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以及压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7780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8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压铸模(3)的压铸机(1),所述压铸模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的第一铸模部件(5)、至少一个能够沿着引导柱(6)移动的第二铸模部件(7)以及至少两个铸模侧部件(8、9),所述铸模侧部件能够横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7)的移动路径相对于彼此运动,其中闭锁栓销(14)在至少两个铸模侧部件(8、9)上突出,所述闭锁栓销在合模位置至少从后面嵌接所述能够移动的第二铸模部件(7),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7)的沿背离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铸模部件(5)方向的移动路径受到限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致力于一种压铸方法,该压铸方法在应用上述压铸模的情况下用于制造金属铸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压铸模(3)的压铸机(1),所述压铸模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的第一铸模部件(5)、至少一个能够沿着引导柱(6)移动的第二铸模部件(7)以及至少两个铸模侧部件(8、9),所述铸模侧部件能够横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7)的移动路径相对于彼此运动,其中闭锁栓销(14)在至少两个铸模侧部件(8、9)上突出,所述闭锁栓销在合模位置至少从后面嵌接所述能够移动的第二铸模部件(7),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7)的沿背离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铸模部件(5)方向的移动路径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还致力于一种压铸方法,该压铸方法在应用上述压铸模的情况下用于制造金属铸件。【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压铸模的压铸机,该压铸模用于在必要情况下对由液态金属熔体构成的整个铸件进行压铸。本专利技术还致力于用于制造这种由液态金属熔体构成的铸件的压铸方法。
技术介绍
有人已经提出了所谓的热室压铸机,其中包括压铸模和压铸活塞的铸造全套设备位于加热的金属池中。在此,压铸机和使金属池保温所需的保温炉构成一个单元。在这种热室压铸机中,借助向上运动的压铸活塞从金属池中将液态金属吸入。在压铸活塞随后的向下运动中,金属储备的进入开口被封闭并且液态金属以高压力和高速度射入到处于压铸模中的型腔中。由于液态金属的高注入速度,经常在铸件的内部部件中发现多孔性和氧化物、也就是空气夹杂物和脏污。此外,铸件具有还有待改善的机械特性。在已知的压铸机中,压铸模的铸模部件沿着引导柱移动,所述引导柱是该压铸机的组件,其中所述引导柱和液压缸的尺寸设计为,使得它们即使在压铸模处于高运行压力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在一起。由于已知的压铸机应该也可以用于与更大的压铸模连接,并且由于所述引导柱和液压缸还应承受在铸模部件移动和保持在一起时所出现的负载,所以已知的压铸机在构造和制造方面相应地体积庞大、花费大且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存在下述任务,即提出一种开头所提及类型的压铸机和压铸方法,借助所述压铸机和方法也可以优选以经改善的质量制造更大的铸件,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机却应该可以制造得明显更小且成本更低。在开头所提及类型的压铸机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在于生效的权利要求1的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机具有压铸模,该压铸模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的第一铸模部件、至少一个能够沿着引导柱移动的第二铸模部件以及至少两个铸模侧部件,所述铸模侧部件能够横向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的移动路径相对于彼此运动。在此,闭锁栓销在至少两个铸模侧部件上突出,所述闭锁栓销在合模位置至少从后面嵌接所述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第二铸模部件,使得第二铸模部件的沿背离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铸模部件方向的移动路径受到限制。压铸模的铸模部件和铸模侧部件由此这样机械地彼此连接,即所述压铸模在其由此封闭或锁止的状况下仍可以承受高压力。由于所述铸模部件和铸模侧部件可以机械地彼此连接,所以所述引导柱和与其配属的成套设备仅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铸模部件移动而言是必需的。