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车臂架及混凝土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1850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4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臂架及混凝土泵车,其中混凝土泵车臂架包括多个节臂,每一个节臂旁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管,任意相邻的两个节臂之间通过三角连杆、直连杆以及驱动油缸可折叠的连接,且末端节臂的尾端设有一根与末端节臂设有的输送管连通的软管,各节臂折叠后,位于末端节臂的尾端一侧的至少一个三角连杆上设有固定软管的固定机构。上述混凝土泵车臂架折叠后,软管的一端被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由于软管自身重力是向下的,而固定机构是在垂直软管自身重力的方向上对软管限位的,因此固定机构受到的力较小。所以,上述混凝土泵车臂架可以减小软管的重力等对固定机构的损坏,提高软管的固定稳定性,进而提高混凝土泵车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臂架及混凝土泵车,其中混凝土泵车臂架包括多个节臂,每一个节臂旁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管,任意相邻的两个节臂之间通过三角连杆、直连杆以及驱动油缸可折叠的连接,且末端节臂的尾端设有一根与末端节臂设有的输送管连通的软管,各节臂折叠后,位于末端节臂的尾端一侧的至少一个三角连杆上设有固定软管的固定机构。上述混凝土泵车臂架折叠后,软管的一端被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由于软管自身重力是向下的,而固定机构是在垂直软管自身重力的方向上对软管限位的,因此固定机构受到的力较小。所以,上述混凝土泵车臂架可以减小软管的重力等对固定机构的损坏,提高软管的固定稳定性,进而提高混凝土泵车的安全性能。【专利说明】一种混凝土泵车臂架及混凝土泵车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臂架及混凝土泵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于建筑工程机械尤其是混凝土泵车的需求日益增大。在现有的混凝土泵车中,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示意图,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由多个节臂折叠形成,每一个节臂旁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管05,任意相邻的两个节臂之间通过带有三个铰接点的三角连杆02和两个直连杆连接,其中,一个直连杆031的一端与一个节臂011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三角连杆02的第一铰接点021铰接,另一个直连杆032的一端与一驱动油缸04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角连杆02的第二铰接点022铰接,驱动油缸04的另一端与另一节臂012连接,三角连杆02的第三铰接点023与另一节臂012的一端铰接,通过驱动油缸04的伸缩驱动节臂旋转。为了便于布料,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中固定软管的结构示意图,折叠后的臂架中位于最上侧的末端节臂013的尾端设有一根软管06,当混凝土泵车处于布料状态时,直接将软管06与输送管05的一端相连,通过各节臂的延伸,将输送管05中的混凝土输送到布料点,通过软管06对布料点进行布料;当臂架折叠并处于行车状态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泵车在行驶过程中软管甩动,损害其它设备或伤害行人,需要将软管06收起并固定。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末端节臂013的左侧或者右侧设有挂钩0131,当需要将软管06收起时,用挂钩0131将软管06钩住。但是,由于软管自身存在重力,会给挂钩一个向下的力,且这个力容易对挂钩造成损伤,一旦在混凝土泵车行车过程中,挂钩受损脱落,软管容易被甩起,损伤其它设备或伤害行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臂架,可以提高软管的固定稳定性,增强混凝土泵车的安全性能。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具有较好的行驶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泵车臂架,包括多个节臂,每一个节臂旁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管,任意相邻的两个节臂之间通过三角连杆、直连杆以及驱动油缸可折叠的连接,且末端节臂的尾端设有一根与所述末端节臂设有的所述输送管连通的软管,各节臂折叠后,位于所述末端节臂的尾端一侧的至少一个所述三角连杆上设有固定所述软管的固定机构。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臂架,当需要将臂架折叠起来时,通过驱动油缸的伸缩力带动三角连杆和直连杆驱动各节臂旋转,使得各个节臂叠加起来,此时,末端节臂位于最上层,末端节臂上设有的软管沿着节臂叠加的高度方向悬挂着,软管的一端被固定在位于末端节臂的尾端一侧的至少一个三角连杆上设有的固定机构上,由于软管自身重力就是向下的,而固定机构是在垂直软管自身重力的方向上对软管限位的,因此固定机构受到的力较小。所以,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臂架可以减小软管的重力等对固定机构的损坏,提高软管的固定稳定性,进而提高混凝土泵车的安全性能。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与所述末端节臂相邻的第一所述节臂和与第一所述节臂相邻的第二所述节臂之间的三角连杆上。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为挂钩。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钩焊接于所述三角连杆。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钩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三角连杆。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为U形夹,所述U形夹的开口处设有弹性限位凸起,所述弹性限位凸起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所述U形夹,且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U形夹的横截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限位凸起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挤压板和挡板,所述挤压板与所述挡板相交处与所述三角连杆朝向所述U形夹的一面之间设有处于蓄力状态的弹簧。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限位凸起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挤压板和挡板,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两个处于蓄力状态的扭力弹簧,每一个所述扭力弹簧的一个伸出端与所述U形夹连接,另一个伸出端与所述挤压板的侧面相抵。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上述混凝土泵车臂架。由于上述混凝土泵车臂架可以提高软管的固定稳定性,可以减少由于软管甩动造成的损害其它设备或伤害行人的现象的发生,所以,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具有较好的行驶安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泵车臂架中固定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臂架伸开时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臂架折叠起来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臂架中的三角连杆上设有的挂钩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臂架中的三角连杆上设有的U形夹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11-—个节臂 012-另一节臂 013-末端节臂 0131-挂钩 02-三角连杆021-第一铰接点022-第二铰接点023-第三铰接点031-—个直连杆032-另一个直连杆04-驱动油缸05-输送管05-软管11-末端节臂111-软管12-第一节臂13-第二节臂2-三角连杆21-挂钩22-U形夹23-旋转轴241-挤压板24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臂架,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臂架伸开时状态示意图。混凝土泵车臂架一般包括多个节臂,每一个节臂旁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管,任意相邻的两个节臂之间通过三角连杆2、直连杆以及驱动油缸可折叠的连接,且末端节臂11的尾端设有一根与末端节臂设有的输送管连通的软管111,各节臂折叠后,软管111被固定在固定机构上。具体地,相邻两个节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一个直连杆的一端与一个节臂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三角连杆2的第一铰接点铰接,另一个直连杆的一端与一驱动油缸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角连杆的第二铰接点铰接,驱动油缸的另一端与另一节臂连接,三角连杆的第三铰接点与另一节臂的一端铰接,通过驱动油缸的伸缩驱动节臂旋转。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当需要将臂架折叠起来时,如图4所示,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臂架折叠起来的状态示意图,通过驱动油缸的伸缩力带动三角连杆2和直连杆驱动各节臂旋转,使得各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泵车臂架,包括多个节臂,每一个节臂旁设有相互连通的输送管,任意相邻的两个节臂之间通过三角连杆、直连杆以及驱动油缸可折叠的连接,且末端节臂的尾端设有一根与所述末端节臂设有的所述输送管连通的软管,其特征在于,各节臂折叠后,位于所述末端节臂的尾端一侧的至少一个所述三角连杆上设有固定所述软管的固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灵晶黄柯吴瀚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