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柱总成、车身框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70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B柱总成、车身框架及车辆,B柱总成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B柱内板设于B柱外板朝向车内的一侧;B柱加强板,夹设在B柱内板和B柱外板之间,B柱加强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中部朝向车外一侧凸起且与B柱内板形成第一腔体;B柱加强补板,B柱加强补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B柱加强补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中部朝向车外一侧凸起且与B柱内板形成第二腔体,B柱加强补板与B柱加强板相连且B柱加强补板朝向车内的一侧与B柱内板相连。如此,可增强B柱加强板的强度,使B柱外板和B柱加强板在受到侧撞产生的压力时产生一定的形变,以缓冲受到的压力,同时不易使B柱内板发生变形,这样,在顶压工况下,B柱内板也不易折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b柱总成、车身框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安全性能是白车身性能重要指标,特别是侧面碰撞、顶压性能,由于侧面车身结构缓冲区域小,车身侧围b柱结构对侧面碰撞中能量的吸收、传递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车身侧围b柱结构强度是侧碰碰撞性能保证的关键。

2、相关技术中,b柱加强板为拼焊门环结构,采用多料厚、多材质板料激光拼焊后冲压热成型,传统结构方案中b柱位置的加强方案为补丁板,该补丁板通常油两种连接方案,一是b柱加强板激光拼焊后(热冲压成型前),与加强板补丁板的板料点焊连接为一体,再冲压热成型;另一种是设计为单件成型,之后与b柱加强板点焊连接。以上两种传统加强方案有以下弊端:只是对b柱加强板的b柱中段和中上段进行结构加强,未与其他零部件形成腔体结构,致使在顶压工况中,b柱内板上段易折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b柱总成,b柱加强补板设在b柱内板与b柱加强板之间,并使其朝向车外一侧凸起,使b柱加强补板与b柱内板形成第二腔体,从而在顶压下b柱内板上段不易折弯。

2、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身框架。

3、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b柱总成,包括:b柱外板,b柱内板,所述b柱内板设置于所述b柱外板朝向车内的一侧;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夹设在所述b柱内板和所述b柱外板之间,所述b柱加强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中部朝向车外一侧凸起且与所述b柱内板形成第一腔体;b柱加强补板,所述b柱加强补板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b柱加强补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中部朝向车外一侧凸起且与所述b柱内板形成第二腔体,所述b柱加强补板与所述b柱加强板相连且所述b柱加强补板朝向车内的一侧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b柱总成,将b柱加强补板设在第一腔体内,并且,b柱加强补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中部朝向车外一侧凸起,以使b柱加强补板与b柱内板形成第二腔体,一方面,利于b柱加强补板与b柱加强板进行相连,从而增强b柱加强板的强度,可使b柱外板和b柱加强板在受到侧撞产生的压力时产生一定的形变,以缓冲受到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对b柱加强板进行结构加强的同时,b柱加强补板与b柱内板形成第二腔体,同时不易使b柱内板发生变形,这样,在顶压工况下,b柱内板也不易折弯,提高b柱内板的抗变形性能。而且,b柱加强补板不仅与b柱加强板相连,b柱加强补板朝向车内的一侧还与b柱内板进行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加强板补板大多只对加强板进行结构加强,即只与加强板之间进行连接,本技术的b柱总成结构,有效地提高了b柱加强补与b柱加强板、b柱内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更好地提高b柱总成的强度,从而提升防侧碰性能以及车身顶压性能,提高乘员安全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柱加强补板朝向车内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b柱加强补板通过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b柱内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柱加强补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所述b柱加强补板通过其两侧的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以形成封闭的所述第二腔体。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柱加强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b柱加强板通过其两侧的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以形成封闭的所述第一腔体。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b柱总成还包括:b柱上边梁,所述b柱上边梁连接于所述b柱内板的上段且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段之间形成第三腔体;以及,还包括:加强板支架,所述加强板支架设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加强板支架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中部朝向车内一侧凸起且两侧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段相连。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段朝向车外一侧凸起以在车辆前表面的投影形状为具有至少三段连接段的拱形结构,所述加强板支架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均与所述至少三段连接段进行连接。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上边梁与顶盖横梁连接板,所述上边梁与顶盖横梁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b柱上边梁和顶盖横梁。

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身框架,包括:地板横梁;顶盖横梁;以及,所述的b柱总成,所述地板横梁、所述顶盖横梁与所述b柱总成形成封闭环形结构。

14、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框架。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补板朝向车内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B柱加强补板通过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B柱内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补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所述B柱加强补板通过其两侧的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以形成封闭的所述第二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B柱加强板通过其两侧的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以形成封闭的所述第一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柱上边梁,所述B柱上边梁连接于所述B柱内板的上段且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段之间形成第三腔体;以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的上段朝向车外一侧凸起以在车辆前表面的投影形状为具有至少三段连接段的拱形结构,所述加强板支架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均与所述至少三段连接段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边梁与顶盖横梁连接板,所述上边梁与顶盖横梁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B柱上边梁和顶盖横梁。

9.一种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车身框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补板朝向车内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b柱加强补板通过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b柱内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补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翻边,所述b柱加强补板通过其两侧的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b柱内板相连以形成封闭的所述第二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沿车辆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b柱加强板通过其两侧的所述第二翻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文博贺志杰武文波张志伟陈强张欢梁兴贺张书任李卫钊张超宾史红乐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