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9052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6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包括多个隔离区;多根回油管,与多个隔离区一一对应地连通;连接管,设置在每相邻的两根回油管之间;控制部,设置在连接管上,以控制连接管的通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可以避免停机或机组长时间开启固定的压缩机负荷运行而导致运行的压缩机缺油的现象,从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压缩机组的运行可靠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包括多个隔离区;多根回油管,与多个隔离区一一对应地连通;连接管,设置在每相邻的两根回油管之间;控制部,设置在连接管上,以控制连接管的通断。根据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可以避免停机或机组长时间开启固定的压缩机负荷运行而导致运行的压缩机缺油的现象,从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压缩机组的运行可靠性。【专利说明】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分离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气液分离器的底部根据并联机组系统N个吸气数量用挡板分为N个区域,每个区域单独的回油管20’进行回油。挡板50’将底部分成的N个区域使系统回来的液态制冷剂强制分布储存在各个区域中。当系统开启一台或几台压缩机100’在部分负荷的恶劣工况下带液运行时,可避免所有的液态制冷剂全部回到运行中的一台或某几台压缩机100’中,有效地提高该压缩机100’的运行可靠性。但此种强制分液的气液分离器存在一个问题一当系统中的一台或某几台压缩机100’出现故障停机或机组长时间开启固定压缩机100’部分负荷运行时,其所对应的分离区域储存的油无法在系统里进行循环,长时间可能导致运行的压缩机100’缺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包含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种中的气液分离器的容易导致压缩机缺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包括多个隔离区;多根回油管,与多个隔离区一一对应地连通;连接管,设置在每相邻的两根回油管之间;控制部,设置在连接管上,以控制连接管的通断。进一步地,控制部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在连接管上。进一步地,控制器为开关阀。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多个隔离件,沿容纳腔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设置以将容纳腔分成多个隔离区。进一步地,隔离件为挡板。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多根排气管,设置在壳体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多根排气管与多个隔尚区 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多根回油管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个隔离区的底部,设置在同一隔离区上的回油管和排气管在壳体外部连通。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多根进气管,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多根进气管与多个隔离区一一对应地设置。进一步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多根进气管,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多根进气管与多个隔离区一一对应地设置,各进气管的第一端均伸入容纳腔,进气管的第一端的开口远离多根排气管,且各进气管的第一端的开口均朝向容纳腔内的液面以上的侧壁。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为上述的气液分离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多根回油管、连接管以及控制部,其中,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包括多个隔离区;多根回油管与多个隔离区一一对应地连通,连接管设置在每相邻两根回油管之间;控制部设置在连接管上以控制连接管的通断。根据本技术,每相邻两根回油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置有控制连接管通断的控制部,当系统中的一台或某几台压缩机出现故障停机或机组长时间开启固定的压缩机负荷运行时,或压缩机所对应的隔离区储存的油无法在系统里进行循环时,通过控制部的控制作用,可以将其他隔离区内的油液输送至对应的回油管,可以避免停机或机组长时间开启固定的压缩机负荷运行而导致运行的压缩机缺油的现象,从而提高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和压缩机组的运行可靠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组连接后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主视图;以及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组连接后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壳体;11、容纳腔;12、隔离区;20、回油管;30、连接管;40、控制部;41、控制器;50、隔离件;60、排气管;70、进气管;100、压缩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多根回油管20、连接管30以及控制部40,其中,壳体10围设形成容纳腔11,容纳腔11包括多个隔离区12,多个隔离区12将容纳腔11内的溶液分隔开;多根回油管20与多个隔离区12 —一对应地连通,在回油过程中,一个隔离区12内的油液对应一根回油管20 ;连接管30设置在每相邻两根回油管20之间;控制部40设置在连接管30上以控制连接管30的通断。根据本实施例,相邻两根回油管20之间通过连接管30连接,连接管30上设置有控制连接管30通断的控制部40,当系统中的一台或某几台压缩机100出现故障停机或机组长时间开启固定的压缩机100负荷运行时,或压缩机100所对应的隔离区12储存的油无法在系统里进行循环时,通过控制部40的控制作用,可以将其他隔离区12内的油液输送至对应的回油管20,避免停机或机组长时间开启固定的压缩机100负荷运行而导致运行的压缩机100缺油的现象,从而提高压缩机100的使用寿命和压缩机组的运行可靠性。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还包括排气管60,该排气管60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且位于壳体10的外,并与容纳腔11连通,防止排气管60设置在容纳腔11内而造成气液分离器的压力损失。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管60为多根,多根排气管60与多个隔离区12 对应地设置,将经气液分离器分离之后的冷媒输送至对应的压缩机100。优选地,多根回油管20的第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个隔离区12的底部,并且设置在同一隔离区12上的回油管20和排气管60在壳体10外部连通,由于排气管60中有较大的气体流速,使排气管60与回油管20接口处压力小于气液分离器底部的压力,由该压差使容纳腔11底部的油液通过回油管20到达排气管60处,通过排气管60回到压缩机100内。优选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进气管70,该进气管70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保证经蒸发器回来的少量未蒸发完全的制冷剂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进气管70为多根,多根进气管70与多个隔离区12 —一对应地设置。更优选地,各进气管70的第一端均伸入容纳腔11,且进气管70的第一端的开口远多根排气管60,避免从蒸发器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未经分离而直接从排气管60排出气液分离器,并且进气管70的第一端的开口朝向容纳腔11内的液面以上的侧壁,避免进入气液分离器的制冷剂直接冲向气液分离器底部的液体而造成底部的液体飞溅。再次参见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气液分离器还包括多个隔离件50,多个隔离件50沿容纳腔11长度方向依次等间距设置,将容纳腔11分成多个隔离区12,从而将气液分离器内部的油液分离成多股,多股油液一一对应地通过回油管20输送至多个压缩机100。在本实施例中,隔离件50为挡板。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10),围设形成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包括多个隔离区(12);多根回油管(20),与所述多个隔离区(12)一一对应地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30),设置在每相邻的两根所述回油管(20)之间;控制部(40),设置在连接管(30)上,以控制所述连接管(30)的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威张宁李金奎齐方成谢斌斌熊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