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副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283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8 0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其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纵梁,于所述纵梁的前端构造有前安装位,于所述纵梁的后端构造有后安装位及举升定位孔支架,于所述纵梁的中部构造有中安装位,且靠近于所述后安装位的所述纵梁上构造有稳定杆安装位,于所述中安装位两侧的所述纵梁上分别构造有转向器安装位与摆臂轴套安装位;还包括固连于两所述纵梁的前端之间的前横梁,以及与所述前横梁间隔布置、而搭接固连于两所述纵梁的后段之间的后横梁,于所述后横梁上构造有悬置安装支架,且于所述后横梁宽度方向的中部形成有下凹的容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前副车架可使得前副车架上的各安装位结构布置较为合理,亦可解决转向电机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Front sub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ont sub frame, which includes two longitudinal beams arranged in a right and left side. A front mounting position is construct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The rear end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constructed with a rear mounting position and a lifting positioning hole bracket.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constructed with a stable rod mounting position. The longitudinal beams on both sides of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re respectively constructed with the steering gear mounting position and the swing arm shaft sleev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nd also include the front crossbeam fixed between the front end of the two longitudinal beams, and the arrangement between the front beams and the rear beams, and the lap joints are connected to the rear section of the two longitudinal beams. The rear crossbeam is configured with a mounting mounting bracket on the rear crossbeam, and a recessed accommodation groove is formed in the middle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rear crossbeam. The front sub frame describ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arrangement of each installation position on the front sub frame more reasonable, and can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the layout space of the steering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副车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前副车架。
技术介绍
副车架结构为汽车底盘悬架的一部分,它是悬挂与车身连接的中间缓冲体,也是摆臂、稳定杆转向器安装的平台。前副车架一般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使用中前副车架能够隔离悬架系统、发动机、变速器的震动和噪音,防止其直接进入车厢,同时前副车架也能够提升车身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且通过调教前副车架的刚度,还可以调控操控性和舒适性的配比关系。现有前副车架根据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元宝梁结构,另一种为框式副车架结构,其中,由于框式前副车架增加了前防撞梁装置,能够提升车辆碰撞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使整车的操控和强度得到极大的提升,因而其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车型中。目前的框式副车架中,由于前副车架要与摆臂、稳定杆和转向器等构件连接安装,以及随着电动助力转向的广泛应用,电动助力转向结构的安装位和转向电机的空间布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现有的副车架多存在安装位结构布置不合理,转向电机布置空间不足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前副车架与各个构件的连接和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前副车架,以可便于前副车架与各构件的连接装配,同时也可利于电动助力转向结构的布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前副车架,其包括:纵梁,为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于所述纵梁的前端构造有前安装位,于所述纵梁的后端构造有后安装位及举升定位孔支架,于所述纵梁的中部构造有中安装位,且靠近于所述后安装位的所述纵梁上构造有稳定杆安装位,于所述中安装位两侧的所述纵梁上分别构造有转向器安装位与摆臂轴套安装位;前横梁,固连于两所述纵梁的前端之间;后横梁,与所述前横梁间隔布置、而搭接固连于两所述纵梁的后段之间,于所述后横梁上构造有悬置安装支架,且所述后横梁具有沿所述纵梁长度方向的延伸宽度,并于所述后横梁宽度方向的中部形成有下凹的容纳槽。进一步的,于所述纵梁的前端固连有吸能盒。进一步的,所述纵梁包括串接固连于一起的防撞梁和纵梁本体,所述前安装位位于所述防撞梁上,所述中安装位、所述后安装位、所述举升定位孔支架以及所述稳定杆安装位、所述转向器安装位和所述摆臂轴套安装位均位于所述纵梁本体上。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梁为开口向下的“U”形梁。进一步的,所述纵梁本体由上下扣合的纵梁上板与纵梁下板固连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杆安装位及所述转向器安装位均由贯穿所述纵梁上板与纵梁下板布置的安装孔,以及对应于所述安装孔、夹设于所述纵梁上板和所述纵梁下板之间的支撑管构成。