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25336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其包括金属冷却板及前端盖和后端盖,金属冷却板为带有多个直通道的型材,直通道作为冷却液流动主通道,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包含一个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出液口和下一个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入液口的位置处设有连通这两个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凹槽,前端盖可拆式连接于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后端盖可拆式连接于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使前端盖与设于前端面上的每个凹槽之间的间隙及后端盖与设于后端面上的每个凹槽之间的间隙均形成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所有冷却液流动主通道通过所有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连通形成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优点是加工、清洗方便,不会泄漏冷却液,且冷却效果好。

A combined liquid cooling plat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bined type liquid cooling plat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cooling plate and a front cover and a rear end cover, a metal cooling plate is a material with a plurality of straight channel, direct channel as the coolant flow in the main channel, front face and a back face of the metal cooling plate includes a coolant flow channel the liquid outlet and a coolant flow into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location of the liquid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two coolant flow to the main channel, the front end of the front cover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metal cooling plate on the rear end of the rear end cover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metal cooling plate, the front end cap the gap between each groove and the rear end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gap are arranged on the front cover and between each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surface of the formed coolant flow auxiliary channel, all coolant flow through the coolant flow all the main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processing and cleaning, no leakage of coolant, and good coo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件运行频率及运行速率也在不断的提升,然而,高频、高速运行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导致电子元件的温度越来越高,这对电子元件的性能及运行稳定性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为了确保电子元件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对电子元件进行有效的散热。目前,常见的电子元件散热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散热方式是利用液冷冷却板;另一种散热方式是利用风冷散热片。传统的液冷冷却板包括两块金属板,两块金属板上铣有相同的迂回槽,两块金属板对称焊接成一体形成金属冷却板,两个迂回槽对称形成一个迂回冷却通道,迂回冷却通道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位于金属冷却板的同一个端面上或分别位于金属冷却板的不同端面上;这种液冷冷却板不仅加工难度高、成本高,而且迂回冷却通道堵塞后不容易清洗,此外如果两块金属板焊接不好,则会出现冷却液泄漏情况。为解决传统的液冷冷却板可能存在的冷却液泄漏问题,业内人士提出增设一根迂回冷却管,即在传统的液冷冷却板的迂回冷却通道中安放一根相同形状的迂回冷却管,而迂回冷却管的增设使得成本更高。风冷散热片的散热效率不高,导致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清洗方便,不会泄漏冷却液,且冷却效果好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冷却板及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金属冷却板为带有并列的多个独立的直通道的型材,所述的金属冷却板中的直通道作为冷却液流动主通道,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包含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出液口和下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入液口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这两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凹槽,所述的前端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所述的前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的槽口之间密封,且所述的后端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所述的后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的槽口之间密封,使所述的前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的后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之间的间隙均形成一个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所有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通过所有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连通形成一个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第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入液口外露作为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最后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出液口外露作为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出口。所述的前端盖的内侧端上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及所述的后端盖的内侧端上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相对应的位置上均一体设置有用于正好嵌入对应的所述的凹槽内的凸起部,所述的凸起部的内侧端向外凹陷形成凹陷腔以与对应的所述的凹槽的槽底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在此,通过设置凸起部给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固定提供了定位点,且为前端盖与凹槽之间及后端盖与凹槽之间的密封提供了方便;凹陷腔的设计是为了与凹槽之间有空隙形成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所述的凹陷腔为弧形凹陷腔。在此,凹陷腔也可以设计成其它形状,只需保证凹陷腔与凹槽之间存在间隙即可。所述的前端盖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后端盖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此,紧固件采用螺钉,即利用螺钉将前端盖固定于金属冷却板的前端上,利用螺钉将后端盖固定于金属冷却板的后端上,要清洗冷却液流动主通道时,拆下前端盖和后端盖即可,且拆卸极为方便。所述的金属冷却板及所述的前端盖和所述的后端盖的制作材料为铝材。在此,采用铝材制作金属冷却板及前端盖和后端盖,不仅重量轻,而且成本低。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位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或位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或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位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或位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在此,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的位置与金属冷却板中设置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总个数有关,如果冷却液流动主通道有偶数个,那么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在同一侧,即要么在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要么在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如果冷却液流动主通道有奇数个,那么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在不同侧,即若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在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则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出口在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若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在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则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出口在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直接采用带有并列的多个独立的直通道的型材作为金属冷却板,将金属冷却板中的直通道作为冷却液流动主通道,并在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开设连通两个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凹槽即可,这样在前端盖连接于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且后端盖连接于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后,前端盖与凹槽之间及后端盖与凹槽之间形成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从而得到一个仅具有一个冷却液进口和一个冷却液出口的密闭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加工极为方便。2)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的前端盖是可拆卸的连接于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且后端盖是可拆卸的连接于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因此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堵塞需清洗冷却液流动主通道和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时,只需拆下前端盖和后端盖即可,清洗、疏通杂质极为方便。3)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的前端盖与设于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每个凹槽的槽口之间密封,且后端盖与设于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每个凹槽的槽口之间密封,因此不会出现泄漏冷却液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的冷却方式为液冷,相对风冷散热片,散热效果更好;且金属冷却板的冷却覆盖面积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的剖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中的金属冷却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中的前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中的后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的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的剖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金属冷却板1及前端盖2和后端盖3,金属冷却板1为带有并列的多个独立的直通道的型材,金属冷却板1中的直通道作为冷却液流动主通道41,金属冷却板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包含一个冷却液流动主通道41的出液口43和下一个冷却液流动主通道41的入液口42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这两个冷却液流动主通道41的凹槽44,前端盖2可拆卸的连接于金属冷却板1的前端面上,前端盖2覆盖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冷却板及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金属冷却板为带有并列的多个独立的直通道的型材,所述的金属冷却板中的直通道作为冷却液流动主通道,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包含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出液口和下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入液口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这两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凹槽,所述的前端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所述的前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的槽口之间密封,且所述的后端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所述的后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的槽口之间密封,使所述的前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的后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之间的间隙均形成一个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所有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通过所有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连通形成一个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第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入液口外露作为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最后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出液口外露作为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冷却板及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金属冷却板为带有并列的多个独立的直通道的型材,所述的金属冷却板中的直通道作为冷却液流动主通道,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包含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出液口和下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入液口的位置处开设有连通这两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凹槽,所述的前端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所述的前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的槽口之间密封,且所述的后端盖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所述的后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的槽口之间密封,使所述的前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前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之间的间隙及所述的后端盖与设于所述的金属冷却板的后端面上的每个所述的凹槽之间的间隙均形成一个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所有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通过所有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辅助通道连通形成一个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第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入液口外露作为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进口,最后一个所述的冷却液流动主通道的出液口外露作为所述的冷却液流动迂回通道的冷却液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液冷冷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昌杰谢子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安信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