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模具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14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光学模具组装结构,其包含:一上模座,所述的上模座一侧设有一圆孔,又所述的圆孔周围设有一复数个的透孔,所述的透孔周围设有一流道沟,且所述的透孔与圆孔并与所述的下模座透孔与圆孔相对应;一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为一柱体,又所述的下模座设有定位销柱、定位销孔与所述的上模座相轴接,所述的柱体设有与所述的上模座等量且同一圆心的圆孔与透孔,且所述的透孔一侧也设有一流道沟;两模仁组,所述的模仁组为一管形柱体,所述的模仁组是含设在所述的下模座透孔内;通过堆栈模具的组装结构,与所述的模仁组的无缝顶出机构作动,提供一种适用精密射出成型的精密模造装置,以达到生产一种具高精密度且降低不良品光学镜头为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光学模具组装结构,且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应用在精 密射出成型的精密模造装置,以达到生产一种具高精密度且降低不良品光学镜头 为目的。
技术介绍
一般光学产品都具有精密的光学镜头组件,而光学镜头大致可分为球面镜头 与非球面镜头,目前球面镜头多以研磨来制造,因采传统玻璃研磨镜头,不但耗 时耗工且又不具成本效益,所以渐渐被淘汰#_用,近年来改采用射出成型的技术 来生产非球面光学镜头,不仅生产速度提升,材料成本也相对低廉,非常适合大量生产,因而普遍受到业者的青睐;但是对于使用塑料经由射出成型制成的镜头,由于成型过程中塑料尺寸与变 形量的控制困难,制成高精密度的光学镜头,其技术相对困难许多,所以长久以 来在高精密度的光学镜头领域, 一直无法被广泛采用,当必须使用高精密度的光 学镜头时,不得不使用高成本的玻璃研磨镜头;现有光学镜头的制造技术中,通常都是利用一模具配合成对的模仁形成一模 穴,在高温的环境下使软化的塑料,变形成所需的形状,并在冷却后得到所需的 光学镜头;依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的证书号1241947号所揭示的「光学镜片模造装 置与精密模造装置J内容描述,请参阅图1、图2所示,现有铸模射出成型装置 因是利用射出塑料至成型部(第一模仁成型部21、第二模仁成型部31)压模成型, 由于所述的第一模仁20是可以活动的,因应光学镜头不同度数的要求,在所述的 第一模仁20与第二模仁30之间必然需要设置一定之间隙11,因此,在射出成型 的过程中,所述的第一模仁20在所述的筒形模具1中推进,可能会产生某角度0 的偏离,俗称偏芯,因而造成所述的筒形模具内壁的磨耗,致产生间隙S并令所 述的第一模仁20推进时,歪斜倾边,当压塑所述的硝材4时,虽成型时通过所的大小,会影响镜头曲率的正确性,尺寸精度的控制也相对造成质量好坏的判定;因此,对于光学镜头的制造领域而言, 一直存在一种需求,驱使光学镜头厂 商研发与生产一种具高精度的射出成型光学镜头,因通过其模具精心改良设计的 同时,方能利用所述的射出成型的技术,提高光学镜头生产时的高精度需求与降 低不良率,并符合适合经济性大量生产的前提下,即为本案技术设计人所欲 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模具组装结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模具组装结构,其包含一上模座,所述的上模座设有一上固定板、母模板、流道销套与柱体导环, 所述的上固定板与所述的母模板是各为一块平板钢块,彼此通过螺丝穿固轴接, 所述的上固定板一侧凹设一圆柱体,又所述的柱体设一圓孔并对应所述的母模板 分模面的圆孔,又所述的圆柱体圓孔周围设复数个的透孔,且所述的透孔也对应 母模板分模面圓孔周围透孔,且在所述的透孔内含设一模仁组,所述的分模面透 孔一侧设有一流道沟,是供流道销套传送来的塑料,送至所述的分模面透孔的母模造型部;一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是由数支长杆螺栓接设一公模板、承板、侧挡块组、 顶出板组与下固定板堆栈成一柱体,所述的公模板分模面设有定位销柱、定位销 孔与所述的母模座分模面相轴接,又所述的柱体设有与所述的上模座等量且同一 圆心的圓孔与透孔,且在所述的透孔内含设一模仁组,所述的公模板分模面的透 孔一侧也设有一流道沟,并同时对应到母模板分模面的透孔流道沟,是供流道销套传送来的塑料,送至所述的分模面透孔的公模造型部;所述的模仁组,所述的模仁组为一管形柱体,其内含设一滚珠轴套、 一柱杆 活塞,所述的模仁组是含设在所述的上、下模座透孔内, 一端接设顶出装置,另 一端与所述的上、下模座透孔座面形成相切一体的造型部;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堆栈模具的组装结构,与所述 