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圈自动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9586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在制造胎圈时能够抑制胎圈三角胶的接合不良、胎圈芯与胎圈三角胶之间的粘接不良的发生。在将胎圈三角胶卷绕于使多个叶片部以环状并排设置而形成的成型机的外周部之后,使叶片部立起,由此将胎圈三角胶与胎圈芯接合来形成胎圈,在上述胎圈自动装配装置中,在多个叶片部的外周侧的面,以从胎圈芯侧的端部朝向外侧立起的方式设置有锥形部。在胎圈自动装配装置中,锥形部的角度(α)为0°<α≤15°。胎圈自动装配装置为形成卡车用、汽车用轮胎的胎圈的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胎圈自动装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轮胎的胎圈三角胶与胎圈芯自动地装配接合来成形胎圈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组装生胎时,使用胎圈自动装配装置,将截面形状为细长的三角形状的胎圈三角胶、与截面形状为多边形(通常为六边形)的胎圈芯自动地装配接合,由此成形胎圈(例如,专利文献1)。图2中示意地示出现有的代表性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主要部分。如图2所示,胎圈自动装配装置41具备用于将胎圈三角胶G卷绕成圆筒形的成型机42。成型机42构成为将多个叶片部48以环状排列配置在旋转的中心轴L的周围。各个叶片部48构成为:通过以旋转支承轴44为支点旋转而立起,其中,上述旋转支承轴44设置在保持胎圈芯C的胎唇环43附近。使用胎圈自动装配装置来形成胎圈以如下方式进行。首先,将环状的胎圈芯C安装于胎圈自动装配装置41的胎唇环43。另一方面,将以规定宽度成形为带状的胎圈三角胶G卷绕于成型机42的外周面42a、即各叶片部48的外周面48a。然后,使卷绕于成型机42的胎圈三角胶G与以旋转支承轴44为支点旋转而立起的叶片部48一同立起,以胎圈三角胶G的底面为内周缘部,通过与胎圈芯C的外周部接合,由此形成胎圈。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2624号公报然而,在现有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41中,成型机42为扁平成型机,所以当卷绕横截面形状为大致三角形的胎圈三角胶G时,存在将胎圈三角胶G卷绕成螺旋状的倾向。尤其是在形成卡车、公共汽车用轮胎(TB用轮胎)用的胎圈时较为显著。在将胎圈三角胶G以螺旋状卷绕于成型机42的情况下,所卷绕的胎圈三角胶G的卷绕始端部(前端面)与卷绕末端部(后端面)错开,所以例如图3(A)所示,存在在胎圈三角胶G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发生接合不良、或者例如图3(B)所示,在胎圈芯C与胎圈三角胶G之间产生间隙而发生粘接不良的问题。并且,使用这种产生了接合不良、粘接不良的胎圈所制造的轮胎有可能导致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胎圈自动装配装置,在制造胎圈时,能够抑制胎圈三角胶的接合不良、胎圈芯与胎圈三角胶之间的粘接不良的发生。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胎圈自动装配装置,在将胎圈三角胶卷绕于使多个叶片部以环状并排设置而形成的成型机的外周部之后,使所述叶片部立起,由此以所述胎圈三角胶的底面为内周缘部而与胎圈芯的外周部接合,将所述胎圈三角胶与所述胎圈芯接合而形成胎圈,该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叶片部的外周侧的面设置有锥形部,该锥形部从胎圈芯侧的端部朝向外侧立起,所述多个叶片部的内周侧的面相对于所述成型机的中心轴平行。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的角度α为0°<α≤15°。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的角度α为2°≤α≤8°。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圈自动装配装置是形成卡车用、公共汽车用轮胎的胎圈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胎圈自动装配装置,在制造胎圈时能够抑制胎圈三角胶的接合不良、胎圈芯与胎圈三角胶之间的粘接不良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图2是示意地示出现有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图3(A)是示意地示出胎圈三角胶接合不良的图,图3(B)是示意地示出胎圈三角胶粘接不良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41…胎圈自动装配装置;2、42…成型机;2a、42a…成型机的外周面;3…叶片部立起机构;4、43…胎唇环;28、48…叶片部;28a、48a…叶片部的外周面;34、44…旋转支承轴;35…杆;36…驱动装置;C…胎圈芯;G…胎圈三角胶;α…锥形部的角度;L…中心轴;S…行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且基于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地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构成图。