由于不再必须将所述引导柱和与其配属的、对于移动必需的成套设备的尺寸设计得这么大以使压铸模即使在高运行压力下仍能保持在一起,所以即使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机应也可以用于制造更大的铸件时,该压铸机可以规定得明显更小、更紧凑且更为低成本。因此,借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机也可以实现显著的能量节省。为了限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的沿背离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铸模部件方向的移动路径,当设置在铸模侧部件上的闭锁栓销至少从后面嵌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铸模部件例如可以坚固地锚定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铸机的机板上时就足够了。然而,当在所述至少两个铸模侧部件上突出的闭锁栓销从后面嵌接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的第一铸模部件和所述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第二铸模部件时,在压铸模保持在一起时所出现的压力可以特别良好地在铸模部件和铸模侧部件之间承受、传递和均匀分布。为了可以在铸模部件和铸模侧部件接合在一起时对可能不同的、由温度决定的膨胀进行补偿,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能够移动的第二铸模部件可以至少以一个局部区域在由铸模侧部件限定的中间空间中移动。为此目的,按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结构规定:至少一个闭锁栓销可以沿栓销纵向方向运动和/或所述至少一个闭锁栓销应可以克服复位力运动。在此,按本专利技术的尤其简单且低成本的建议在于,所述复位力设计为复位弹簧且尤其设计为压簧。但液压、气动或机电式力发生器也可以用作复位力。为了所述闭锁栓销可以使铸模部件和铸模侧部件机械地彼此连接以及作用在压铸模的这些组件上的力可以良好地分布,符合目的的是,所述闭锁栓销集成到所述至少两个铸模侧部件中和/或所述闭锁栓销在合模位置从后面嵌接在所述至少一个铸模部件上的所配设的支架。在此,一种按本专利技术的构造上尤其简单的实施结构规定:配设给至少一个闭锁栓销的支架构成为在铸模部件上突出的凸缘。当闭锁栓销朝向其自由栓销端部逐渐变细使得其面向相邻支架的侧面构成支承斜面并且所述至少设置在铸模部件上的支架优选具有互补的支承对应斜面时,由热引起的压铸模的尺寸变化可以得到尤其良好的补偿。为了在压力下使处于压铸模中的金属熔体凝固并且由此可以加速凝固过程并防止在稍后形成的铸件中可能的多孔性,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具有两个可以彼此间隔开的铸模部件零件。上方的铸模部件零件经由作用在其支架上的闭锁栓销与铸模侧部件连接,而下方的铸模部件零件可以这样与上方的铸模部件零件间隔,即作为型腔的体积减小而处于型腔中的金属熔体上的压力大幅度提高。在金属凝固时出现的金属体积减小在此通过恒定压力进行补偿并且不会导致多孔性。在此,各铸模部件零件可以借助至少一个液压、气动或机电式力发生器或任意其它适合的装置产生间隔。按本专利技术的可受高负载的结构规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铸模部件的铸模部件零件能够向彼此移动地被引导并且优选可以通过向至少一个位于各铸模部件零件之间的分隔面施加压力而彼此间隔。为了可以使铸模部件和铸模侧部件在合模或运行位置接合在一起,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铸模侧部件借助侧部件驱动装置可以横向于第二铸模部件的移动路径运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铸模侧部件的侧部件驱动装置的复位运动可以被机械地阻止。在此,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规定,为每个侧部件驱动装置配设一个止动器,该止动器可以在打开位置和止动位置之间运动,在止动位置,该止动器这样加载与铸模侧部件连接的止挡面,即对侧部件驱动装置的复位运动进行阻止。借助该止动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压铸模在其合模或运行位置的机械锁止也在所述区域中得以实现和保证。当所述止动器朝向其止动端部逐渐变细使得其面向相邻铸模侧部件的侧面构成支承斜面时,并且当与铸模侧部件连接的止挡面具有互补的支承对应斜面时,借助所述止动器还可以对由热引起的尺寸变化进行良好地补偿。按本专利技术的尤其简单但可受负载的实施形式规定:所述侧部件驱动装置构成为液压缸。为了实现使金属熔体尽可能层状地、无氧化物和无气体地流入到所述压铸模中,有利的是,铸模部件和铸模侧部件围成至少一个型腔,用于金属熔体的至少一个空气抽出开口和至少一个优选居中的供给开口通到所述型腔中。为了可以密封地封闭所述至少一个处于压铸模中的型腔,并且为了可以同时直接地将金属熔体保持在供给开口前,符合目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因里希·G·鲍姆加特纳
申请(专利权)人:海因里希·G·鲍姆加特纳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