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953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所述下控制臂衬套包括:内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外部的外套管以及填充于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的填充结构;其中,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同轴,所述内套管的两端外露于所述外套管,且所述内套管的两端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凸缘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下控制臂衬套进行改进,在下控制臂衬套中的内衬套的两端设计凸缘结构,以增加内衬套与下控制臂的接触面积,使内衬套在整车行驶颠簸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强的载荷冲击。

Lower control arm bushing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ower control arm bushing and an automobile,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s. Among them, the lower control arm bushing includes filling structure of inner sleeve, inner sleeve sheath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outer tube and filled between the outer tube and the inner casing; wherein,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sleeve coaxial, exposed at both ends of said inner sleeve on the outside the casing, both ends of the lateral wall and the inner sleeve outward extending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forming a flange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lower control arm bushing improvement, both ends of the flange structure within the Bush in the control arm bushing in the contact area to increase inner lining and the lower control arm, load the inner lining in the vehicle bumps in the process can bear stro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下控制臂后连接衬套(以下简称下控制臂衬套)是压装到车架支架的套管中,然后通过固定螺栓将下控制臂与车架支架连接到一起,在整车行驶过程中起到扭转和缓和地面冲击的作用。由于周边尺寸限制(内套管中间所连接的固定螺栓需要很强的强度,所以要做的比较粗,而车架支架的套管尺寸又固定),所以整个下控制臂衬套的侧壁厚度是固定的。为了满足整车的性能,对外衬套和内衬套中间的填充结构厚度也有固定的要求,所以造成了下控制臂衬套的内外两个套管的侧壁厚度很小。外套管压装到车架支架套管中,所以没有过多的强度和厚度要求,而内套管需要通过螺栓将控制臂与车架支架夹紧,并在整车行驶颠簸过程中受到较强的载荷冲击,所以要求内套管与下控制臂有足够的接触面,但就现有技术中的外套管的侧壁厚度而言,可能无法满足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控制臂衬套的内套管与下控制臂接触面积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包括:内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外部的外套管以及填充于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之间的填充结构;其中,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同轴,所述内套管的两端外露于所述外套管,且所述内套管的两端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凸缘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内套管的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锯齿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结构的材料为橡胶。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下控制臂衬套。进一步地,所述汽车还包括:下控制臂和与所述下控制臂固定连接的车架支架;其中,所述下控制臂衬套套设于所述车架支架的套管中,所述车架支架的套管设置于所述下控制臂的套管安装槽中,一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套管安装槽和所述下控制臂衬套中,将所述下控制臂与所述车架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下控制臂衬套的内套管两端的端面与所述下控制臂相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下控制臂衬套进行改进,在下控制臂衬套中的内衬套的两端设计凸缘结构,以增加内衬套与下控制臂的接触面积,使内衬套在整车行驶颠簸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强的载荷冲击。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控制臂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控制臂、车架支架与下控制臂衬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控制臂、车架支架与下控制臂衬套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下控制臂衬套;2、下控制臂;3、车架支架;4、固定螺栓;5、固定螺母;101、内套管;102、外套管;103、填充结构;201、套管安装槽;301、套管;1021、凸缘结构;1022、凸起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衬套1,如图1所示,包括:内套管101、套设于内套管101外部的外套管102以及填充于外套管102和内套管101之间的填充结构103。其中,外套管102与内套管101同轴,内套管101的两端外露于外套管102,且内套管101的两端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凸缘结构1021,这样能够增加内衬套两端端部的端面与下控制臂2的接触面积,使内衬套在整车行驶颠簸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强的载荷冲击。进一步地,内套管101的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1022,这样可增大内衬套与下控制臂2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下控制臂2和车架支架3之间发生松动的概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疲劳寿命。优选地,如图2所示,凸起结构1022为锯齿形结构。优选地,填充结构103的材料为橡胶。橡胶材料成本较低,且形变性好,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下控制臂衬套1进行改进,在下控制臂衬套1中的内衬套的两端设计凸缘结构1021,以增加内衬套与下控制臂2的接触面积,使内衬套在整车行驶颠簸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强的载荷冲击,设计成本低,且节省布置空间。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下控制臂衬套1。进一步地,该汽车还包括:下控制臂2和与下控制臂2固定连接的车架支架3。其中,如图3所示,在安装是,首先将下控制臂衬套1套设于车架支架3的套管301中,然后将车架支架3的套管301设置于下控制臂2的套管安装槽201中,最后通过将一固定螺栓4穿设于套管安装槽201和下控制臂衬套1中,并通过一固定螺母5进行固定,从而将下控制臂2与车架支架3进行固定连接,同时使下控制臂衬套1的内套管101两端的端面与下控制臂2紧密贴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由于对下控制臂衬套1进行了改进,在下控制臂衬套1中的内衬套的两端设计凸缘结构1021,因此可增加内衬套与下控制臂2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内衬套在整车行驶颠簸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强的载荷冲击,设计成本低,且节省了布置空间。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101)、套设于所述内套管(101)外部的外套管(10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套管(102)和所述内套管(101)之间的填充结构(103);其中,所述外套管(102)与所述内套管(101)同轴,所述内套管(101)的两端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02),且所述内套管(101)的两端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凸缘结构(10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101)、套设于所述内套管(101)外部的外套管(10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套管(102)和所述内套管(101)之间的填充结构(103);其中,所述外套管(102)与所述内套管(101)同轴,所述内套管(101)的两端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02),且所述内套管(101)的两端的外侧壁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凸缘结构(10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101)的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10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控制臂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1022)为锯齿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洲曹广雷王炜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