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器、双工器以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44438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梯形滤波器具有:串联谐振器(S1~S4),其串联连接在输入端子(In)和输出端子(Out)之间;并联谐振器(P1~P3),其并联连接在输入端子(In)和输出端子(Out)之间;谐振器(RP),其与串联谐振器(S1~S4)串联连接在输入端子(In)和输出端子(Out)之间,谐振频率比串联谐振器(S1~S4)小;以及电感器(Lp),其与谐振器(RP)并联连接。根据本梯形滤波器,能够通过由电感器形成的衰减极,抑制远离通带的频率的信号。并且,能够抑制由谐振器造成的通带的插入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双工器以及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梯形滤波器、双工器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便携电话通信等的无线通信中,使用将谐振器连接成梯形的梯形滤波器。梯形滤波器实现了使期望频率的信号通过的带通滤波器。在带通滤波器中,要求抑制通带(即期望频率)的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等高次谐波分量等的远离通带的频率的信号。作为抑制通带的高次谐波分量等的方法,公知有使用集中常数的LC谐振电路或分布常数的传输线路的方法(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1983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的方法,很难使滤波器小型化。另外,当为了小型化而使传输线路之间接近时,生成寄生电容或寄生电感,滤波器特性恶化。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小型化又能够抑制远离带通的频率的信号的滤波器、双工器以及电子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梯形滤波器具有串联谐振器,其串联连接在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并联谐振器,其并联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谐振器,其与所述串联谐振器串联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谐振频率比所述串联谐振器小;以及电感器,其与所述谐振器并联连接。本双工器和电子装置具有上述梯形滤波器。本双工器具有公共端子;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其并联连接在所述公共端子上,所述发送滤波器和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至少一方具有串联谐振器,其串联连接在所述公共端子与输入输出端子之间;以及并联谐振器,其并联连接在所述公共端子与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之间;谐振器,其串联连接在所述公共端子与连接所述发送滤波器和所述接收滤波器的节点之间,谐振频率比所述串联谐振器小;以及电感器,其与所述谐振器并联连接。专利技术的效果能够通过由电感器形成的衰减极,抑制远离通带的频率的信号。并且,能够抑制由谐振器造成的通带的插入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梯形滤波器的电路图。图2的(a)是表示串联谐振器的通过特性的图,图2的(b)是表示并联谐振器的通过特性的图,图2的(c)是表示梯形滤波器的通信特性的图。图3的(a)是表示谐振器的等价电路的图,图3的(b)是表示通过特性的图。 图4的(a)是表示并联连接了电感器的谐振器的等价电路的图,图4的(b)是表示通过特性的图。图5的(a)是实施例1的滤波器的电路图,图5的(b)是表示通过特性的图。图6的(a)是压电薄膜谐振器的剖面图,图6的(b)是俯视图。图7的(a)是弹性表面波谐振器的剖面图,图7的(b)是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通过特性的图。图9是表示使电感器Lp的电感变化后的通过特性的图。图10是滤波器的电路图。图11的(a)、图11的(b)以及图11的(c)分别是表示fr = fs、fs > fr > fρ以及fr = fp时的通过特性的图。图12的(a)是滤波器的俯视图,图12的(b)是剖面图。图13是实施例1的其他例子。图14的(a) 14的(c)是实施例1的其他例子。图15的(a) 15的(c)是实施例2的双工器的框图。图16的(a)和图16的(b)是表示实施例3的滤波器的图。