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155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仪表护罩的上部为棱形,上部外侧带有皮纹层,仪表护罩的下部为鱼尾形,下部外侧带有烤漆层,仪表面罩罩在仪表护罩上部的外侧,并通过第一安装点相连,前照灯左护罩与前照灯右护罩对称布置在仪表护罩下部的左右内侧,前照灯左护罩、前照灯右护罩与仪表护罩分别通过第二安装点相连,前照灯左护罩、前照灯右护罩的上边缘与仪表面罩的下边缘分别通过第三安装点相连,且第二安装点位于第三安装点的内侧,仪表护罩上还设置有前照灯上安装点。通过优化安装结构,解决了仪表护罩功能单一的问题,使整车结构更为紧凑,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仪表护罩的上部为棱形,上部外侧带有皮纹层,仪表护罩的下部为鱼尾形,下部外侧带有烤漆层,仪表面罩罩在仪表护罩上部的外侧,并通过第一安装点相连,前照灯左护罩与前照灯右护罩对称布置在仪表护罩下部的左右内侧,前照灯左护罩、前照灯右护罩与仪表护罩分别通过第二安装点相连,前照灯左护罩、前照灯右护罩的上边缘与仪表面罩的下边缘分别通过第三安装点相连,且第二安装点位于第三安装点的内侧,仪表护罩上还设置有前照灯上安装点。通过优化安装结构,解决了仪表护罩功能单一的问题,使整车结构更为紧凑,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专利说明】摩托车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的安装结构,尤其是仪表护罩、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之间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仪表护罩是摩托车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图5所示为传统的仪表护罩,仪表护罩中部设置有仪表显示框,安装在仪表的外侧,主要用于弥补仪表和前倒流罩之间的间隙。该仪表护罩上设置有三个安装点用于自身安装,除此之外,与其它零部件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功能单一。然而,摩托车前部设置的零部件较多,如前照灯、前照灯护罩等,只能通过另外设置的安装支架实现安装,造成整体结构不紧凑、同时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通过优化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仪表护罩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使整车结构更为紧凑,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包括仪表护罩(I)、仪表面罩(2)、前照灯左护罩(3)和前照灯右护罩(4),所述仪表护罩(I)、仪表面罩(2)均为左右对称件,关键在于:所述仪表护罩(I)的上部为棱形,该上部外侧带有皮纹层,仪表护罩(I)的下部为鱼尾形,该下部外侧带有烤漆层,所述仪表面罩(2)罩在仪表护罩(I)上部的外侧,并通过第一安装点(A)相连,所述前照灯左护罩(3 )与前照灯右护罩(4)对称布置在仪表护罩(I)下部的左右内侧,前照灯左护罩(3 )、前照灯右护罩(4 )与仪表护罩(I)分别通过第二安装点(B )相连,前照灯左护罩(3 )、前照灯右护罩(4)的上边缘与仪表面罩(2)的下边缘分别通过第三安装点(C)相连,且所述第二安装点(B)位于第三安装点(C)的内侧,所述仪表护罩(I)上还设置有前照灯上安装点(D),且前照灯上安装点(D)位于第一安装点(A)的下方,所述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上均设置有前照灯下安装点(E),沿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的外侧边缘间隔分布有前照灯后罩安装点(F)。优选为,所述仪表面罩(2)与仪表护罩(I)通过三个呈倒立的等腰三角形分布的第一安装点(A)相连,且第一安装点(A)为从内侧打入的自攻螺钉结构;所述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与仪表护罩(I)分别通过三个第二安装点(B)相连,其中一个第二安装点(B)为从内侧打入的自攻螺钉结构,另外两个第二安装点(B)为卡扣结构;所述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与仪表面罩(2)分别通过一个第三安装点(C)相连,第三安装点(C)为卡扣结构,所述前照灯上安装点(D)、前照灯下安装点(E)为螺栓过孔,且一个前照灯上安装点(D)和两个前照灯下安装点(E)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所述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上各设置有四个前照灯后罩安装点(F),所述前照灯后罩安装点(F)为螺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仪表护罩仍发挥传统仪表护罩的功能,即弥补仪表和前倒流罩之间间隙的作用;(2)仪表护罩的上部分位于仪表面罩的内侧,作为仪表面罩的支撑,表面做皮纹层,仪表护罩的下部分用来连接前照灯左、右护罩和前照灯,表面烤漆,通过优化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解决了仪表护罩