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佳翰专利>正文

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41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属于吹瓶机部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与烘箱配合设置的瓶坯传输装置一侧、合模机构下部设置滑动底座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右移动支架,左右移动支架与伺服电机传动配合,左右移动支架上部连接设置与其纵向滑动配合的前后移动支架,前后移动支架与前后移动气缸配合连接,前后移动支架左端通过活动支架连接设置取坯机械手,右端通过支架配合设置取瓶机械手,活动支架与上下移动气缸配合连接。该瓶坯传输吹瓶机构,结构紧凑、合理,动作平稳,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且烘箱内设置的瓶坯传输装置可360°上下旋转,占地面积小,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吹瓶机部件
,具体为瓶坯传输吹瓶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吹瓶机瓶坯传输装置一般采用水平转动的环形链条传动,环形链条上配 合设置瓶坯支撑座,需要足够长的瓶坯加热烘道,占用空间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并且,采用链条传输装置,经过加热区受热的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合模时的冲撞, 容易造成链条拉长,动作不平稳,噪音大,不容易维护保养,工作效率低,由此导 至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瓶坯传 输吹瓶机构的技术方案,其占地面积小、动作平稳,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高,降低 了生产成本。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包括合模机构及与烘箱配合设置的瓶还传输装置, 其特征在于瓶坯传输装置一侧、合模机构下部设置滑动底座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右 移动支架,左右移动支架与伺服电机传动配合,左右移动支架上部连接设置与其纵 向滑动配合的前后移动支架,前后移动支架与前后移动气缸配合连接,前后移动支 架左端通过活动支架连接设置取坯机械手,右端通过支架配合设置取瓶机械手,活 动支架与上下移动气缸配M接。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坯传输装置包括左右两侧分别 与齿轮啮合传动的环形链条,两环形链条上排列设置各自独立的瓶坯支撑板,瓶坯 支撑板上连接设置瓶坯支撑座,相互啮合的环形链条、齿轮与旋转气缸传动配合。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其特征在于前后移动支架与左右移动支架左右两端 分别设置的前后移动气缸配合连接。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底座与左右移动支架通过两者之间 连接设置的直线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其特征在于瓶坯支撑座下部连接设置自转链轮。上述瓶坯传输吹瓶机构,结构紧凑、合理,瓶坯传输装置一侧、合模机构下部 设置的左右移动支架、前后移动支架可在伺服电机驱动下左右移动,移动快速,动作平稳;前后移动支架左端连接设置的取坯机械手随上下移动气缸上移,以提取瓶 坯传输装置上的瓶坯,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且烘箱内设置的瓶坯传输装置可360 °上下旋转,两环形链条上排列设置各自独立的瓶坯支撑板,瓶坯支撑板上连接设 置一排瓶坯支撑座,显著减少了占地面积,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 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合模机构、2-取瓶机械手、3-取坯机械手、4-支架、5-前后移动支 架、6-前后移动气缸、7-上下移动气缸、8-左右移动支架、9-伺服电机、10-滑动 底座、11-直线滑轨、12-话动支架、13-旋转气缸、14-瓶坯传输装置、15-环形链 条、16-齿轮、17-瓶坯支撑座、18-瓶坯支撑板、19-瓶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该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包括合模机构1及与烘箱配合设置的瓶坯传输装置14,瓶坯传输装置14 —侧、合模机构1下部设置滑动底座10及与其滑动配 合的左右移动支架8,滑动底座10与左右移动支架8通过两者之间连接设置的直线 滑轨ll滑动配合,也可采用其它结构滑动配合。