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4309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20:36
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包括夹框基座(1)、夹紧架(2)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联动块(3)和第二联动块(4),第一联动块(3)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联动块(3)的另一端与夹紧架(2)的上部铰接,第二联动块(4)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架(2)的上部和夹框基座(1)铰接,所述夹紧架(2)的下部设置有夹紧块(5)。(*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SMT周边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包括夹框基座、夹紧架及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第一联动块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联动块的另一端与夹紧架的上部铰接,第二联动块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架的上部和夹框基座铰接,所述夹紧架的下部设置有夹紧块;以及另一种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三联动块,所述夹紧架呈“T”形,该夹紧架的中间连接部与夹框基座铰接,所述第三联动块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夹紧架的上部铰接。当周转箱较大时,适当延长夹框装置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即可,无需增大夹框装置本身的尺寸大小,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性价比高。【专利说明】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
本技术涉及SMT周边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PCB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绝大多数的PCB电路板都是通过SMT生产线来完成的。虽然现在市场上有独立的自动送板机、收板机、储板机和接驳台等SMT产线相关的配套设备,但是其功能单一,且体积较大,客户需要规划很大的空间放置,且需购买多台不同功能的设备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欠缺灵活性。为了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客户迫切需要一台兼具自动送/收板等功能的设备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其中,为便于对自动送/收板设备内的不同PCB板进行送/收板动作,需要将用于收集和承载PCB板的周转箱进行上升和下降移动,以使被加工的PCB板所在的单元模块被上提或下降至与送/收板传动装置对接。但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装置可以简单便捷地将上述周转箱进行夹取,采用常规的机械手爪不仅大小和夹取尺寸不符合要求,而且按照现有的技术方案定制大型号的机械手爪,不仅机械手爪的体积大、笨重,而且成本较高,性价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夹取体积较大周转箱的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包括夹框基座、夹紧架及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联动块和第二联动块,第一联动块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联动块的另一端与夹紧架的上部铰接,第二联动块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架的上部和夹框基座铰接,所述夹紧架的下部设置有夹紧块。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装设于夹框基座的气缸,所述第一联动块与该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夹框基座呈“L”形,所述气缸固定装设于夹框基座的竖直端,夹框基座的水平末端与所述第二联动块的一端铰接。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包括夹框基座、夹紧架及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联动块,所述夹紧架呈“T”形,该夹紧架的中间连接部与夹框基座铰接,所述第三联动块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夹紧架的上部铰接,所述夹紧架的下部设置有夹紧块。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装设于夹框基座的气缸,所述第三联动块与该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其中,所述夹框基座呈“L”形,所述气缸固定装设于夹框基座的竖直端,夹框基座的水平末端与所述夹紧架的中间连接部铰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在实际的具体应用中,本技术所述的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与过板机构的支撑架相对设置,当周转箱移动至夹框装置与支撑架之间的位置时,驱动机构开始动作,推动第一联动块向右移动,夹紧架的上部被向右推动时,夹紧架的下部向左移动,夹紧块向支撑架靠拢,从而实现夹框装置的夹持功能,当周转箱较大时,适当延长夹框装置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即可,无需增大夹框装置本身的尺寸大小,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性价比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包括夹框基座1、夹紧架2及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联动块3和第二联动块4,第一联动块3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联动块3的另一端与夹紧架2的上部铰接,第二联动块4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架2的上部和夹框基座I铰接,所述夹紧架2的下部设置有夹紧块5。在实际的具体应用中,本技术所述的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与过板机构的支撑架相对设置,当周转箱移动至夹框装置与支撑架之间的位置时,驱动机构开始动作,推动第一联动块3向右移动,夹紧架2的上部被向右推动时,夹紧架2的下部向左移动,夹紧块5向支撑架靠拢,从而实现夹框装置的夹持功能,当周转箱较大时,适当延长夹框装置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即可,无需增大夹框装置本身的尺寸大小,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性价比高。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装设于夹框基座I的气缸6,所述第一联动块3与该气缸6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夹框基座I呈“L”形,所述气缸6固定装设于夹框基座I的竖直端,夹框基座I的水平末端与所述第二联动块4的一端铰接。气缸6的活塞杆做伸出动作时,第一联动块3推动夹紧块5的上部,从而实现驱动机构的夹紧驱动功能,当气缸6的活塞杆做回缩动作时,第一联动块3拉动夹紧架2的上部,夹紧架2的下部向右移动,夹紧块与支撑架相互远离,从而夹框装置的松开动作,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包括夹框基座1、夹紧架2及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联动块7,所述夹紧架2呈“T”形,该夹紧架2的中间连接部与夹框基座I铰接,所述第三联动块7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夹紧架2的上部铰接,所述夹紧架2的下部设置有夹紧块5。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机构开始动作,推动第三联动块7向右移动,夹紧块5的上部被向右推动时,呈“T”形的夹紧架2绕其中间连接部与夹框基座I铰接的铰接轴顺指针转动,夹紧架2的下部向左移动,夹紧块5向支撑架靠拢,从而实现夹框装置的夹持功能,当周转箱较大时,适当延长夹框装置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即可,无需增大夹框装置本身的尺寸大小,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性价比高。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装设于夹框基座I的气缸6,所述第三联动块7与该气缸6的活塞杆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框基座I呈“L”形,所述气缸6固定装设于夹框基座I的竖直端,夹框基座I的水平末端与所述夹紧架2的中间连接部铰接。该部分工作原理及其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一相似,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包括夹框基座(I)、夹紧架(2)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联动块(3)和第二联动块(4),第一联动块(3)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联动块(3)的另一端与夹紧架(2)的上部铰接,第二联动块(4)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架(2)的上部和夹框基座(I)铰接,所述夹紧架(2 )的下部设置有夹紧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装设于夹框基座(I)的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过板机构用夹框装置,包括夹框基座(1)、夹紧架(2)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联动块(3)和第二联动块(4),第一联动块(3)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一联动块(3)的另一端与夹紧架(2)的上部铰接,第二联动块(4)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架(2)的上部和夹框基座(1)铰接,所述夹紧架(2)的下部设置有夹紧块(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发新高喜宏陈卓标罗传林曾翔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