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实现了仪表护罩功能的多样化;(3)仪表护罩同时起到连接仪表面罩、前照灯左、右护罩和前照灯的作用,减少了安装支架,节约了占用空间,使整车结构更为紧凑,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仪表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传统仪表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摩托车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结合图1——图2所示,主要由仪表护罩1、仪表面罩2、前照灯左护罩3和前照灯右护罩4三大部分组成,整体为左右对称结构。结合图3、图4所示,仪表护罩1、仪表面罩2均为左右对称件,仪表护罩I的上部为棱形,该上部外侧带有皮纹层,仪表护罩I的下部为鱼尾形,该下部外侧带有烤漆层。仪表面罩2罩在仪表护罩I上部的外侧,并通过第一安装点A固连在一起。前照灯左护罩3与前照灯右护罩4对称布置在仪表护罩I下部的左右内侧,即前照灯左护罩3设置在仪表护罩I下部的左内侧,前照灯右护罩4设置在仪表护罩I下部的右内侧。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与仪表护罩I分别通过第二安装点B固连在一起。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的上边缘与仪表面罩2的下边缘分别通过第三安装点C相连,且第二安装点B位于第三安装点C的内侧,仪表护罩I上还设置有前照灯上安装点D,且前照灯上安装点D位于第一安装点A的下方。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上均设置有前照灯下安装点E和前照灯后罩安装点F。最好是,仪表面罩2与仪表护罩I通过三个呈倒立的等腰三角形分布的第一安装点A相连,且第一安装点A为从内侧打入的自攻螺钉结构;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与仪表护罩I分别通过三个第二安装点B相连,其中一个第二安装点B为从内侧打入的自攻螺钉结构,另外两个第二安装点B为卡扣结构;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与仪表面罩2分别通过一个第三安装点C相连,第三安装点C为卡扣结构,前照灯上安装点D、前照灯下安装点E为螺栓过孔,且一个前照灯上安装点D和两个前照灯下安装点E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共同用于安装前照灯。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上各设置有四个沿外侧边缘间隔分布的前照灯后罩安装点F,前照灯后罩安装点F均为螺柱,共同用于安装前照灯后罩。第一安装点A、第二安装点B、第三安装点C、前照灯上安装点D、前照灯下安装点E、前照灯后罩安装点F的数量、具体结构和布置位置不局限于上述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包括仪表护罩(I)、仪表面罩(2 )、前照灯左护罩(3 )和前照灯右护罩(4 ),所述仪表护罩(I)、仪表面罩(2 )均为左右对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护罩(I)的上部为棱形,该上部外侧带有皮纹层,仪表护罩(I)的下部为鱼尾形,该下部外侧带有烤漆层,所述仪表面罩(2)罩在仪表护罩(I)上部的外侧,并通过第一安装点(A)相连,所述前照灯左护罩(3)与前照灯右护罩(4)对称布置在仪表护罩(I)下部的左右内侧,前照灯左护罩(3 )、前照灯右护罩(4)与仪表护罩(I)分别通过第二安装点(B)相连,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的上边缘与仪表面罩(2)的下边缘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仪表护罩与仪表面罩、前照灯护罩的安装结构,包括仪表护罩(1)、仪表面罩(2)、前照灯左护罩(3)和前照灯右护罩(4),所述仪表护罩(1)、仪表面罩(2)均为左右对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护罩(1)的上部为棱形,该上部外侧带有皮纹层,仪表护罩(1)的下部为鱼尾形,该下部外侧带有烤漆层,所述仪表面罩(2)罩在仪表护罩(1)上部的外侧,并通过第一安装点(A)相连,所述前照灯左护罩(3)与前照灯右护罩(4)对称布置在仪表护罩(1)下部的左右内侧,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与仪表护罩(1)分别通过第二安装点(B)相连,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的上边缘与仪表面罩(2)的下边缘分别通过第三安装点(C)相连,且所述第二安装点(B)位于第三安装点(C)的内侧,所述仪表护罩(1)上还设置有前照灯上安装点(D),且前照灯上安装点(D)位于第一安装点(A)的下方,所述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上均设置有前照灯下安装点(E),沿前照灯左护罩(3)、前照灯右护罩(4)的外侧边缘间隔分布有前照灯后罩安装点(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琦谭淮旭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