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弹簧及采用该螺旋弹簧的减震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264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螺旋弹簧及采用该螺旋弹簧的减震器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螺旋弹簧,包括依次相连的上端圈、上端过渡圈、有效圈、下端过渡圈及下端圈,所述上端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倾斜相交。由于螺旋弹簧的上端圈所在平面与弹簧轴线倾斜相交,因此弹簧力作用线与弹簧轴线不重合,并且当该螺旋弹簧安装到减震器上时,该螺旋弹簧的上端圈紧贴减震器的上基板,使该螺旋弹簧安装后为倾斜状态,因此螺旋弹簧在工作中能够有效抵消侧向力,从而解决麦弗逊减振器活塞杆球头的摩擦,防止减振器早期失效,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弹簧及采用该螺旋弹簧的减震器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弹簧及采用该螺旋弹簧的减震器总成。
技术介绍
麦弗逊悬架是一种由减震器总成、转向节总成及下横臂组成的悬架形式,由于其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前轮定位变化小,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是轿车最常采用的前悬架形式之一。减振器作为麦弗逊悬架的导向机构,其上安装点受力方向与减振器轴线不重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侧向力作用,减振器导向器处的侧向力过大不仅会造成减震器漏油以及活塞杆早期磨损,更影响了麦弗逊悬架的性能。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将普通圆柱螺旋弹簧倾斜安装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将普通圆柱螺旋弹簧倾斜一定角度套设在减震器上,并尽量使弹簧力的作用线与减振器球头销的受力方向重合。但是,实际应用时,由于斜置角度会受到悬架及车轮总成安装空间的限制,弹簧力的作用线与减振器球头销的受力方向不可能完全重合,因此采用这种将普通圆柱螺旋弹簧倾斜安装的方法只能抵消很小一部分的侧向力,不能有效解决侧向力对减振器总成造成的危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技术而学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螺旋弹簧及采用该螺旋弹簧的减震器总成,能够有效抵消减震器总成的侧向力。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螺旋弹簧,包括依次相连的上端圈、上端过渡圈、有效圈、下端过渡圈及下端圈,所述上端圈的圆心偏离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所述下端圈的圆心在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上。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螺旋弹簧,所述上端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倾斜相交。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螺旋弹簧,所述上端圈的直径小于所述有效圈的直径。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螺旋弹簧,所述下端圈的直径与所述有效圈的直径相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及如上所述的螺旋弹簧,所述减震器包括上基板及下基板,所述上基板相对于减震器轴线垂直设置,所述下基板相对于所述减震器轴线倾斜设置;所述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减震器上,所述螺旋弹簧的上端圈紧贴所述上基板,所述螺旋弹簧的下端圈紧贴所述下基板。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减震器总成,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与所述减震器轴线不平行;所述螺旋弹簧设有端面倾斜角,所述减震器设有基板倾斜角,所述端面倾斜角与所述基板倾斜角大小相等。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减震器总成,所述上端圈的直径小于所述有效圈的直径。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减震器总成,所述下端圈的直径与所述有效圈的直径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弹簧及采用该螺旋弹簧的减震器总成,螺旋弹簧上端圈的圆心偏离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下端圈的圆心在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上。这样就使螺旋弹簧的弹簧力作用线与弹簧轴线L不重合,能够避免螺旋弹簧由于受到垂直于其弹簧轴线的力发生弯曲变形而引起的减震器总成变形的问题,并可有效消除侧向力对减震器造成的损害,防止减振器早期失效,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另外,由于装配后螺旋弹簧的上端圈与减震器的上基板平行并完全贴合,可有效解决整车装配时的螺纹孔对位困难,以及装配后残余力矩对螺栓造成损坏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容。