左右移动支架8与伺服电机9传动配合,左右移动支架8上部连接设置与其纵向滑动配合的前后移动支架5,前后移动支架5与左右移动支架8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的前后移动气缸6配合连接。前后 移动支架5左端通过活动支架12连接设置取坯机械手3,右端通过支架4配合设置 取瓶机械手2,活动支架12与上下移动气缸7配合连接。所述的瓶坯传输装置14包括左右两侧分别与齿轮16啮合传动的环形链条15, 两环形链条15上排列设置各自独立、前后紧靠的瓶坯支撑板18,瓶坯支撑板18上 连接设置一组并瓦坯支撑座17,瓶坯19安装在瓶坯支撑座17上,相互啮合的环形链 条15、齿轮16与旋转气缸13传动配合,旋转气缸13工作时,瓶坯支撑板16跟随 环形链条15上下环形转动,瓶坯传输装置14可360°上下旋转。旋转气缸13也可 以用伺服电机代替。瓶还支撑座17下部连接设置自转链轮,自转链轮与相应设置 的链条啮合转动,使瓶坯加热均匀,其具体的连接结构为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 赘述。工作时,瓶坯传输装置14 一侧、合模机构1下部设置的前后移动支架5及其 左端连接设置的取坯机械手3、右端配合设置的取瓶机械手2整体向前移动到相应 位置,取坯机械手3夹取瓶坯19,并在上下移动气缸7作用下上移提取瓶坯19, 同时取瓶机械手2夹取合模机构1的模具中吹好的成型瓶,然后左右移动支架8、 前后移动支架5及取坯机械手3、取瓶机械手2整体在伺服电机9驱动下沿滑动底 座10快速向右移动,至取坯机械手3滑到合模机构1的模具位置、取坯机械手3 滑到脱瓶机构位置,模具夹紧瓶坯19后,前后移动支架5及其左端连接设置的取 坯机械手3、右端配合设置的取瓶机械手2整体后移,取坯机械手3脱离瓶坯19, 脱瓶同步进行,最后左右移动支架8、前后移动支架5及取还机械手3、取瓶机械 手2整体结构仍由伺服电机9驱动快速左移回复到原位,回复原位的同时取坯机械 手3随上下移动气缸7下移,重复下一个工序。权利要求1、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包括合模机构(1)及与烘箱配合设置的瓶坯传输装置(14),其特征在于瓶坯传输装置(14)一侧、合模机构(1)下部设置滑动底座(10)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右移动支架(8),左右移动支架(8)与伺服电机(9)传动配合,左右移动支架(8)上部连接设置与其纵向滑动配合的前后移动支架(5),前后移动支架(5)与前后移动气缸(6)配合连接,前后移动支架(5)左端通过活动支架(12)连接设置取坯机械手(3),右端通过支架(4)配合设置取瓶机械手(2),活动支架(12)与上下移动气缸(7)配合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坯传输装置 (14)包括左右两侧分别与齿轮(16)啮合传动的环形链条(15),两环形链条(15)上排列设置各自独立的瓶坯支撑板(18),瓶坯支撑板(18)上连接设置瓶坯支撑 座(17),相互啮合的环形链条(15)、齿轮(16)与旋转气缸(13)传动配合。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其特征在于前后移动支架(5)与 左右移动支架(8)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的前后移动气缸(6)配合连接。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底座(10)与左 右移动支架(8)通过两者之间连接设置的直线滑轨(11)滑动配合。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其特征在于瓶坯支撑座(17)下 部连接设置自转链轮。专利摘要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属于吹瓶机部件
其特征在于与烘箱配合设置的瓶坯传输装置一侧、合模机构下部设置滑动底座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右移动支架,左右移动支架与伺服电机传动配合,左右移动支架上部连接设置与其纵向滑动配合的前后移动支架,前后移动支架与前后移动气缸配合连接,前后移动支架左端通过活动支架连接设置取坯机械手,右端通过支架配合设置取瓶机械手,活动支架与上下移动气缸配合连接。该瓶坯传输吹瓶机构,结构紧凑、合理,动作平稳,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且烘箱内设置的瓶坯传输装置可360°上下旋转,占地面积小,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瓶坯传输吹瓶机构,包括合模机构(1)及与烘箱配合设置的瓶坯传输装置(14),其特征在于瓶坯传输装置(14)一侧、合模机构(1)下部设置滑动底座(10)及与其滑动配合的左右移动支架(8),左右移动支架(8)与伺服电机(9)传动配合,左右移动支架(8)上部连接设置与其纵向滑动配合的前后移动支架(5),前后移动支架(5)与前后移动气缸(6)配合连接,前后移动支架(5)左端通过活动支架(12)连接设置取坯机械手(3),右端通过支架(4)配合设置取瓶机械手(2),活动支架(12)与上下移动气缸(7)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翰
申请(专利权)人:蔡佳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