图17的(a)和图17的(b)是表示实施例4的滤波器的图。图18的(a) 图18的(d)是表示实施例5的双工器的图。图19是滤波器芯片的俯视图。图20的(a) 图20的(c)是表示实施例6的双工器的图。图21是表示实施例7的双工器的图。图22是表示实施例8的电子装置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梯形滤波器进行说明。图1是梯形滤波器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在输入端子h和输出端子Out之间串联连接一个或多个串联谐振器Sl S4。在输入端子h和输出端子Out之间并联连接一个或多个并联谐振器Pl P3。即,并联谐振器Pl P3分别连接在串联谐振器S1、S2之间的节点、串联谐振器S2、S3之间的节点、串联谐振器S3、S4 之间的节点与接地之间。如上所述,串联谐振器Sl S4和并联谐振器Pl P3连接成梯子状。接着,说明梯形滤波器的动作。图2的(a)是表示串联谐振器S的通过特性的图。 如图2的(a)所示,在谐振点上衰减量极小,在谐振点的高频侧的反谐振点上衰减量极大。 图2的(b)是表示并联谐振器P的通过特性的图。如图2的(b)所示,在谐振点上衰减量极大,在谐振点的高频侧的反谐振点上衰减量极小。图2的(c)是表示由串联谐振器S和并联谐振器P构成的梯形滤波器的通过特性的图。如图2的(c)所示,使并联谐振器P的反谐振点位于串联谐振器S的谐振点的低频侧。由此,由并联谐振器P的反谐振点和串联谐振器S的谐振点形成通带。在靠近通带的区域上衰减量大。但是,当将梯形滤波器的通带的中心频率设为f0时,在二次谐波的频率2f0、三次谐波的频率3f0中衰减量变小。例如,在便携电话终端的发送信号中,除了发送频率的信号以外,还包含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等的高次谐波分量。从而,作为发送用滤波器,要求抑制发送频率的高次谐波分量(即,通带的高次谐波)。接着,对抑制通带的高次谐波分量的原理进行说明。图3的(a)是表示谐振器S 的等价电路的图,图3的(b)是表示谐振器S的通过特性的图。如图3的(a)所示,在谐振器S的等价电路中,串联连接有电感器Lm、电容器Cm以及电阻Rm,且串联连接有电容器CO 和电阻Ra。电感器Lm、电容器Cm以及电阻Rm与电容器CO和电阻Ra并联连接。如图3的 (b)所示,谐振器S的通过特性与图2的(a)相同。图4的(a)是在谐振器S上并联连接了电感器Lp后的等价电路。图4的(b)是并联连接了电感器Lp后的谐振器S的通过特性。在由谐振器S引起的衰减量的极大点的高频带侧,形成由电感器Lp的电感引起的衰减量的极大点(衰减极)。通过选择电感器Lp 的电感,能够将衰减极设定为任意的频率。以下,根据以上的原理说明实施例。实施例1图5的(a)是实施例1的滤波器的电路图,图5的(b)表示实施例1的滤波器的通过特性。如图5的(a)所示,谐振器RP与串联谐振器Sl S4串联连接在输入端子h 和输出端子Out之间。谐振器RP的谐振频率比串联谐振器Sl S4小。在谐振器RP上并联连接有电感器Lp。其他的结构与图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参照图5的(b),使由电感器Lp引起的衰减极的频率成为通带的中心频率f0的 2倍。由此,能够抑制通带的二次谐波的信号。衰减极的频率可以是希望抑制的任意的频率。电感器Lp具有在梯形滤波器的通带的高次谐波侧形成衰减极的电感,从而能够提高通带的高次谐波侧的特定频率的衰减量。进而,电感器Lp具有在通带的整数倍的频率上形成衰减极的电感,从而能够抑制通过通带的信号的高次谐波。图6的(a)和图6的(b)是作为谐振器Sl S4、Pl P3以及RP的例子表示压电薄膜谐振器(FBAR: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的图。图 6 的(a)是 6 的(b)的 A-A’剖面图。在基板10上形成有下部电极12,在下部电极12上形成有例如包含AlN的压电膜14,在压电膜14上形成有上部电极16。在下部电极12与基板10之间形成有空隙18。 如上所述,作为谐振器能够使用FBAR。图7的(a)和图7的(b)是作为谐振器Sl S4、Pl P3以及RP的例子表示弹性表面波(SAW :Surface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梯形滤波器具有:串联谐振器,其串联连接在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并联谐振器,其并联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谐振器,其与所述串联谐振器串联连接在所述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谐振频率比所述串联谐振器小;以及电感器,其与所述谐振器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城匡郁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