进一步的,所述摆臂轴套安装位包括构造于所述纵梁下板上的、用以构成摆臂大轴套安装的大轴套安装支架,以及固连于所述纵梁上板和所述纵梁下板之间的、用以构成对摆臂小轴套安装的小轴套安装支架。进一步的,各所述纵梁本体上的所述后安装位为间隔布置的两个,且所述后安装位包括贯穿所述纵梁上板与所述纵梁下板布置的通孔,以及穿设于所述通孔中的安装套管;所述举升定位孔支架固连于所述纵梁下板上。进一步的,所述中安装位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底端固连于所述纵梁的顶部、并呈倒置的“L”形设置,且于所述支座的顶端构造有容置槽;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一侧嵌入所述容置槽中、并与所述支座相固连,且于所述连接套管上设置有轴向贯穿所述连接套管的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后横梁包括横梁下板,以及固连于所述横梁下板两侧的横梁前上板与横梁后上板,所述悬置安装支架固连于所述横梁前上板上,所述容纳槽由所述横梁下板下凹形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前副车架通过各安装位于纵梁及后横梁上的排布,可使得前副车架上的各安装位结构布置较为合理,从而可便于前副车架与各相关构件之间的连接装配;同时,本技术的前副车架通过在后横梁上形成下凹的容纳槽,也可为电动助力的转向电机提供布置空间,因而亦可解决转向电机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2)设置吸能盒能够对前碰能量进行吸收,而提升前副车架的功用性。(3)纵梁由防撞梁及纵梁本体构成,也可对碰撞能量进行吸收,而提升前副车架整体性能。(4)防撞梁为U形结构,以及纵梁本体由扣合的上板与下板构成,可保证纵梁整体结构刚度。(5)稳定杆安装位及转向器安装位处设置支撑管可保证安装位的结构强度及连接可靠性。(6)后安装位采用穿设于通孔中的安装套管,可在安装套管焊接固定时对安装套管进行上下调节,从而利于保证安装套管的焊接精度。(7)中安装位采用支座支撑连接套管,可保证中安装位的结构可靠性。(8)后横梁由横梁下板及位于两侧的前后上板构成,可保证后横梁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也可便于容置槽的形成。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前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中安装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安装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稳定杆安装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纵梁,2-前横梁,3-吸能盒,4-前安装位,5-中安装位,6-后安装位,7-举升定位孔支架,8-后横梁,9-稳定杆安装位,10-转向器安装位,11-摆臂小轴套安装支架,12-悬置安装支架;100-车身纵梁,101-防撞梁,102-纵梁本体,1021-纵梁上板,1022-纵梁下板,501-支座,5011-第一板体,5012-第二板体,502-连接套管,503-连接孔,504-平台,505-凸起筋,601-后安装套管,801-横梁前上板,802-横梁后上板,803-横梁下板,901-安装孔,902-支撑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前副车架,如图1中所示,该前副车架整体结构上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纵梁1,连接于两个纵梁1前端之间的前横梁2,以及连接于两个纵梁1后段之间的后横梁8。其中,后横梁8连接于纵梁1的后段,也即指如图1所示意出的,该后横梁8在结构上具有沿纵梁1长度方向的延伸宽度,基于后横梁8的该宽度设置,从而使得后横梁8的两端分别构成与两侧纵梁1后部一段长度上的搭接。本实施例中在两侧纵梁1的前端也分别连接有吸能盒3,吸能盒3具体可通过螺栓副与纵梁1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纵梁1连接有吸能盒3的前端还设置有前安装位4,相对于前安装位4,在纵梁1的后端则设置有后安装位6以及相邻于后安装位6布置的举升定位孔支架7,而在纵梁1的中部也进一步设置有中安装位5,前安装位4、中安装位5及后安装位6均用于前副车架与汽车车身的连接,而举升定位孔支架7上设置有贯穿布置的举升定位孔,其在前副车架与汽车车身连接时,与相关定位销结构配合,对前副车架向汽车车身的移动进行定位导向。除了设置有用于和汽车车身连接的各安装位,本实施例中在纵梁1上还设置有稳定杆安装位9、转向器安装位10以及摆臂轴套安装位,其中,稳定杆安装位9靠近于后安装位6设置,转向器安装位10和摆臂轴套安装位则分置在中安装位5的两侧。此外,在后横梁8上也设置有悬置安装支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1),为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于所述纵梁(1)的前端构造有前安装位(4),于所述纵梁(1)的后端构造有后安装位(6)及举升定位孔支架(7),于所述纵梁(1)的中部构造有中安装位(5),且靠近于所述后安装位(6)的所述纵梁(1)上构造有稳定杆安装位(9),于所述中安装位(5)两侧的所述纵梁(1)上分别构造有转向器安装位(10)与摆臂轴套安装位;前横梁(2),固连于两所述纵梁(1)的前端之间;后横梁(8),与所述前横梁(2)间隔布置、而搭接固连于两所述纵梁(1)的后段之间,于所述后横梁(8)上构造有悬置安装支架(12),且所述后横梁(8)具有沿所述纵梁(1)长度方向的延伸宽度,并于所述后横梁(8)宽度方向的中部形成有下凹的容纳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1),为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于所述纵梁(1)的前端构造有前安装位(4),于所述纵梁(1)的后端构造有后安装位(6)及举升定位孔支架(7),于所述纵梁(1)的中部构造有中安装位(5),且靠近于所述后安装位(6)的所述纵梁(1)上构造有稳定杆安装位(9),于所述中安装位(5)两侧的所述纵梁(1)上分别构造有转向器安装位(10)与摆臂轴套安装位;前横梁(2),固连于两所述纵梁(1)的前端之间;后横梁(8),与所述前横梁(2)间隔布置、而搭接固连于两所述纵梁(1)的后段之间,于所述后横梁(8)上构造有悬置安装支架(12),且所述后横梁(8)具有沿所述纵梁(1)长度方向的延伸宽度,并于所述后横梁(8)宽度方向的中部形成有下凹的容纳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梁(1)的前端固连有吸能盒(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包括串接固连于一起的防撞梁(101)和纵梁本体(102),所述前安装位(4)位于所述防撞梁(101)上,所述中安装位(5)、所述后安装位(6)、所述举升定位孔支架(7)以及所述稳定杆安装位(9)、所述转向器安装位(10)和所述摆臂轴套安装位均位于所述纵梁本体(10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101)为开口向下的“U”形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102)由上下扣合的纵梁上板(1021)与纵梁下板(1022)固连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安装位(9)及所述转向器安装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龙邹升阳赵一狄曹标董立冬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