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感光芯片和一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多枚光学镜片,其中一枚所述光学镜片的组装位置被可调,并对各所述光学镜片进行涂黑消光处理,在相应的所述光学镜片上形成一连接部、一光束入射孔和一遮光部,进而使得各所述光学镜片依次嵌合组装到一起,省去了传统摄像模组中使用的隔圈、光阑和镜筒结构件等部件,提高了摄像模组的制造精度、生产良率和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常规的摄像模组组装工序中,镜头是一个独立组装的部件,其包括镜筒(包括光阑)、镜片、隔圈、压环(stopper)等结构,其组装过程包括:将隔圈与镜片按次序装入镜筒,隔圈压在镜片上,隔圈与镜筒的侧壁通过点胶固定,用胶水或压环固定最后一枚镜片实现镜头的组装。上述组装隔圈、光阑的制作精度远远小于镜片的加工制作精度,且镜片间由隔圈、压环连接存在组装偏移风险,加工精度较差或厚度较大,易产生光学系统杂散光影响成像品质,或因各部件的公差或组装技术不良,而产生镜片偏心或歪斜等问题,进而影响镜头模块的光学性能。而且,按照上述步骤制作产品较为繁杂,工序较多,成本偏高,成品品质不易掌控,并无法提高产能与良率。此外,传统镜头在组装时,多个镜片之间需要隔圈连接,隔圈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这样就加大了镜片尺寸,进而加大模组尺寸,不仅耗费原材料,而且不利于产品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而镜片的固定必须使用胶水,每次只能对单个镜头组件进行点胶固定,生产效率低,进一步导致生产成本高。目前,摄像头模组的发展已经逐步向新材料、高像素、微型化发展,这就驱使传统设计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生产效率及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其中镜片间的组装无结构件连接,直接采用镜片嵌合方式进行组装,组装精度高、公差低,镜头及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根据光路设计,对光学镜片局部区域做不透光处理,设置连接部,将各光学镜片直接嵌合,省去传统的摄像模组中的隔圈,避免隔圈组装带来的公差,提高了组装精度,使得镜头及摄像模组的制造更加简单,生产效率更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镜头或摄像模组选用消光涂黑镜片,不使用结构件连接,成本会降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镜头的消光涂黑方法代替结构件,其厚度减薄,加工精度提高,光学系统杂散光少,提高了成像品质和制造良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将光学镜片通过部分涂黑处理后在感光区域形成光束入射孔,代替传统摄像模组中的光阑,使得摄像模组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较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其中镜片组件边缘进行涂黑消光处理,可代替传统摄像模组中的黑物镜筒结构件,使得摄像模组便于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摄像模组镜头外部套镜筒起保护作用,可提升产品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其中对光学镜片的边缘进行涂黑消光形成遮光部后,如果安装镜筒结构件进一步保护光学镜片的话,镜筒结构件可选用透光或不透光的,选择范围更加广泛,也有利于成本低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组装方法简单,工作性能可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采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精度、超薄的光阑、隔圈、压环和镜筒涉及的光学系统结构和组装方法,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父尚。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其中感光装置可采用COB工艺或芯片倒装工艺进行制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其中镜片组件的组装中避免使用胶水,保证了镜片的精度和洁净度,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通过组装可调镜片在预组装后通过调整可调镜片的组装位置,进而对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进行调整,使其成像满足预期的解像要求,有利于保证摄像模组的成像品质及制造良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预组装的可调镜片的位置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通过调整可调镜片,适于校准镜头的光心,省去调焦步骤,提高生产效率。为满足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目的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摄像模组,包括:一感光装置,所述感光装置包括一感光芯片; 一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多枚光学镜片,各所述光学镜片均包括一连接部,各所述光学镜片通过所述连接部依次嵌合重叠地组装到一起形成一镜片组件,其中所述镜片组件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是通过在各所述光学镜片上涂布黑胶形成的,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光学镜片的表面,适于连接各所述光学镜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其中一枚所述光学镜片的感光区域被设置一光束入射孔,对其余部分进行涂黑消光形成非感光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所述光学镜头中,至少一枚所述光学镜片被预组装,预组装的所述光学镜片的组装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于所述光学镜头顶部的所述光学镜片为预组装的所述光学镜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所述镜片组件边缘设置一遮光部,以遮挡外部光线。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通过对各所述光学镜片的边缘进行涂黑消光处理形成所述遮光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涂黑消光的方式适于选择为喷漆、涂墨、丝印和光刻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包括一镜筒结构件,所述镜片组件安装于所述镜筒结构件内部,所述镜筒结构件安装于所述感光装置的顶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感光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滤色片、一镜座和一线路板,所述滤色片和所述感光芯片分别安装于所述镜座内部,所述感光芯片贴装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安装于所述镜座的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感光装置采用芯片倒装工艺进行组装,所述感光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滤色片、一镜座和一线路板,所述滤色片和所述感光芯片分别安装于所述镜座内部,其中所述感官芯片连接于所述镜座,所述线路板安装于所述镜座的底部,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保持一间距,其中所述镜座具有电气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光学镜头,包括:多枚光学镜片,各所述光学镜片均包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各所述光学镜片依次嵌合重叠地组装到一起形成一镜片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部设于各所述光学镜片的非感光区域,适于连接各所述光学镜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于所述光学镜头的其中一枚所述光学镜片的感光区域被设置一光束入射孔,对其余部分进行涂黑消光以形成非感光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于所述镜头顶部的所述光学镜片被设置所述光束入射孔。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所述光学镜头中,至少一枚所述光学镜片被预组装,预组装的所述光学镜片的组装位置适于被进行至少一个方向的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设于所述光学镜头顶部的所述光学镜片为预组装的所述光学镜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光学镜片的非感光区域通过涂黑消光处理而形成,所述连接部是通过在各所述光学镜片上涂布黑胶形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所述镜片组件边缘设置一遮光部,以遮挡外部光线,其中所述遮光部通过对各所述光学镜片的边缘进行涂黑消光处理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光学镜头进一步包括一镜筒结构件,所述镜片组件安装于所述镜筒结构件内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光学镜片,包括:—感光区域和一非感光区域,其中所述感光区域适于光线通过,所述非感光区域通过对所述光学镜片进行不透光处理而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通过涂黑消光的方式在所述光学镜片的所述非感光区域设置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各所述光学镜片彼此嵌合组装。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部通过在所述光学镜片表面设置黑胶形成,适于各所述光学镜片的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在其中一枚所述光学镜片上设置一光束入射孔,用于光束入射及限制入射光束的大小。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光学镜片的边缘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感光装置,所述感光装置包括一感光芯片;一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多枚光学镜片,各所述光学镜片均包括一连接部,各所述光学镜片通过所述连接部依次嵌合重叠地组装到一起形成一镜片组件,其中所述镜片组件被设置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珠,郭楠,蒋恒,刘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