的模仁组的无缝顶出机构作动,提供一种适用精密射出成型的精密模造装置,进而达到生产一种具高精密度且降低不良品光学镜头为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一般导正环立体示意图;图2为一般模仁作动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模具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上模座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下模座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上、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的模仁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筒形模具10-导正环11 -间隙;20-第一模仁;21 -第 一成型部;30-第二模仁;31-第二成型部;4-硝材;e-角度;S-间隙;5-上模座;50 -上固定板;51 -母模板;52 -流道销套;53 -柱体导环;501 -圆柱 体;502、 503、 513-透孔;504-固定螺孔;500-母才莫造型部;512-圓孔;516 -中心汇集孔;T-分冲莫面;515-流道沟;514-定位销孔;517-定位销柱;6 -下才莫座;60 -公才莫才反;61 - 7fOl; 62 -顶出4反组;63 -侧挡块组;64 -下固定 板;600-公模造型部;601 -定位销柱;602 -定位销孔;603、 607-透孔;604 -固定螺孔;605 -圆孔;613-流道沟;641 -长杆螺栓;616-中心汇集孔;7 -模仁组;71-滚珠轴套;72-柱杆活塞;73-方形支杆;74-固定套筒;700 -造型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光学模具组装结构,其包含一上模座5,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的上模座5设有一上固定板50、母模板 51、流道销套52与柱体导环53,其中所述的上固定板50与所述的母模板51是 各为一平板钢块,请再参阅图6所示,所述的上固定板50与母模板51各设有复 数个固定螺孔504,并通过数支的固定螺栓505穿固锁接,又所述的母模板51上 也设有复数个定位销孔514与定位销柱517,与所述的7>才莫板60上的定位销柱601 与定位销孔602相对应,在所述的上固定板50—侧面凹i殳一圆孔,又在所述的流 道销套52中心设一透孔502且同时对应所述的母模板51分模面T的圓孔512, 并通过所述的流道销套52穿接两圆孔502、 512,所述的流道销套52 —端圆柱体501锁固在所述的上固定板50上,又所述的流道销套52另一端同时穿设所述的 上固定板50的圆孔与所述的分模面T公模板60圆孔512,并与所述的流道沟515 中心汇集孔516相嵌接,所述的流道销套52圓柱体501周围设复数个的透孔503, 又所述的透孔503位置也同时对应母模板51分模面T圓孔512周围透孔513,所 述的母模板51分模面T以圓孔512为中心,沿所述的圓周周围设复数的透孔513, 又所述的透孔513内置入一模仁组7,所述的模仁组7的柱杆活塞72端面及其轴 接的固定套筒74内圆相切,形成一母模造型部500,又所述的透孔513 —侧凹i殳 一流道沟515,所述的流道沟515—端口封固,另一端口延伸沟道至所述的圓孔 512位置,汇集至所述的中心汇集孔516,并与所述的流道销套52相嵌设,形成 以所述的中心汇集孔516为中心向外伸张的渠沟;一下模座6,请参阅图5、图6所示,其包含 一公沖莫板60、 一承板61、侧 挡块组63 、顶出板组62、长杆螺栓641与下固定板64,其中所述的公模板60与 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模具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上模座,其设有一上固定板、母模板、流道销套与柱体导环,所述的上固定板与所述的母模板周围设有固定螺孔,并通过固定螺栓相固设,在所述的上固定板一侧凹设一圆柱体,所述的圆柱体设一圆孔并对应所述的母模板分模面的圆孔,所述的圆柱体圆孔周围设复数透孔,且在所述的透孔内含设一模仁组,所述的母模板分模面的透孔一侧也凹设有一流道沟,并同时对应公模板分模面的透孔流道沟;    一下模座,其由数支长杆螺栓接设一公模板、承板、侧挡块组、顶出板组与下固定板堆栈成一柱体,所述的公模板分模面设有定位销柱、定位销孔与所述的上模座母模板相轴接,又所述的柱体设有与所述的上模座同一圆心的圆孔与透孔,且在所述的透孔内含设一模仁组,所述的公模板分模面的透孔一侧也凹设有一流道沟,并同时对应母模板分模面的透孔流道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兰
申请(专利权)人:声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