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及转向管柱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90811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及转向管柱总成,涉及汽车防撞保护技术领域,为简化结构,提高溃缩吸能过程的导向性和平稳性而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包括与汽车车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和与汽车的转向管柱固定连接的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上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设有两端封闭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设有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溃缩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溃缩件与所述滑动支架连接,所述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所述溃缩件配合置于所述第二段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用于汽车转向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及转向管柱总成,涉及汽车防撞保护
,为简化结构,提高溃缩吸能过程的导向性和平稳性而专利技术。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包括与汽车车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和与汽车的转向管柱固定连接的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上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设有两端封闭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设有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溃缩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溃缩件与所述滑动支架连接,所述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所述溃缩件配合置于所述第二段内。本专利技术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用于汽车转向系统。【专利说明】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及转向管柱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撞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及转向管柱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发生严重碰撞的交通事故时,一旦汽车发生碰撞,驾驶员在惯性的作用下身体继续向前移动导致驾驶员胸部或头部撞击方向盘而受到伤害,因此,能更好的保护驾驶员,减小方向盘对头部或胸部的伤害变得尤为重要,现有的转向管柱总成基本上通常设计有溃缩吸能装置,在汽车发生碰撞后,驾驶员头部或胸部首先接触到方向盘,当方向盘受到碰撞力达到一定值,转向管柱能顺利的产生位移,从而将方向盘提供的碰撞阻力限制在一定的峰值,保障驾驶人员的安全。现有的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主要有镶块剪切脱离式、钢丝变形吸能式、可分离式等结构,主要依靠剪切注塑镶块、拉动钢丝变形、橡胶套脱离等来实现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虽然溃缩形式很多,但是碰撞后转向管柱的吸能平稳性、安装支架碰撞后强度较差,且也会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转向管柱位移的导向性不够好,从而不利于驾驶人员自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及转向管柱总成,可简化结构,提高溃缩吸能过程的导向性和平稳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汽车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支架与汽车的转向管柱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支架上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设有两端封闭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设有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溃缩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溃缩件与所述滑动支架连接,所述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转向管柱用于安装汽车方向盘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转向管柱用于安装汽车方向盘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所述溃缩件配合置于所述第二段内,当方向盘受挤压时,所述转向管柱可带动所述滑动支架滑动,使所述溃缩件相对于所述滑槽由所述第二段滑动至所述第一段并发生溃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的宽度由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通的一端向靠近汽车方向盘的一端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溃缩件包括轴套和销轴,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销轴上,且所述轴套配合设置于所述第二段内,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滑动支架固定连接,当汽车方向盘受挤压时,所述轴套和销轴可相对于所述滑槽由所述第二段滑动至所述第一段,且所述轴套发生溃缩。具体地,所述轴套的材质为塑料。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滑动支架均为U型结构,所述转向管柱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支架的U型开口内,所述固定支架的U型开口与所述滑动支架的U型开口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支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所述滑槽,且两个所述滑槽相互对称,所述固定支架上与所述销轴对应的位置设有销孔,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滑槽后,通过所述销孔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同向的弱化凹槽,且所述弱化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段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段贯通。进一步地,所述弱化凹槽的截面形状为V型,且所述弱化凹槽与所述滑动支架上靠近汽车方向盘的一端贯通。更进一步地,所述弱化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滑槽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通过滑槽和所述溃缩件的配合实现溃缩吸能,其中,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滑槽的第一段的宽度小于第二段的宽度,当汽车方向盘受到挤压,汽车方向盘带动所述转向管柱连同所述滑动支架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滑动,并使所述溃缩件相对于所述滑槽从所述第二段向第一段滑动,由于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而所述溃缩件配合设置于所述滑槽的第二段内,因此,当所述溃缩件相对于所述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一段时,所述第一段对所述溃缩件进行剪切和挤压,使所述溃缩件溃缩变形,实现溃缩吸能作用,为驾驶者提供缓冲,从而实现了利用所述滑槽和所述溃缩件本身的形状和尺寸达到溃缩吸能的目的,简化了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的结构,且所述滑槽可引导所述转向管柱的滑动,从而增强了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的导向性和平稳性,避免所述转向管柱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转或滑脱。一种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轴、转向管柱和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所述转向管柱套设于所述转向轴上,所述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设于所述转向管柱上,所述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为两组,且两组所述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均设于所述转向管柱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向管柱总成,采用了所述通过滑槽和所述溃缩件的配合实现溃缩吸能的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其中,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滑槽的第一段的宽度小于第二段的宽度,当汽车方向盘受到挤压,汽车方向盘带动所述转向管柱连同所述滑动支架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滑动,并使所述溃缩件相对于所述滑槽从所述滑槽的第二段向第一段滑动,由于所述滑槽的第一段的宽度小于所述滑槽的第二段的宽度,而所述溃缩件配合设置于所述滑槽的第二段内,因此,当所述溃缩件相对于所述滑槽滑动至所述第一段时,所述第一段对所述溃缩件进行剪切和挤压,使所述溃缩件溃缩变形,实现溃缩吸能作用,从而为驾驶者提供缓冲,从而实现了利用所述滑槽和所述溃缩件本身的形状和尺寸达到溃缩吸能的目的,使转向管柱总成的结构接单,且所述滑槽可引导所述转向管柱的滑动,从而增强了转向管柱总成的导向性和平稳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管柱总成中的溃缩件和滑动支架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管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及转向管柱总成进行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参照图1、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滑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汽车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支架与汽车的转向管柱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支架上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设有两端封闭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配合设有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溃缩件,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溃缩件与所述滑动支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转向管柱用于安装汽车方向盘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转向管柱用于安装汽车方向盘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所述溃缩件配合置于所述第二段内,当方向盘受挤压时,所述转向管柱可带动所述滑动支架滑动,使所述溃缩件相对于所述滑槽由所述第二段滑动至所述第一段并发生溃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帆刘阳峰徐鸿飞田虎强牛树宽辛然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