【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图l_a为本技术实施例螺旋弹簧的仰视图。图1-b为本技术实施例螺旋弹簧的主视图。图1-c为本技术实施例螺旋弹簧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减震器总成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螺旋弹簧与减震器装配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旋弹簧如图l_a、图l_b及图1-C所示。螺旋弹簧包括依次相连的上端圈11、上端过渡圈12、有效圈13、下端过渡圈14及下端圈15。请参阅图l_a,螺旋弹簧的下端圈15的圆心0与各有效圈13 (图l_b)的圆心0'在同一中心线(即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L)上,并且该下端圈15的直径与个有效圈13的直径相等。需要说明的是,下端圈15的圆心0与各有效圈13的圆心0'的中心线是指图l_a中,经过圆心0(0')并且与该视图方向平行的直线。具体的,弹簧轴线是指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其有效圈的圆心所在的直线。请参阅图l_b与图1-c,螺旋弹簧上端圈11的圆心0与各有效圈的圆心0'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即圆心0所在的中心线偏离弹簧轴线,其中,圆心0所在的中心线是指图1-C中,经过圆心0并且与该视图方向平行的直线。上端圈11的直径小于有效圈13的直径。螺旋弹簧的上端圈11所在平面即上端圈面具有一定的倾斜度,因此该上端圈与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L倾斜相交。当所述弹簧轴线L与水平面垂直时,定义弹簧处于竖直状态时,该上端圈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端面倾斜角。本实施例的螺旋弹簧可以通过数控卷簧机结合编制电脑程序卷制成型。该螺旋弹簧上端圈圆心与各有效圈圆心及下端圈圆心不在一中心线上,使螺旋弹簧的弹簧力作用线与弹簧轴线L不重合,可消除侧向力对减震器造成的损害,避免了螺旋弹簧由于受到垂直于其弹簧轴线的力发生弯曲变形而引起的减震器总成变形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螺旋弹簧的减震器总成。请参阅图2,该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及装配在该减震器上的螺旋弹簧。该减震器设有上基板21及下基板22。上基板21相对于减震器轴线L'垂直设置;下基板22相对应减震器轴线L'倾斜设置。减震器轴线L'与水平面垂直,下基板22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夹角3,定义为基板倾斜角。该螺旋弹簧套设在减震器上,置于减震器的上基板21与托盘22之间。该螺旋弹簧的上端圈11紧贴水平设置的上基板21(即装配后,弹簧上端圈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下端圈15紧贴下基板22。请参阅图3,当螺旋弹簧与减震器装配到一起后,由于下端圈15与减震器的下基板22紧贴,下基板22设有基板倾斜角3,因此装配后螺旋弹簧的状态为倾斜状。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端圈11的端面倾斜角a设计成与减震器下基板22的基板倾斜角P大小相等的角(比如设计为a =P =7° 36'),此时,基板倾斜角P与端面倾斜角a相抵,装配后使弹簧上端圈11面与上基板21 (即水平面)平行。由于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L与弹簧力作用线L不重合,并且装配后螺旋弹簧呈倾斜状态,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与减震器轴线不平行,当减震器受到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图3中箭头所示受力方向)时,螺旋弹簧能够有效的抵消侧向力,解决了麦弗逊减振器活塞杆球头的摩擦,防止减振器早期失效,提高减振器使用寿命。同时,上端圈的圆心0所在的中心线偏离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L,可以避免螺旋弹簧因受到垂直于其弹簧轴线L的力而弯曲变形,导致减震器总成变形的问题。并且,装配后螺旋弹簧的上端圈11与减震器的上基板21平行并完全贴合,可有效解决整车装配时的螺纹孔对位困难,以及装配后残余力矩对螺栓造成损坏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上端圈、上端过渡圈、有效圈、下端过渡圈及下端圈,所述上端圈的圆心偏离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所述下端圈的圆心在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上端圈、上端过渡圈、有效圈、下端过渡圈及下端圈,所述上端圈的圆心偏离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所述下端圈的圆心在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轴线倾斜相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圈的直径小于所述有效圈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圈的直径与所述有效圈的直径相等。5.一种减震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弹簧, 所述减震器包括上基板及下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奎陈伟斌李奕宝谷玉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