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42393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9 17:51
一种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包括输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输送辊道包括第一组输送辊道(9)、第二组输送辊道(10)、第三组输送辊道(11)、第四组输送辊道(12)、第五组输送辊道(13);其中第一组输送辊道(9)、第二组输送辊道(10)、第三组输送辊道(11)依次连接,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平行并排设置,第五组输送辊道(13)连接于第四组输送辊道(12)末端,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9)与第二组输送辊道(10)之间固定设置有端部组立机(4),第二组输送辊道(10)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之间设置有辅助定位装置(5)、前端组焊机(6),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五组输送辊道(13)之间设置有后端组焊机(8);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9)沿宽度方向两端对称设置有侧翻装置(3),所述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之间通过翻转架(7)相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焊接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包括输送辊道、侧翻装置、端部组立机、辅助定位装置、前端组焊机、翻转架、后端组焊机;侧翻装置用于将端部组立前输送辊道上的H型钢翼板翻转90°,并通过磁性环将H型钢翼板吸附在垂直导柱上,端部组立机用于将腹板、翼板组装成H型钢,辅助定位装置用于拼装后的H型钢进入前端组焊接机前的进一步定位。本技术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是将H型钢腹板、翼板横向组焊,一次作业可以同时完成H型钢的拼装焊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专利说明】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
本技术属于焊接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
技术介绍
焊接H型钢作为钢构建筑的主要构件被广泛应用,焊接H型钢的制作效率被越来越多钢构企业所重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H型钢生产线为H型钢立式拼装焊接,是先将H型钢腹板与翼板组焊成T型钢,然后行车吊装翻转180°再组焊成H型钢,这样制作一件H型钢相当于在生产线上作业两个流程才能完成,作业效率已不能满足钢构建筑企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采用该生产线,一次作业可以同时完成H型钢的拼装焊接,提高作业效率。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包括输送辊道,特征是:所述输送辊道包括第一组输送辊道、第二组输送辊道、第三组输送辊道、第四组输送辊道、第五组输送辊道;其中第一组输送辊道、第二组输送辊道、第三组输送辊道依次连接,第四组输送辊道与第三组输送辊道平行并排设置,第五组输送辊道连接于第四组输送辊道末端,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与第二组输送辊道之间固定设置有端部组立机,第二组输送辊道与第三组输送辊道之间设置有辅助定位装置、前端组焊机,第四组输送辊道与第五组输送辊道之间设置有后端组焊机;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沿宽度方向两端对称设置有侧翻装置,所述第四组输送辊道与第三组输送辊道之间通过翻转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辊道包括相互交错排列设置的主动辊道与被动辊道,且主动辊道、被动辊道各10节,每一组输送辊道均包括两节主动辊道、两节被动棍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的各节输送辊道上均安装有侧翻装置,所述侧翻装置上转动设置有翻转臂,翻转臂转动设置于所述侧翻装置上并可相对于输送棍道表面作90°翻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上设有油缸,油缸活塞杆端连接升降支架,并在升降支架上固定有用于对H型钢翼板及H型钢腹板定位的导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组焊机上设有翼板压紧装置、腹板定位装置、腹板压紧装置及2套焊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组焊机结构与前端组焊机结构相同。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是将H型钢腹板、翼板横向组焊,一次作业可以同时完成H型钢的拼装焊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图2中,包括被动辊道1、主动辊道2、侧翻装置3、端部组立机4、辅助定位装置5、前端组焊机6、翻转架7、后端组焊机8、第一组输送辊道9、第二组输送辊道10、第三组输送辊道11、第四组输送辊道12、第五组输送辊道13等。