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冷却装置的框架承载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89965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载货车、优选载重汽车、尤其是鞍式牵引车的框架承载结构(1)。它包括一纵向延伸的第一承载构造物(10)和一纵向延伸的第二承载构造物(20),它们沿着框架承载结构(1)的横向方向(QR)相互间隔。此外框架承载结构包括一冷却装置(K1、K2),其包括一马达冷却器(K1)和一增压空气冷却器(K2)。此外框架承载结构包括用于载货车的前车轮的固定部位,其中固定部位包括车轮中心点(Rmv),前车轮可围绕着该车轮中心点转动。框架承载结构的特征尤其在于,冷却装置(K1、K2)沿着框架承载结构的纵向方向(LR)布置在车轮中心点之后和/或冷却装置(K1、K2)侧向地布置在框架承载结构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载货车、优选载重汽车、尤其是鞍式牵引车的框架承载结构(1)。它包括一纵向延伸的第一承载构造物(10)和一纵向延伸的第二承载构造物(20),它们沿着框架承载结构(1)的横向方向(QR)相互间隔。此外框架承载结构包括一冷却装置(K1、K2),其包括一马达冷却器(K1)和一增压空气冷却器(K2)。此外框架承载结构包括用于载货车的前车轮的固定部位,其中固定部位包括车轮中心点(Rmv),前车轮可围绕着该车轮中心点转动。框架承载结构的特征尤其在于,冷却装置(K1、K2)沿着框架承载结构的纵向方向(LR)布置在车轮中心点之后和/或冷却装置(K1、K2)侧向地布置在框架承载结构处。【专利说明】具有冷却装置的框架承载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载货车、尤其是载重汽车、优选鞍式牵引车的框架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用于鞍式牵引车的框架承载结构、尤其是车架是以最大不同的实施方式公知的。所述框架承载结构大多是导向车架形地构造的,并且具有两个纵梁和多个横梁。此外,所述框架承载结构通常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由一紧凑的马达冷却单元和增压空气冷却单元构成,并且在前侧布置在所述框架承载结构处。前侧地提供的空间是相对有限的。但是为了提高所述冷却装置的有效功率,该冷却装置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更多的空间,这是常常无法足够保障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和/或可替换的用于载货车的框架承载结构。该目的可以尤其是利用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有利的改进方案可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载货车、尤其是载重汽车、优选鞍式牵引车的框架承载结构。所述框架承载结构优选间或地用于承载一驾驶室。所述框架承载结构包括一纵向延伸的第一承载构造物和一纵向延伸的第二承载构造物,所述第一承载构造物和所述第二承载构造物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横向方向相互间隔。所述框架承载结构还包括一冷却装置,其优选具有一马达冷却器以及尤其一增压空气冷却器。此外,所述框架承载结构包括所述载货车的前车轮用的固定部位,其中,所述固定部位包括车轮中心点,所述前车轮可围绕所述车轮中心点转动。所述框架承载结构优选还设有一用于驱动所述载货车的马达装置(例如内燃机、柴油机和/或电动机)。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特征尤其在于,所述冷却装置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所述前车轮的车轮中心点之后,并且优选布置在所述载货车用的后车轮之前。可替换的或附加的是,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特征尤其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优选在外部侧向地布置在所述框架承载结构处。所述冷却装置可以实施成紧凑的、包括了所述马达冷却器和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结构单元。但同样可行的是,所述冷却装置在结构上划分成一马达冷却器和一增压空气冷却器,它们优选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横向方向和/或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纵向方向相互间隔开。可行的是,作为紧凑的结构单元的、包括着所述马达冷却器和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冷却装置侧向地在外部布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构造物或所述第二承载构造物处。同样可行的是,所述马达冷却器侧向地在外部布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构造物处,并且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侧向地在外部布置在所述第二承载构造物处。此外,所述马达冷却器和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可以侧向地在外部布置在所述第一承载构造物或所述第二承载构造物处。此外,所述冷却装置且因此所述马达冷却器和/或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至少局部地侧向地布置在所述马达装置旁。可行的是,所述马达冷却器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纵向方向被布置在所述前车轮的车轮中心点之前,并且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布置在所述前车轮的车轮中心点之后;或者就上述方式调换过来地进行布置。