胎圈自动装配装置1具备成型机2、叶片部立起机构3以及胎唇环4。成型机2用于将胎圈三角胶G卷绕成大致圆筒形,且相对于旋转的中心轴L平行地配置。另外,该成型机2由多个叶片部28构成,多个叶片部28以环状排列配置在旋转的中心轴L的周围。多个叶片部28的外周面28a构成成型机2的外周面2a。在多个叶片部28的外周面28a以从胎圈芯C侧的端部朝向外侧立起的方式设置有锥形部。通过在叶片部28的外周面28a设置锥形部,由此即使将横截面形状为大致三角形的胎圈三角胶G卷绕于成型机2的外周,也不会将该胎圈三角胶G卷绕成螺旋状。该结果,能够抑制以往发生的接合不良、粘接不良。锥形部的角度α根据胎圈三角胶G的形状、大小来适当地设定即可,但是为了与各种形状/大小的胎圈三角胶G对应,而优选设定为0°<α≤15°的范围。在锥形部的角度α为0°、即现有的成型机的情况下,如前所述,会导致接合不良、粘接不良的频发。另一方面,在α设定成超过15°的成型机的情况下,则接触部朝与以往相反的方向偏移,从而导致接合不良、粘接不良的可能性升高。更优选的锥形部的角度α为2°≤α≤8°,在该情况下,能够显著发挥上述效果。叶片部立起机构3能够利用驱动装置36并经由多个杆35,使所有叶片部28绕旋转支承轴34旋转而立起,其中,上述旋转支承轴34设置在成型机2的胎圈芯C侧的端部。即,若利用驱动装置36使多个杆35沿规定的行程S一起前进移动,则如虚线所示,所有叶片部28以旋转支承轴34为支点旋转而立起。另一方面,若利用驱动装置36使多个杆35沿规定的行程S一起后退移动,则如实线所示,所有叶片部28以旋转支承轴34为支点倒下而返回到原来的状态。胎唇环4用于保持胎圈芯C,且配设在成型机2的胎圈芯C侧的端部(图1的左侧)。在由以上的结构构成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1中,通过供给环状的胎圈芯C、和规定宽度的带状的胎圈三角胶G,来进行胎圈的形成。具体而言,横截面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的胎圈三角胶G,以底面侧配置于成型机2的胎圈芯C侧的端部的方式卷绕于成型机2的外周面2a、即多个叶片部28的外周面28a。此时,如前所述,由于在叶片部28的外周面28a设置有锥形部,所以胎圈三角胶G不会卷绕成螺旋状,从而能够抑制接合不良、粘接不良的发生。接着,在胎圈三角胶G卷绕于成型机2的外周面2a的状态下,叶片部立起机构3动作,从而驱动装置36使多个杆35沿规定的行程S一起前进移动。由此,如虚线所示,所有叶片部28以旋转支承轴34为支点立起。其结果,胎圈三角胶G通过使其一边侧的内径保持原样并且另一边侧被扩径而整体形成为圆环板状,并与安装于胎唇环4的胎圈芯C的外周部接合。由此结束胎圈的形成。在得到的胎圈中,由于抑制胎圈三角胶G发生接合不良、粘接不良,所以使用这种胎圈所制造的轮胎能够发挥稳定的品质。另外,TB用轮胎(卡车用轮胎、公共汽车用轮胎)的胎圈三角胶的壁厚较厚,所以在现有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中,胎圈三角胶尤其易于以螺旋状地卷绕于成型机。然而,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胎圈自动装配装置,从而在形成胎圈时能够显著发挥抑制发生接合不良、粘接不良的效果。实施例1.实施例及比较例使用由在外周面具有表1所示的角度α的锥形部的叶片部来形成成型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胎圈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胎圈自动装配装置,在将胎圈三角胶卷绕于使多个叶片部以环状并排设置而形成的成型机的外周部之后,使所述叶片部立起,由此将所述胎圈三角胶与胎圈芯接合而形成胎圈,该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叶片部的外周侧的面设置有锥形部,该锥形部从胎圈芯侧的端部朝向外侧立起。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19 JP 2012-2528181.一种胎圈自动装配装置,在将胎圈三角胶卷绕于使多个叶片部以环状并排设置而形成的成型机的外周部之后,使所述叶片部立起,由此以所述胎圈三角胶的底面为内周缘部而与胎圈芯的外周部接合,将所述胎圈三角胶与所述胎圈芯接合而形成胎圈,该胎圈自动装配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叶片部的外周侧的面设置有供所述胎圈三角胶卷绕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宅郁夫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