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7113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4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作为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包含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倍半硅氧烷成分(A1)和下述通式(1)所示的2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A2),还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B),式(1)中,以a+b的平均值为2~30作为条件,a为0~30的数且b为0~30的数,R1、R2、R3和R4分别为氢原子或甲基,以碳数为1~20作为条件,A为2价的有机基团。该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作为光致变色涂层剂是特别有用的,能够通过涂布法制作具有即便在镜片加工工序中也不产生划痕的充分硬度且具有显色浓度、褪色速度、重复耐久性优异的光致变色特性的光致变色镜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具有光致变色性的光学物品的制造有用的新型固化性组合物。
技术介绍
光致变色眼镜是在被太阳光那样的包含紫外线的光照射的室外镜片快速地着色而作为太阳镜来起作用、并在没有那样的光的照射的室内褪色而作为透明的通常的眼镜来起作用的眼镜。具有这种特征的光致变色眼镜近年来需求增大。作为光致变色眼镜镜片,从轻量性、安全性的观点出发,特别是对塑料镜片赋予了光致变色性能的镜片被广泛地使用。为了对塑料镜片赋予光致变色性能,通常使用有机系的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被称为浸渗法和混炼法的方法,对塑料镜片赋予光致变色性。浸渗法是使光致变色化合物浸渗到塑料镜片的表面而使其表现出光致变色性能的方法。此外,混炼法是使光致变色化合物溶解于聚合性单体,使其聚合,从而直接得到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镜片的方法。此外,除上述方法之外,还已知有被称为涂布法的方法。在涂布法中,将包含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涂层剂(光致变色涂层剂)涂布在塑料镜片的表面,使其固化,从而形成具有光致变色性的涂层(光致变色涂层)。然而,仅通过薄的光致变色涂层来实现光致变色眼镜镜片所需的光致变色特性并不容易。因此,现在实用化的光致变色镜片大多是通过浸渗法或混炼法而制造的。但是,近年来,正在开发仅通过薄的光致变色涂层也可实现光致变色特性的光致变色涂层剂,对于涂布法的期待急速高涨。涂布法的优点是在原理上无论对何种镜片基材都可以简便地赋予光致变色性。例如,在浸渗法中,作为镜片基材,需要使用光致变色化合物容易扩散的柔软的基材。此外,在混炼法中,为了表现出良好的光致变色性,也需要使用特殊的单体来制造镜片基材(光致变色镜片)。在涂布法中,没有这种对镜片基材的限制。作为适用于眼镜镜片的代表性的光致变色涂层剂,提出了以下的(a)~(d)。(a)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溶解于氨基甲酸酯低聚物中而得到的光致变色涂层剂(参照专利文献I)。(b)以特定的比例组合具有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性单体、具有两个(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性单体、和具有三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性单体,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溶解于它们中而得到的光致变色涂层剂(参照专利文献2)。(C)作为聚合性单体成分,仅使用选自具有两个(甲基)丙烯酰基的聚合性单体中的多种,将光致变色化合物溶解于这种聚合性单体成分而得到的光致变色涂层剂(参照专利文献3) ο(d)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胺化合物、具有硅烷醇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和/或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固化性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4)。此外,作为用于光记录装置的制造的涂层剂,提出了(e)使光致变色化合物溶解和/或分散于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倍半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酯、光敏剂以及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溶液中而得到的涂层剂(参照专利文献5)。另一方面,在眼镜镜片的用途中,也考虑了将在混炼法中使用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即,用于镜片的成型的固化性组合物)转用于光致变色涂层剂。作为这种混炼法中使用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例如,已知(f)包含聚氨酯预聚物、倍半硅氧烷和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6)。然而,使用上述(a)~(d)的光致变色涂层剂而形成的光致变色涂层的耐划痕性低,在加工镜片的工序、例如为了得到期望的度数而研磨镜片背面的工序、迎合框架的式样来进行外周部的镶边的工序等中,具有在该涂层上容易造成划痕的缺点。即,为了得到作为光致变色眼镜镜片的良好的特性,即高显色浓度、快速的褪色速度,需要使光致变色涂层柔软,其结果,产生耐划痕性的降低。此外,上述(e)的涂层剂适用于光记录装置的用途,虽然配混了光致变色化合物,但对于涉及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特性(即,光致变色特性)完全没有研究。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判断使用这种涂层剂而形成的膜不能发挥充分的光致变色特性。特别是,使用作为光致变色化合物发挥优异性能的具有茚并[2,Ι-f]萘并[l,2-b]吡喃骨架的化合物时,其光致变色性几乎没有发挥出来。