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1066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它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灌注、养护及所用工装的关键要点控制;其中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控制包括运输时间控制、温度控制、均匀性控制;在运输过程中,运输罐车要缓慢转动,以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均匀性;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控制包括自密实混凝土可工作性能控制、灌注速度控制、灌注时间控制、排气控制;自密实混凝土所用工装的关键点控制包括设置防上浮扣压装置、模板固定装置、排气装置、灌注装置;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控制包括保温和保湿两方面。该工艺解决了板式无砟轨道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的各种问题,确保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适用于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和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道岔区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以及其他在封闭空间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场所。
技术介绍
高速铁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结构从上到下分为钢轨、垫板、轨道板、充填层、隔离层和底座板等六部分组成。在这六部分中,填充层是要求使用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高流动性、高间隙通过性和高抗分离性,浇筑时无需振捣密实而仅靠其自重作用便能均匀充填密实成型,并具有高耐久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灌注,要求灌注充盈饱满、密实且与无砟轨道板底面之间无发泡软弱层、骨料分布均匀、无离析泌水(即混凝土灌注密实后应该处于均匀状态)。由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进封闭的空间,所以要达到上述要求是有很多困难的。除了要拥有性能稳定的自密实混凝土之外,还需要成熟的施工工艺。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混凝土自身性能和施工工艺等密不可分。从现场施工情况来看,要从自密实混凝土运输、灌注、养护(养护是在混凝土灌注成型后的某一给定时间内维持需要的湿度温度条件的方法。养护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善水泥水化条件高混凝土的性能,并且减少混凝土收缩)工艺及所用工装的关键控制要点这四方面来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灌注中板上浮或充填层厚度不够、灌注不饱满、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纹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灌注、养护及所用工装的关键要点控制;其中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控制包括运输时间控制、温度控制、均匀性控制,并配置搅拌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缓慢搅拌自密实混凝土,以保证其均匀;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控制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时间控制、排气控制;自密实混凝土所用工装的关键点控制包括设置防上浮扣压装置、模板固定装置、排气装置、灌注装置;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控制包括保温和保湿两方面。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超过30℃;温度高时,在运输混凝土的罐车顶部洒水降温,并避免水流进罐车内。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控制,运输时间不超过1h,转载次数不超过3次。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控制,罐车到达现场后先快速转动罐车30~60S,以使自密实混凝土均匀,检测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和T50 时间;灌注速度先快后慢,充分排除膜腔内的空气,待模板四个排气槽充分排除模腔内的空气后关闭排气槽,待灌注孔混凝土高出轨道板30~50cm后停止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时的塌落扩展度控制在630-700mm,T50时间2-6s,灌注时间控制在8~12min。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所用工装的关键点控制,包括混凝土存料斗的混凝土贮存量能够一次将充填层灌满,混凝土通过灌注料斗和轨道板的灌注孔向充填层中灌注混凝土;轨道板通过型钢、花篮螺栓嵌入底座板的“T”型销形成防上浮扣压装置,通过边模固定门式架固定边模,通过排气槽把板腔内的空气充分排出。每道防上浮扣压装置由一根长2.95米的[12a槽钢和2个M16×250的花篮螺栓组成,槽钢通过花篮螺栓连接插入底座预埋孔的“T”型销;扣压装置安装于轨道板两端精调千斤顶位置及轨道板中部,一块轨道板需安装4套。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控制,保温要求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带模养护3天,带模期间在模板外侧包裹土工布,浇水湿润土工布;拆模后用塑料薄膜+土工布的方式将自密实混凝土表面四周包裹,洒水湿润养护,养护期不低于14天。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控制,冬期采用土工布包裹保温养护。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控制,保湿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大于15℃。通过采用以上方案,保证了充填层混凝土的性能,并且减少混凝土收缩,克服了灌注中板上浮或充填层厚度不够、灌注后充填层不饱满、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纹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密实工装立面示意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密实工装的扣压装置及模板固定的立面示意图;图3 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密实工装的扣压装置及模板固定的平面示意图。图中,1-型钢,2-边模固定门式架,3 -“T”型销,4-底座板,5-充填层,6-轨道板,7-灌注料斗,8-混凝土存料斗,9-排气槽,10-花篮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灌注、养护及所用工装的关键要点控制;其中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控制包括运输时间控制、温度控制、均匀性控制,并配置搅拌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缓慢搅拌自密实混凝土,以保证其均匀;在运输过程中,运输罐车要缓慢转动,以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均匀性;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控制包括自密实混凝土可工作性能控制、灌注速度控制、灌注时间控制、排气控制;自密实混凝土所用工装的关键点控制包括设置防上浮扣压装置、模板固定装置、排气装置、灌注装置;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控制包括保温和保湿两方面。具体说明如下:第一、自密实混凝土运输自密实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运输罐车要缓慢转动,禁止在运输过程中向罐车内加水和罐车不转动。以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均匀性,到浇筑地点不发生离析、分层等现象。夏季运输自密实混凝土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尽可能减少水分蒸发: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超过30℃,用于运输混凝土的罐车顶部需要洒水降温,要保证不能让水流进罐车内。运输过程中不得向混凝土中加水,应该在运输车中准备一定量的减水剂,以便在混凝土扩展度(坍落扩展度是采用坍落度筒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坍落扩展终止后扩展面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的平均值,单位mm。)不足时,将它加入运输车中,通过高速搅拌罐车和正反转罐车来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可工作性。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应尽量减少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转载次数,运输时间不宜超过1h,转载次数不宜超过3次。第二、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罐车到达现场后要先快速转动罐车30~60S,以使自密实混凝土均匀性,现场试验人员将检测工具按照试验要求湿润后,检测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和T50 时间(扩展时间T50是自坍落度筒提起开始计时至混凝土坍落扩展度达到500mm的时间,单位s。)及含气量(混凝土单位体积中空气的体积百分比(不包括骨料内部闭合孔的体积,但包括骨料表面孔隙体积)),并仔细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混凝土的状态良好后再进行灌注。灌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灌注料斗内混凝土的状态,确保料斗有足够的混凝土,避免因断料而导致空气进入灌注腔内。灌注速度易先快后慢,以充分排除膜腔内的空气,待模板四个排气槽充分排除模腔内的空气后,再关闭排气槽,待灌注孔混凝土高出轨道板30~50cm后再停止灌注,以使混凝土有足够的压力持荷一定的时间,避免混凝土在失去流动性后收缩造成的离缝,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时的塌落扩展度控制在630-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灌注、养护及所用工装的关键要点控制;其中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控制包括运输时间控制、温度控制、均匀性控制,并配置搅拌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缓慢搅拌自密实混凝土,以保证其均匀;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控制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时间控制、排气控制;自密实混凝土所用工装的关键点控制包括设置防上浮扣压装置、模板固定装置、排气装置、灌注装置;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控制包括保温和保湿两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超过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控制,运输时间不超过1h,转载次数不超过3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的灌注控制,罐车到达现场后先快速转动罐车30~60S,以使自密实混凝土均匀,检测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和T50 时间;灌注速度先快后慢,充分排除膜腔内的空气,待模板四个排气槽充分排除模腔内的空气后关闭排气槽,灌注孔混凝土高出轨道板30~50cm后停止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时的塌落扩展度控制在630-700mm,T50时间2-6s,灌注时间控制在8~12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龙徐勇波朱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