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包括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用于在各设备间输送制作H型钢的腹板、翼板及焊接好的H型钢,所述输送辊道包括第一组输送辊道9、第二组输送辊道10、第三组输送辊道11、第四组输送辊道12、第五组输送辊道13 ;其中第一组输送辊道9、第二组输送辊道10、第三组输送辊道11依次连接,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平行并排设置,第五组输送辊道13连接于第四组输送辊道12末端,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9与第二组输送辊道10之间固定设置有端部组立机4,所述端部组立机用于将腹板、翼板组装成H型钢。端部组立机4设有翼板定位装置、翼板夹紧装置、腹板升降装置、焊接装置,其中焊接装置对组装后的H型钢腹板、翼板进行点焊定位,端部组立机4前后各安装4节辊道。第二组输送辊道10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之间设置有辅助定位装置5、前端组焊机6,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五组输送辊道13之间设置有后端组焊机8 ;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9沿宽度方向两端对称设置有侧翻装置3,所述侧翻装置3用于将端部组立前输送辊道上的H型钢翼板翻转90°,并通过磁性环将H型钢翼板吸附在垂直导柱上,所述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之间通过翻转架7相连接。所述输送辊道包括相互交错排列设置的主动辊道2与被动辊道1,且主动辊道2、被动辊道I各10节,每一组输送辊道均包括两节主动辊道2、两节被动辊道I。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9的各节输送辊道上均安装有侧翻装置3,所述侧翻装置3上转动设置有翻转臂,翻转臂转动设置于所述侧翻装置上并可相对于输送辊道表面作90°翻转。所述辅助定位装置5上设有油缸,油缸活塞杆端连接升降支架,并在升降支架上固定有用于对H型钢翼板及H型钢腹板定位的导轮。所述前端组焊机6上设有翼板压紧装置、腹板定位装置、腹板压紧装置及2套焊枪。所述后端组焊机8结构与前端组焊机6结构相同。本技术中的辅助定位装置5用于拼装后的H型钢进入前端组焊接机前的进一步定位。辅助定位装置5设有垂直升降机构和水平移动机构。辅助定位装置中H型钢翼板的定位由垂直导轮实现,H型钢腹板的定位由水平导轮实现。辅助定位装置中,H型钢翼板定位导轮和腹板定位导轮安装在同一支架上,可同时升降。辅助定位装置中,H型钢一侧翼板的导轮固定,另一侧翼板的导轮可移动,满足不同规格H型钢的定位。前端组焊机6用于焊接H型钢腹板与翼板之间的焊接,前端组焊机设有翼板压紧装置、腹板定位装置和腹板压紧装置,前端组焊机设有2套焊接机构,可同时焊接H型钢腹板与翼板之间一面的焊缝,前端组焊机后方并排布置有2排各4节辊道,每两节辊道之间设置有双90°翻转架,前端组焊机后方布置的2排辊道,I排在前端组焊机正后方,I排布置在以其平行的后侧。本产品一条生产线共设有3套双90°翻转架。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H型钢一侧翼板吊装在输送辊道上,输送至端部组立机4对齐装置的对齐座板处,一侧侧翻装置3的翻转臂翻转90°,翼板吸附在侧翻装置3的垂直磁性导辊上。将H型钢另一侧翼板吊装在输送辊道上,输送至端部组立机4对齐装置对齐座板处,另一侧侧翻装置的翻转臂翻转90°,翼板吸附在侧翻装置的另一侧的垂直磁性导辊上。将H型钢腹板吊装在输送辊道上,输送至端部组立机4对齐装置对齐座板处,启动端部组立机4腹板升降结构,将H型钢腹板升至设定位置。端部组立机4翼板夹紧油缸动作,将H型钢腹板、翼板位置固定。输送辊道向前输送H型钢,焊接机对H型钢腹板、翼板上端(腹板两端)焊缝进行点焊定位。动作辅助定位装置5中腹板、翼板定位导轮,使H型腹板、翼板可靠定位。动作前端组焊机腹板、翼板定位、夹紧机构,确保H型钢腹板、翼板位置正确,定位可靠后进行焊接。输送辊道向前输送H型钢至离开前端组焊机为止,动作双90°翻转架,将H型钢翻转180°,落在后侧输送辊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H型钢卧式生产线,包括输送辊道,其特征是:所述输送辊道包括第一组输送辊道(9)、第二组输送辊道(10)、第三组输送辊道(11)、第四组输送辊道(12)、第五组输送辊道(13);其中第一组输送辊道(9)、第二组输送辊道(10)、第三组输送辊道(11)依次连接,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平行并排设置,第五组输送辊道(13)连接于第四组输送辊道(12)末端,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9)与第二组输送辊道(10)之间固定设置有端部组立机(4),第二组输送辊道(10)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之间设置有辅助定位装置(5)、前端组焊机(6),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五组输送辊道(13)之间设置有后端组焊机(8);所述第一组输送辊道(9)沿宽度方向两端对称设置有侧翻装置(3),所述第四组输送辊道(12)与第三组输送辊道(11)之间通过翻转架(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旦杨艾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洲翔成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