紧力,从而可有效地密封连通口,而且该密封连通口的过程无需复杂定位,仅需通过操作顶杆即可实现,方便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的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的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的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压缩机的气缸I包括第一侧腔室11和第二侧腔室12,该两腔室11、12左右布设。第一侧腔室11和第二侧腔室12均包括外侧的连接面101和内侧的连通面,连接面101上设置连接管路的接口,连通面上开设有与气缸I内部连通的连通口 102,靠近连通口 102的位置上设置有台阶面103。气缸I做水压试漏试验时需对第一侧腔室11和第二侧腔室12分别试验,需要封闭住连接面101上的接口和连通面上的连通口 102。本技术的试验装置包括连接板4、顶杆3、密封板6和密封垫7。连接板4通过螺栓安装在气缸I的连接面101上,以封闭第一侧腔室11或第二侧腔室12,在连接板4与连接面101之间设置垫片5,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顶杆3穿过连接板4,顶杆3伸入第一侧腔室11或第二侧腔室12的一端为顶压端,顶杆3外露的一端为操作端。顶杆3为丝杆,与连接板4之间螺纹配合。顶杆3采用细牙螺纹31,顶杆3上细牙螺纹31的螺距为1.5mm,公称直径为24mm,顶杆3与连接板4配合连接的细牙螺纹31上缠绕设置有生料带,以实现顶杆3与连接板4之间的活动密封。顶杆3的操作端上设置有便于操作的外六角柱段32,以便于使用扳手拧动顶杆3。密封板6为钢板,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形式。密封板6 —面抵靠在顶杆3的顶压端上,另一面将密封垫7压紧在台阶面103上。顶杆3与密封板6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板6—面为压靠面,另一面为连接面,密封板6的压靠面上加工有顶压槽61,顶杆3的顶压端上设置有顶压凸块33,顶压凸块33与顶压槽61相配,驱动顶杆3时即可通过上述配合结构顶紧密封板6。本实施例中,密封垫7为铜环,与密封板6之间在顶杆3顶压力作用下变形配合,实现密封。根据实际需要,密封垫7也可采用橡胶环等结构。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密封垫7置于台阶面103上,然后将密封板6压靠在密封垫7上,顶杆3的细牙螺纹上缠绕好生料带再配合连接板4与顶杆3,将垫片5放好,然后使用螺栓将连接板4安装在气缸I的连接面101上。使用扳手等操作外六角柱段32,使顶杆3的顶压凸块33与顶压槽61相配,并通过密封板6将密封垫7压紧在台阶面103上,达到一定预紧力后结束,就可进行相应的试验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连接板4与连接面101之间通过垫片5密封,连接板4与顶杆3之间通过细牙螺纹31加生料带密封,顶杆3通过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装置,用于压缩机气缸水压试漏试验,所述气缸包括腔室,所述腔室包括外侧的连接面和内侧的连通面,所述连通面上开设有连通口,靠近所述连通口的位置上设置有密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连接板、顶杆、密封板和密封垫,所述连接板密封连接所述连接面封闭所述腔室,所述顶杆活动密封地穿过所述连接板,伸入所述腔室的一端为顶压端,外露的一端为操作端,所述密封板一面抵靠在所述顶杆的所述顶压端上,另一面将所述密封垫压紧在所述密封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万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