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控制引导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1266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15:41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当电动车内的低压电源出现亏电状况时,无法实现反馈开关吸合的动作,导致无法完成信息交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控制引导电路。电动车上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包括反馈电路、反馈控制器及低压电源;所述低压电源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器,为所述反馈控制器提供电能;所述反馈电路上设有反馈开关及与充电设备连接的反馈端子;其中,在所述反馈开关上还并联有一防亏电开关。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只需在原有反馈开关上并联一防亏电开关,并无需对现有结构做大幅度的修改,即使低压电源亏电,也能够正常充电。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当电动车内的低压电源出现亏电状况时,无法实现反馈开关吸合的动作,导致无法完成信息交互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控制引导电路。电动车上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包括反馈电路、反馈控制器及低压电源;所述低压电源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器,为所述反馈控制器提供电能;所述反馈电路上设有反馈开关及与充电设备连接的反馈端子;其中,在所述反馈开关上还并联有一防亏电开关。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只需在原有反馈开关上并联一防亏电开关,并无需对现有结构做大幅度的修改,即使低压电源亏电,也能够正常充电。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专利说明】—种电动车、充电装置及其充电控制引导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指其电动车上充电装置中用于引导建立充电交互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
技术介绍
电动车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电动车等,其上搭载有车载动力电池及低压电源;车载动力电池主要为车上的动力系统提供高压电,而低压电源主要用于启动汽车时供电及在正常运行时间为汽车上的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当车载动力电池电量不足时,如图1所示,需要通过充电设备2为车载动力电池充电,即将充电设备2的充电枪B插入电动车上的充电接口 A中;充电枪B和充电接口 A接通,即充电枪功率线及控制线和充电接口 A上的功率线及控制线互相接通。按照最新国家标准要求,在给车载动力电池充电前,需与充电设备2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即进行所谓的充电握手工作,只有在充电握手工作完成后,才允许正式接通功率线为车载动力电池充电(也可为其内部的内置低压供电模块充电)。请参见图2,该图给出了一种现有的典型充电控制系统示意图,该图中,其左侧为充电设备2内的电路,右侧为电动车I内的电路;该充电设备2内设有信息交互控制电路,该信息交互电路上设有交互控制模块21 ;所述交互控制模块21内设有一直流电源211和一方波发生器212 ;所述直流电源211和所述方波发生器212连接至一控制开关SI,该控制开关SI上串联有一电阻,该电阻连接至充电枪B内的控制端子210上。同时,该交互控制模块21还设有握手信号线CP连接至电阻该的一端,同时设有控制开关控制线C2连接至控制开关SI,以控制所述控制开关SI的切换。同时,该充电设备2上设有充电电路,其包括交流供电模块22及充电开关Kl、及设置在充电枪B上的充电公端子220 ;同时该充电开关Kl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交互控制模块21,其充电开关Kl的通断受所述交互控制模块21控制。同时,对应该充电设备2的信息交互控制电路200,在电动车I上也设有相应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100,包括反馈电路、反馈控制器11及低压电源12 ;所述低压电源12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器11,为所述反馈控制器11提供电能;所述反馈电路上设有与充电设备2连接的反馈端子110及反馈开关S2 ;所述反馈控制器11引出有监测线C3及反馈控制线C4 ;所述监测线C3连接到所述反馈电路上,以监测所述反馈电路上的握手信号,所述反馈控制线C4连接至所述反馈开关S2,以控制所述反馈开关S2的通断。其信息交互的过程如下:当充电枪B未插入电动车I上充电接口 A前,此时控制开关SI被默认接通该12伏的直流电源211,因此,握手信号线CP上的信号初始状态为12V的电压信号,当充电枪B插入电动车I上充电接口 A后,其充电设备2上的控制端子210与电动车I上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100的反馈端子110接通,充电设备2内设有信息交互控制电路200和电动车I上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100形成回路,在该回路上的信号称为握手信号,或者交互信号;则充电设备2的交互控制模块21会立即检测到握手信号线CP上的握手信号电压发生变化,交互控制模块21上的控制开关SI从12V直流电源211上跳转连接该方波发生器212 (方波发生器212发生的信号为正负12V幅值和IKHz开关频率的方波信号)。该方波信号会立即被电动车I上的反馈控制器11检测到,然后该反馈控制器11控制该反馈开关S2吸合。反馈开关S2开关吸合后,会引起握手信号线CP上的握手信号幅值发生变化,充电设备2中的交互控制模块21检测到握手信号线CP上的握手信号幅值按照期望值变化后,即完成充电握手动作。充电握手动作完成后,交互控制模块21会通过充电控制线Cl控制充电开关Kl吸合,使得交流供电模块22内的交流电进入电动车I,为所述车载电池充电。然而,电动车I充电控制引导电路100上的反馈开关S2由低压电源12提供控制其通断的能量,当其中的当电动车I内的低压电源12出现亏电状况时,将无法实现反馈开关S2吸合的动作,导致无法完成信息交互,使得电动车无法进行正常充电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当电动车内的低压电源出现亏电状况时,无法实现反馈开关吸合的动作,导致无法完成信息交互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上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充气装置及电动车。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上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包括反馈电路、反馈控制器及低压电源;所述低压电源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器,为所述反馈控制器提供电能;所述反馈电路上设有反馈开关及与充电设备连接的反馈端子;所述反馈控制器引出有监测线及反馈控制线;所述监测线连接到所述反馈电路上,以监测所述反馈电路上的握手信号,所述反馈控制线连接至所述反馈开关,以控制所述反馈开关的通断;其中,在所述反馈开关上还并联有一防亏电开关。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由于其在该反馈开关上并联了一防亏电开关,当低压电源无亏电状况时,该防亏电开关并不工作;当低压电源出现亏电状况,导致反馈开关无法完成吸合时,可人为或者自动控制吸合该防亏电开关,完成其信息交互的动作。本技术方案只需在原有反馈开关上并联一防亏电开关,即可防备低压亏电引起的无法完成信息交互的问题;并无需对现有结构做大幅度的修改,即使低压电源亏电,也能够正常充电。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优选地,所述反馈电路上串联有一整流二极管及一并联电阻电路;所述并联电阻电路包括2个相互并联的电阻,且所述反馈开关串联在其中的一个电阻上。优选地,所述监测线连接在所述整流二极管与所述并联电阻电路之间。优选地,所述充电控制引导电路还包括一内置低压供电模块;所述内置低压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充电设备或车载动力电池,可从所述充电设备或车载动力电池充电;所述内置低压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反馈控制器,为所述反馈控制器提供电能。优选地,所述防亏电开关为手动开关。当其出现无法完成信息交互的状况时,可手动控制该防亏电开关吸合。使得其信息交互动作可正常完成。优选地,所述防亏电开关包括按钮及连接在所述按钮两端的硬线,所述硬线连接在所述反馈开关两端。优选地,所述反馈控制器为一集成芯片。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动车上充电装置,其包括前述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上充电装置,无需对电动车上充电装置做大幅度的修改,即可完美解决其低压电源亏电时无法完成信息交互动作的问题。其充电装置可保证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充电,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同时,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包括车载动力电池、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用于与充电设备连接,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上的充电控制引导电路,包括反馈电路、反馈控制器及低压电源;所述低压电源连接所述反馈控制器,为所述反馈控制器提供电能;所述反馈电路上设有反馈开关及与充电设备连接的反馈端子;所述反馈控制器引出有监测线及反馈控制线;所述监测线连接到所述反馈电路上,以监测所述反馈电路上的握手信号,所述反馈控制线连接至所述反馈开关,以控制所述反馈开关的通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馈开关上还并联有一防亏电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