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模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85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模架、模具结构,属于模具制造的技术领域。它所述内下模垫块上表面与若干等高柱的下端固定,等高柱的上端与外下模垫块的下表面固定,外下模垫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外下模,浮动板底板与底板之间通过推顶气缸连接,浮动板底板上侧固定有浮动板,浮动板设置等高柱外径配合的通孔,浮动板上侧固定有浮动下模,内下模依次穿过浮动板及外下模垫块与凹模同轴设置,浮动下模穿过外下模垫块并同轴套设在内下模外,外下模同轴套设在浮动下模外。它外下模强度较好,模具安装及维修较为简单方便,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利于压制带凹台的产品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模架、模具结构,属于模具制造的
坟不胃豕标准模架乃压机厂家的随机附件,现有技术中,模架用于压制带凹台的坯 件时,其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标准模架1上设有凹模2,凹模2上方设有上 压机接头3,上压机接头3与上模4连接,凹模2下方设有与下压机接头5连 接的模架下部顶板6,模架下部顶板6上侧固定有内下模垫块7,内下模8下端 通过压板固定连接在内下模垫块7上侧,外下模9下端则通过另一压板固定在 用于固定内下模8的压板之上,浮动下模10则通过其下端的圆盘直接通过紧固 螺钉固定在浮动下模底板ll上,内下模8同轴套设在外下模9内,外下模9则 穿过浮动下模10圆盘上的开孔同轴套设在浮动下模10内。上述安装结构存在 如下问题其一、外下模与内下模相邻安装,为了安装的需要,要在外下模的 下部开设缺口,从而导致了外下模的强度较差,同时模具的安装也较为困难, 维修也不方便;其二、上述安装结构也导致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均较为困难, 成本较高,且压制带凹台的产品批量生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下模强度较好,模具安装及维修较为简单 方便,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利于压制带凹台的产品批量生 产的改进的模具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下外下模的强度较差,同时模具 的安装也较为困难,维修也不方便,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均较为困难,成本较高, 且压制带凹台的产品批量生产困难等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标准 模架,标准模架上设有凹模,凹模上方设有上压机接头,上压机接头与上模连 接,凹模下方设有与下压机接头连接的底板,底板上侧固定有内下模垫块,内 下模垫块上側与内下模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内下模垫块上表面与若干等高柱的 下端固定,所述若干等高柱的上端与外下模垫块的下表面固定,所述外下模垫 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外下模,浮动板底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若干个与内下模轴线平 行的推顶气缸连接,所述浮动板底板上侧固定有浮动板,浮动板设置若干供等 高柱外径配合的通孔,所述浮动板上侧固定有浮动下模,所述内下模依次穿过 浮动板及外下模垫块与凹模同轴设置,所述浮动下模穿过外下模垫块并同轴套 设在内下模外,所述外下模同轴套设在浮动下模外。其中,在内下模垫块与外 下模之间设置若干等高柱,从而将外下模与内下模之间通过等高柱间隔开,一 方面避免了在外下模下端开设缺口,并减低了外下模高度,从而可保证外下模 的强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外下模与内下模之间紧密布置,使得外下模和内下 模之间具备一定的空间,方便了模具的安装和维修,并方便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利于压制带凹台的产品批量生产;其次,等高柱的设置也使得外下模的轴向受 力均匀,且又能合理的为浮动下模的固定和轴向浮动预留了空间。另外,在浮 动下模与浮动板底板之间设置浮动板,使得浮动板可在等高柱间上下移动,具 备了足够的抗压强度。作为优选,所述外下模下端设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部,与外下模垫块通 过紧固螺钉固定的压板压覆在外下模下端的连接部之上。作为优选,所述浮动下模下端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部,与浮动板通 过紧固螺钉固定的压板压覆在浮动下模下端的连接部上。因此,本技术具有外下模强度较好,模具安装及维修较为简单方便,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利于压制带凹台的产品(见图3)批 量生产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模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浮动板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图3的A-A视图;图5是本技术上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视图;图7是本技术浮动下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C-C视图;图9是图7的D-D视图。