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31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20:37
一种下料机械手,用于将试样从主机的夹具转移到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机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由夹持机构动力装置驱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机械手,用于将试样从主机上的夹具转移到回收盒,包括夹持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机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由夹持机构动力装置驱动。本技术提供的下料机械手结构尺寸相对较小、装配调整简单、防尘性好。【专利说明】下料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材料物理性能检测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或半自动薄板试验机在试验完成后将试样从主机上取下并放到回收盒的下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全自动或半自动的材料检测试验领域中,机械手是必不可少的部件,此处是针对薄板试样用的机械手,是专门负责试样从主机到回收盒的转移的下料机械手。现今在材料拉力试验中,下料方式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是手动方式,其存在操作安全性问题,以及受试验环境限制大,如环境试验。针对目前的一种下料机械手,其存在以下问题:1)机构整体外观尺寸相对较大;2)夹持机构装配调整麻烦;3)旋转机构调整要求高;4)旋转机构为敞开式结构,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灰尘和湿度等。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尺寸相对较小、装配调整简单、防尘性好的下料机械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下料机械手,用于全自动或半自动薄板试验机在试验完成后将试样从主机上取下并放到回收盒,结构尺寸相对较小、装配调整简单、防尘性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机械手,用于将试样从主机的夹具转移到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机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由夹持机构动力装置驱动。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为连杆齿轮机构。优选地,所述连杆齿轮机构包括接头、连杆和固定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第一销钉,所述接头在滑槽内滑动,所述动力机构推动所述接头运动,所述接头通过所述第一销钉推动所述连杆运动,所述连杆与所述固定杆相铰接,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上;所述连杆齿轮机构还包括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扇形齿轮、小齿轮和支臂,所述扇形齿轮通过轴承与第一轴相连,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所述小齿轮与第二轴相对固定连接,所述小齿轮通过所述第二轴与所述支臂相对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支臂旋转。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立柱和夹持手指,所述立柱一端与所述旋转机构相铰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手指相连接。优选地,还包括调整限位组件,用来限制所述扇形齿轮和所述支臂转动的范围。更优地,所述调整限位组件包括调整螺钉和限位块,所述调整螺钉用于限制所述扇形齿轮的转动范围,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支臂转动的范围。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机械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夹持手指包括夹持手指动力装置、推块、至少一对摇杆和指腹,所述摇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一滑槽,所述滑槽内分别设置一推杆,所述推杆分别铰接在所述推块的两端,所述夹持手指动力装置带动推块前进或后退,所述摇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指腹,所述指腹的端部与所述摇杆间连接一弹簧,所述摇杆在所述滑槽和所述弹簧之间分别铰接一第二销钉,所述第二销钉与一第三底板铰接。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动力装置、所述夹持机构动力装置为气缸。本技术提供的下料机械手结构尺寸相对较小、装配调整简单、防尘性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下料机械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中附图标记与指代元件的对应关系如下:1-第一气缸;2-第一底板;3-接头;4-连杆;5-第一销钉;6_扇形齿轮;7-第一轴;8-轴承;9-支架;10-调整螺钉;11-螺母;12-缓冲套;13-小齿轮;14-第二轴;15_限位块;16-支臂;17_锁紧螺钉;18-第二气缸;19-第二底板;20-夹紧块;21-立柱;22-第三底板;23_推块;24_推杆;25_摇杆;26_第二销钉;27_指腹;28_第三销钉;29_弹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下料机械手,结构尺寸相对较小、装配调整简单、防尘性好。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下料机械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机械手,用于将试样从主机的夹具转移到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与夹持机构转动连接,旋转机构由旋转机构动力装置驱动,夹持机构由夹持机构动力装置驱动。旋转机构为连杆齿轮机构。旋转机构动力装置和夹持机构动力装置为气缸。连杆齿轮机构包括接头3、连杆4和固定杆,连杆4的一端设置第一销钉5,接头3在滑槽内滑动,动力机构推动接头3运动,接头3通过第一销钉5推动连杆4运动,连杆4与固定杆相铰接,固定杆固定在旋转机构上;还包括扇形齿轮6、小齿轮13和支臂16,扇形齿轮6通过轴承8与第一轴7相连,扇形齿轮6与小齿轮13相啮合,小齿轮13与第二轴14相对固定连接,小齿轮13通过第二轴14与支臂16相对固定连接,并带动支臂16旋转。夹持机构包括立柱21和夹持手指,立柱21 —端与旋转机构相铰接,立柱21的另一立而与夹持手指相连接。夹持手指包括夹持手指动力装置、推块23、至少一对摇杆25和指腹27,摇杆25的一端分别设置一滑槽,滑槽内分别设置一推杆24,推杆24分别铰接在推块23的两端,夹持手指动力装置带动推块23前进或后退,摇杆25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一指腹27,指腹27的端部与摇杆25间连接一弹簧29,摇杆25在滑槽和弹簧29之间分别铰接一第二销钉26,第二销钉26与一第三底板22铰接。本技术还包括调整限位组件,用来限制扇形齿轮6和支臂16转动的范围。调整限位组件包括调整螺钉10和限位块15,调整螺钉10用于限制扇形齿轮6的转动范围,限位块15用于限制支臂16转动的范围。旋转机构设置在机械壳体内。夹持机构采用推杆摇杆机构,旋转机构采用齿轮连杆机构,优化构件尺寸。通过上述创新设计,实现了:1)实现了夹持松开和旋转动作;2)外观尺寸明显小了 ;3)机构装配调整方便;4)闭式结构。本技术在使用时,下料机械手实现摆入主机夹持试样,摆出将试样放入回收盒;气缸带动推块23推动杠杆实现指腹27的夹持松开;第一气缸I带动接头3通过连杆使扇形齿轮6摆动,最终通过小齿轮13实现夹持机构的摆入摆出,摆入摆出的具体位置由调整螺钉10调定。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下料机械手,用于将试样从主机的夹具转移到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机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由夹持机构动力装置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为连杆齿轮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齿轮机构包括接头(3)、连杆(4)和固定杆,所述连杆(4)的一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料机械手,用于将试样从主机的夹具转移到回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由旋转机构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夹持机构由夹持机构动力装置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斌肖丛寅盛小金胡国林兰雄侯
申请(专利权)人:美特斯工业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