可行的是,所述冷却装置且因此适宜地所述马达冷却器和/或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纵向方向至少局部地布置在所述马达装置之后。所述冷却装置、所述马达冷却器和/或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可以例如设有至少一个空气进入喷嘴、优选NACA喷嘴,其入口例如可至少极小地向前指向,由此能够适宜地实现行驶空气摄入量的增大。可替换的或附加的是,所述冷却装置、所述马达冷却器和/或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纵向方向的倾斜位置,用以又能够适宜地实现经由空气进入喷嘴的行驶空气摄入量的增大。通过如下方式,所述冷却装置从前侧的定位向后和/或向侧面地在外部错开,使得被空出的空间可以另有所用。由此又可以实现,在所述前车轮的车轮中心点和所述框架承载结构的前缘之间沿着纵向方向的间距被减小到例如小于大约1100mm、1000mm、900_、800mm,700mm或600_,这例如导致了:在所述载货车的前车轮构造和后车轮构造之间的间距被增大,这又导致了转弯圆周可以被减小。所述第一承载构造物和所述第二承载构造物可以侧向向内地引导,用以产生一变窄的承载结构,所述变窄的承载结构提供了用以容纳所述冷却装置、所述马达冷却器和/或所述增压空气冷却器的空间。可行的是,所述变窄的承载结构在用于所述载货车的一前车轮构造和一后车轮构造之间延伸。所述变窄的承载结构因此优选形成一中部的承载结构。所述前车轮构造包括用于所述载货车的前车轮以及尤其是用于所述前车轮的车轮悬挂装置。所述后车轮构造包括用于所述载货车的后车轮以及尤其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后车桥。此外,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种载货车,尤其是载重汽车、优选鞍式牵引车,具有一种如这里描述的框架承载结构。要提及的还有,特征“之间”优选如此理解,即其尤其是限定了所述框架承载结构沿着横向方向和/或沿着纵向方向的定位,而不限定所述框架承载结构沿着竖直方向的定位,这是因为,沿着竖直方向的定位是明确地规定了的。还要提及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框架承载结构或者说所述第一承载构造物和所述第二承载构造物尤其是不限于至少局部地由承载型件(比如空心型件、U形型件、I形型件或L形型件)实施的(比如导向车架形的)实施方式,而是比如也包括至少部分地硬壳形或半硬壳形的实施方式。这尤其是理解成壳形的结构,该结构适宜地构造成自承载的(比如由板材料、深冲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特征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或者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给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载货车的框架承载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框架承载结构的侧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和2的框架承载结构的俯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至3的框架承载结构的截面视图。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部分地一致的,其中,类似的或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为了避免重复,针对它们的阐释也参照其它实施方式或附图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一形成牵引车(鞍式牵引车)的框架承载结构I的车架的立体视图,所述框架承载结构设有一鞍式板并且间或地用于承载一用于所述牵引车的驾驶室(未示出)。所述框架承载结构I包括一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I的纵向方向LR延伸的第一承载构造物10以及一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I的纵向方向LR延伸的第二承载构造物20,所述第一承载构造物和所述第二承载构造物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I的横向方向QR相互间隔,并且实施成矩形空心型件。所述框架承载结构I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冷却装置的框架承载结构

【技术保护点】
框架承载结构(1),用于载货车、优选载重汽车、尤其是鞍式牵引车,所述框架承载结构具有:一纵向延伸的第一承载构造物(10)和一纵向延伸的第二承载构造物(20),所述第一承载构造物和所述第二承载构造物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1)的横向方向(QR)相互间隔,一冷却装置(K1、K2),其包括一马达冷却器(K1)和一增压空气冷却器(K2),多个用于所述载货车的前车轮(Rv)的固定部位,其中,所述固定部位包括车轮中心点(Rmv),所述前车轮(Rv)能够围绕所述车轮中心点转动,以及优选一马达装置(M),用于驱动所述载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K1、K2)沿着所述框架承载结构(1)的纵向方向(LR)布置在所述车轮中心点(Rmv)之后,和/或所述冷却装置(K1、K2)侧向地布置在所述框架承载结构(1)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扎特勒J欣特雷德
申请(专利权)人: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