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查询
首页
专利评估
登录
注册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专利技术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共有14140项专利
汽车车身的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的承载结构装置,该承载结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上沿汽车纵向延伸的承载结构件(12),该承载结构件设置在汽车的内部区域或者干燥区域内用于构成汽车车厢前壁和车身后车架的一体式连接。
锂离子蓄电池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蓄电池。在所述锂离子蓄电池中,可以将一种或多种螯合剂连接到位于负极和正极之间的微孔聚合物分隔体或者连接到用来构建所述负极、正极或两者的聚合物粘合剂材料上。所述螯合剂可以包含例如冠醚、多齿配体、套索醚、杯芳烃、杯冠化合物或...
增强电极的方法技术
本发明涉及增强电极的方法,具体地,一种实施例包括形成包含亲水粒子的电极的方法,包括提供催化剂;提供悬浮在液体中的亲水粒子以形成液体悬浮体;使所述催化剂与所述液体悬浮体接触;以及使接触所述催化剂的所述液体悬浮体干燥以使得所述亲水粒子附着于...
具有形状记忆合金连续环的车辆能量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涉及具有形状记忆合金连续环的车辆能量收集装置。具体提供了一种能量收集系统,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它们之间存在温度差。多个热机安置为接近于管道并且配置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每一个热机均包括形成至少一个大致连续环的形状记忆合金。形...
排气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排气系统,被配置以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包括由具有第一温度的排气和具有比所述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的散热器之间的温度差提供的热能源。该排气系统还包括导管,其被配置以传输排气,热力发动机被布置与所述导管热连接并且被配置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力发动机系统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热力发动机系统。具体地,提供了一种配置成使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发动机系统,该系统包括由具有第一温度的热源和具有比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的冷源之间的温差提供的热能源。热力发动机配置成使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且包括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
用于车辆的能量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车辆的能量收集系统,具体地,能量收集系统包括热机和部件。热机包括带,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带包括材料条和至少部分纵向嵌入材料条的至少一根金属丝。金属丝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材料。至少一根金属丝的局部区域配置为在马氏体和奥氏体之间改变结晶...
具有分离的形状记忆合金部分的车辆能量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分离的形状记忆合金部分的车辆能量收集装置。一种能量收集系统,包括具有温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热力发动机配置用于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热力发动机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的第一分离元件,其响应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温差而具有在...
用于变速器螺线管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用于变速器螺线管的控制系统和方法。一种用于变速器螺线管的电流控制输出(CCO)系统包括电流确定模块、电流补偿模块以及电流控制模块。电流确定模块基于期望压力确定螺线管的期望电流。电流补偿模块基于系统压力和变速器中的油温通过调节期...
具有形状记忆合金连续环的车辆能量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涉及具有形状记忆合金连续环的车辆能量收集装置。能量收集系统,包括具有第一温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一个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一区域的导管。热力发动机配置用于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其包括形成至少一个总体上连续环的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设...
可转动轴的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其带有在至少一个被润滑的轴承(45,46;58)中可旋转的第一轴(18;3,4;12;13)。用于润滑所述轴承(45,46;58)的润滑剂通道(44;54;55;56)沿所述第一轴(18;3,4;12;13)延伸。在...
包含聚(乙酸乙烯酯)和聚(乙烯醇)的亲水性聚合电解质膜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包含聚(乙酸乙烯酯)和聚(乙烯醇)的亲水性聚合电解质膜。尤其涉及用于燃料电池应用的离子传导膜,其包括聚乙烯基聚合物与不同于该聚乙烯基聚合物的离子传导聚合物的组合。该实施方案的离子传导膜能够在燃料电池中在具有最小限度外部增湿的情...
防止PEM中介质击穿的聚烯烃载体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防止PEM中介质击穿的聚烯烃载体。包括第一催化剂层和第二催化剂层的燃料电池。将离子传导膜插入在第一和第二催化剂层之间。所述离子传导层包括聚烯烃载体结构和至少部分地透入所述聚烯烃载体结构的离子传导聚合物。一组导电流场板与所述第一...
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其配置成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该冷却系统包括热能源,该热能源由具有第一温度的热源和具有第二温度的冷却剂之间的温度差来提供,其中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回路,该冷却回路配置成将冷却剂从热源输出以及将冷...
汽车车身前端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前端(1),其具有至少一个带有两个纵梁(2,3)和一个碰撞横梁结构(8)的前架(31)。两个碰撞盒(4,5)固定在纵梁(2,3)各自的前端部(6,7)和碰撞横梁结构(8)之间。每个碰撞盒(4,5)具有第一和第二边脚...
用于接合自动变速器的方法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合汽车自动变速器(12)的方法,其中,由发动机(10)产生的并且传至输入轴的发动机扭矩借助扭矩转换器(14)和/或借助用于分接所述扭矩转换器(14)的分接离合器(16)传输到输出轴上,其中,在分接过程开始之后,减小所...
汽车车身前端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前端(1),其具有至少两个纵梁(2,3)、至少两个布置在纵梁(2,3)的前端部(6,7)上的碰撞盒(4,5)和至少一个连接在碰撞盒(4,5)上的横梁结构(8)。横梁结构(8)具有两个保险杠横梁(9,10),其中第一...
汽车车身前端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前端(1),其具有至少一个带有两个纵梁(2,3)和一个碰撞横梁结构(8)的前架(31)。两个碰撞盒(4,5)固定在纵梁(2,3)各自的前端部(6,7)和碰撞横梁结构(8)之间。每个碰撞盒(4,5)具有第一和第二边脚...
诊断凸轮轴升程系统的气门升程机构和油控制阀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诊断凸轮轴升程系统的气门升程机构和油控制阀的系统及方法。具体地,一种用于诊断可转换滚子指形承运件(SRFF)和油控制阀(OCV)的系统中,包括信号监测模块和故障检测模块。当发动机速度信号在速度第一预定范围内、发动机负载信号在负...
离合器组件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组件。具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传递第一扭矩的离合器组件,其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设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并具有预先确定的设计扭矩。第二离合器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与第一离合器串...
首页
<<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
尾页
科研机构数量排行前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2693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9526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83312
浙江大学
7735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66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66043
国家电网公司
59735
清华大学
540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1723
华南理工大学
49975
最新更新发明人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34150
广东肯富来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9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22298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22849
宁波明鑫电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3
郑州旷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2
百工汇智上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397
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