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标准模架1上设有凹模2,凹模2上方设有上压机 接头3,上压机接头3与上模4连接,上模4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凹模2 下方设有与下压机接头5连接的模架下部顶板6,模架下部顶板6上侧固定有 内下模垫块7,内下模垫块7上侧与内下模8下端固定连接,内下模垫块7上 表面与4个等高柱12的下端固定,等高柱12的上端与外下模垫块13的下表面 固定,外下模垫块13的上表面固定有外下模9,外下模9下端设有水平向外延 伸的连接部,与外下模垫块7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的压板14压覆在外下模9下端 的连接部之上。浮动板底板15与底座16之间通过2个与内下模8轴线平行的 推顶气缸17连接,浮动板底板15上侧固定有浮动板18,如图3和图4所示, 浮动板18设置有4个与等高柱12外径配合的通孔181,浮动板18上侧固定有 浮动下模IO,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浮动下模10下端形成有水平向外延伸 的连接部,与浮动板18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的压板19压覆在浮动下模10下端的连接部上,内下模8依次穿过浮动板18及外下模垫块13与凹模2同轴设置, 浮动下模10穿过外下模垫块13并同轴套设在内下模8外,外下模9同轴套设 在浮动下模10外。工作原理1. 装料凹模2通过压机下连接块带动模架下部顶板6上移,而使凹模2 同步上升,此时,浮动下模10通过浮动板底板15、气缸连杆(由气缸 带动可调节)上升,外下模通过模架的外下模压块、垫块固定在底座上, 芯子通过模架的底座孔、外下模垫块孔、浮动板孔穿过外下模、浮动板 之间孔固定在模架下部顶板上,其表面与凹模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此时 自动推料器在凹模表面前推后退(刮平)完成装料。2. 压制上模进入凹模向下压制,凹模在压机下连接块带动下使凹模下移 到某一位置(可调节),浮动下模在上模向下压力的作用下,被强制 下移,并最终下移在底座上表面的调节限位块20上。3. 脱模上模回升,凹模2在压机下连接块带动下向下移动,此时,因连 在凹模2两边带斜面楔杆21也同步下移,并将滚轮22撑开,同时,强 制浮动板底板、浮动下模10下移。当浮动下模10表面下移至与凹模2 表面同一平面,而且低于外下模表面时,压制好的坯件被相对顶出而且 完全脱离凹模和浮动下模,此时,自动推料器前推将坯件推出,与此同 时,凹模又上移,继续下一个压制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模架结构,包括标准模架,标准模架上设有凹模,凹模上方设有上压机接头,上压机接头与上模连接,凹模下方设有与下压机接头连接的底板,底板上侧固定有内下模垫块,内下模垫块上侧与内下模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下模垫块上表面与若干等高柱的下端固定,所述若干等高柱的上端与外下模垫块的下表面固定,所述外下模垫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外下模,浮动板底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若干个与内下模轴线平行的推顶气缸连接,所述浮动板底板上侧固定有浮动板,浮动板设置若干供等高柱外径配合的通孔,所述浮动板上侧固定有浮动下模,所述内下模依次穿过浮动板及外下模垫块与凹模同轴设置,所述浮动下模穿过外下模垫块并同轴套设在内下模外,所述外下模同轴套设在浮动下模外。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下模下端设 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连接部,与外下模垫块通过紧固螺钉固定的压板压覆在外下 模下端的连接部之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模架结构,包括标准模架,标准模架上设有凹模,凹模上方设有上压机接头,上压机接头与上模连接,凹模下方设有与下压机接头连接的底板,底板上侧固定有内下模垫块,内下模垫块上侧与内下模下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下模垫块上表面与若干等高柱的下端固定,所述若干等高柱的上端与外下模垫块的下表面固定,所述外下模垫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外下模,浮动板底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若干个与内下模轴线平行的推顶气缸连接,所述浮动板底板上侧固定有浮动板,浮动板设置若干供等高柱外径配合的通孔,所述浮动板上侧固定有浮动下模,所述内下模依次穿过浮动板及外下模垫块与凹模同轴设置,所述浮动下模穿过外下模垫块并同轴套设在内下模外,所述外下模同轴套设在浮动下模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和生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