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C-芳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C-芳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763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芳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C‑芳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制造下述式(I)所示的C‑芳基糖苷衍生物(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在还原剂的存在下,使下述式(II)所示的羟基酮体(II)与酸接触,形成前述C‑芳基糖苷衍生物(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c-芳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sglt2抑制剂作为抗糖尿病药是有用的。需要说明的是,“sg lt2”是指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2。作为sglt2抑制剂,例如已知有卡格列净(1-(β-d-吡喃葡萄糖基)-4-甲基-3-[5-(4-氟苯基)-2-噻吩基甲基]苯)、恩格列净((1s)-1,5-脱水-1-c-{4-氯-3-[(4-{[(3s)-氧杂环戊烷-3-基]氧基}苯基)甲基]苯基}-d-葡萄糖醇)、依格列净((1s)-1,5-脱水-1-c-{3-[(1-苯并噻吩-2-基)甲基]-4-氟苯基}-d-葡萄糖醇-(2s)-吡咯烷-2-甲酸)、达格列净((2s,3r,4r,5s,6r)-2-[4-氯-3-(4-乙基氧基苄基)苯基]-6-(羟基甲基)四氢-2h-吡喃-3,4,5-三醇)等。

2、作为sglt2抑制剂的制造方法,提出了将1-(β-d-吡喃葡萄糖基)-4-甲基-3-[5-(4-氟苯基)-2-噻吩基甲基]苯前体的保护基脱保护而合成卡格列净的方案(参见专利文献1)。1-(β-d-吡喃葡萄糖基)-4-甲基-3-[5-(4-氟苯基)-2-噻吩基甲基]苯前体也被称为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作为用于制造sglt-2抑制药的中间体而受到关注(专利文献1~2及非专利文献1~3)。

3、作为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进行了各种提案,例如已知有下述方法:在-78℃的超低温下,使芳基锂作用于d-葡糖酸内酯衍生物从而使芳基进行加成反应的方法(非专利文献1及3);在-20~-10℃的低温下,使armgbr·licl(ar表示芳基)等turbo格氏试剂作用于d-葡糖酸内酯衍生物从而使芳基进行加成反应的方法(非专利文献2);使用由三正丁基镁锂(nbu3mgli)得到的镁酸根型络合物,在-15℃左右的温度环境下,使芳基与d-葡糖酸内酯衍生物进行加成反应的方法(专利文献2);等等。另外,有报道称,通过在镍催化剂存在下使有机锌试剂与硫酯衍生物反应而引起偶合,可得到酮衍生物(非专利文献4及5)。

4、另外,下述式(x)所示的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可用作抗病毒药的化合物。瑞德西韦对于例如rs病毒、冠状病毒等单链rn a病毒显示出抗病毒活性。

5、[化学式1]

6、

7、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瑞德西韦及其中间体的制造方法。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通过在氯三甲基硅烷(tmscl)及正丁基锂的存在下,于-78℃使下述式(xi)所示的内酯、与下述式(ar”)所示的溴吡唑反应,可得到下述式(xii)所示的羟基核苷。该羟基核苷可以作为用于合成瑞德西韦的中间体来使用。需要说明的是,“bn”表示苄基。

8、[化学式2]

9、

10、现有技术文献

11、专利文献

12、专利文献1:wo2010/043682号公报

13、专利文献2:wo2015/012110号公报

14、专利文献3:wo2012/012776号公报

15、非专利文献

16、非专利文献1:j.med.chem.2008,51,1145-1149

17、非专利文献2:org.lett.2014,16,4090-4093

18、非专利文献3:j.org.chem.1989,54,610-612

19、非专利文献4:tetrahedron letters 2002,43,1039-1042

20、非专利文献5:chem.eur.j.2018,24,8774-8778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c-芳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

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4、本专利申请人针对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及c-芳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进行了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22-081925)。

5、上述专利申请涉及的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以下称为“第1方法”。)如下所述:

6、制造下述式(v)所示的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v)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7、使下述式(ii)所示的酮衍生物(ii)与碱接触,使式:-co-r所示的羟基保护基从酮衍生物(ii)脱离后,进一步使酸接触,从而制造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v)。

8、[化学式3]

9、

10、[式中,

11、w2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环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烯基,

12、r100表示氢原子、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n表示1或2。]

13、[化学式4]

14、

15、[式中,

16、w2的含义与上文相同,

17、r各自独立地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

18、n表示1或2。]

19、上述专利申请涉及的c-芳基糖苷衍生物的制造方法(以下称为“第2方法”。)如下所述:

20、制造下述式(vii)所示的c-芳基糖苷衍生物(vi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21、利用上述第1方法制造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v)后,使所得到的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v)与硅烷化合物接触,从而制造c-芳基糖苷衍生物(vii)。

22、[化学式5]

23、

24、[式中,w2及n的含义与上文相同。]

25、根据上述第1及第2方法,由酮衍生物(ii)制造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v)后,由c-芳基-羟基糖苷衍生物(v)制造c-芳基糖苷衍生物(vii)。

26、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为了改良上述第1及第2方法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还原剂的存在下使酮衍生物(ii)(对应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羟基酮体(ii))与酸接触,能一举进行环化及还原而经由1个工序得到c-芳基糖苷衍生物(vii)(对应于本专利技术中的c-芳基糖苷衍生物(i)),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不存在还原剂的条件下使酮衍生物(ii)与酸接触,也得不到c-芳基糖苷衍生物(vii)。

27、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专利技术。

28、[1]制造下述式(i)所示的c-芳基糖苷衍生物(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29、在还原剂的存在下,使下述式(ii)所示的羟基酮体(ii)与酸接触,形成前述c-芳基糖苷衍生物(i)。

30、[化学式6]

31、

32、[式中,

33、r各自独立地表示羟基保护基,

34、ar表示可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烯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环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杂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造下述式(I)所示的C-芳基糖苷衍生物(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选自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四氯化钛、三氯化铁、三氟乙酸、甲磺酸及三氟甲磺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羟基酮体(II)1摩尔而言,所述酸的使用量为0.001摩尔以上5摩尔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还原剂为硅烷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硅烷化合物选自三乙基硅烷、三异丙基硅烷及三苯基硅烷。

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羟基酮体(II)1摩尔而言,所述还原剂的使用量为1摩尔以上10摩尔以下。

7.如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中,在所述还原剂的存在下,于-110℃以上60℃以下的温度使所述羟基酮体(II)与所述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制造下述式(i)所示的c-芳基糖苷衍生物(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选自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四氯化钛、三氯化铁、三氟乙酸、甲磺酸及三氟甲磺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羟基酮体(ii)1摩尔而言,所述酸的使用量为0.001摩尔以上5摩尔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还原剂为硅烷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雅彦真岛和志S·K·穆拉尼S·R·塔普基尔M·R·纳迪维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德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