进而,上述(f)的固化性组合物能够得到耐划痕性良好的固化体,但其为高粘度、作为光致变色涂层剂是不适当的。此外,通过使用该固化性组合物的混炼法来成型光致变色镜片时,所得到的镜片并没有特别在褪色速度的方面表现出充分的光致变色特性。另外,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由包含聚倍半硅氧烷的聚合物形成的涂层耐划痕性优异,进而,通过将该涂层放置于氧化性条件下,可提高对防反射膜等的密合性,但对于将光致变色化合物配混于所述涂层中时的光致变色性完全没有研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8/37115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5914174号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01/02449号小册子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03/11967号小册子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6-56948号公报专利文献6:美国公开2010/0249264号公报专利文献7:美国公开2010/02492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形成耐划痕性和光致变色特性优异的固化物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作为利用混炼法的光致变色镜片的成型材料自不必说、作为光致变色涂层剂也可以适宜地使用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对于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将包含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倍半硅氧烷和具有特定的分子结构的2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自由基聚合性成分与光致变色化合物组合时,能够形成不仅为高硬度而且光致变色特性也得到改善的固化物,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包含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倍半硅氧烷成分(Al)和下述通式(I)所示的2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A2),还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包含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倍半硅氧烷成分(A1)和下述通式(1)所示的2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A2),还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B),式中,以a+b的平均值为2~30作为条件,a为0~30的数且b为0~30的数,R1、R2、R3和R4分别为氢原子或甲基,以碳数为1~20作为条件,A为选自下述组中的2价有机基团:亚烷基;非取代的亚苯基;作为取代基具有卤素原子或者碳数1~4的烷基的亚苯基;以及下述式(1a)、(1b)或(1c)所示的2价的基团;式(1c)中,R5和R6为碳数1~4的烷基或卤素原子,c和d为0~4的整数,六元环B为苯环或环己烷环,该六元环B为苯环时,X为‑O‑、‑S‑、‑S(O)2‑、‑C(O)‑、‑CH2‑、‑CH=CH‑、‑C(CH3)2‑、‑C(CH3)(C6H5)‑或下述式(1c‑1)所示的2价的基团,该六元环B为环己烷环时,X为‑O‑、‑S‑、‑CH2‑或‑C(CH3)2‑所示的2价基团。FDA0000454822320000011.jpg,FDA0000454822320000012.jpg,FDA0000454822320000013.jpg,FDA0000454822320000014.jpg,FDA0000454822320000021.jpg...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7.11 JP 2011-1525311.一种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自由基聚合性成分(A),包含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倍半硅氧烷成分(Al)和下述通式(I)所示的2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A2),还含有光致变色化合物(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倍半硅氧烷成分(Al)以相对于键合于硅原子的取代基的总数为10~100%的个数比例含有所述自由基聚合性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倍半硅氧烷成分(Al)含有具有笼形结构的倍半硅氧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倍半硅氧烷成分(Al)具有1500~20000的重均分子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2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A2)包含所述通式(I)中的a+b的平均值为6~30的长链2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A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长链2官能自由基聚合性单体(A2’ )是均聚物的L标尺洛氏硬度为40以下的低硬度单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固化性组合物,其中,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B)为具有茚并[2,Ι-f]萘并[l,2-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谷俊明竹中润治百田润二和泉忍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德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