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5370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A选自呋喃虫酰肼,活性成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化合物: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霉素,且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40~60︰1。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可防治多种害虫,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虫谱,对水稻、果树、茄子、蔬菜、棉花上的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棉铃虫等都有较高活性;并且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对人畜安全,环境相容性好;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为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110126112.8,原申请日为 2011.05.17。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涉及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呋喃虫酰肼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杀虫剂,化学名称:N-(2,3-7-氢-2,7-二甲基.苯并呋喃.6-甲酰基)-N’ -特丁基.N’.(3,5 二甲基苯甲酰基)肼,呋喃虫酰肼作为含有苯并呋喃环的N-特丁基双酰肼类化合物,具有双酰肼类化合物所普遍具有的蜕皮激素调控作用。昆虫蜕皮激素的主要成份是类固醇激素20-羟基蜕皮素,这是节肢动物体内所特有的一种生长激素。当20-羟基蜕皮素浓度升高时,幼虫进入蜕皮阶段,此时幼虫停止进食,表皮细胞进行重组,通过与蜕皮激素受体蛋白紧密结合,激活受体蛋白,含有多种蛋白水解酶的蜕皮液进入蜕皮空间,表皮细胞增加蛋白质合成,生成新的上表皮和角质层。当20-羟基蜕皮素浓度降低时,昆虫发育进入下一阶段,包括蜕皮液中酶的活化、前表皮的消化和蜕皮液的再吸收。随着其浓度的进一步降低,完成蜕皮过程所需要的其它激素被释放出来,随之昆虫恢复进食。伊维菌素(Ivermectin)化学名称:5-0_去甲基-22,23-双氢阿维菌素Al,分子式=C48H74O14,伊维菌素是以阿维菌素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双键氢化,结构优化而开发成功的新型合成农药。作为农用抗菌素的结构优化产物,与母体阿维菌素相比,不但保留了其驱虫和杀螨活性,而且安全性更高,不易产生抗性,为蔬菜、水果、棉花等的生产提供了一个高效、高安全性及与环境相容 性好的生物源杀虫剂。阿维菌素(abamectin)分子式:C48H72014(Bla).047Η70014 (Blb),阿维菌素它是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它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它不杀卵。其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 一氨基丁酸,而r 一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成螨、若螨、昆虫、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但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 inbenzoate)化学名称:4’ -表-甲胺基-4’-脱氧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高效、广谱、残效期长,为优良的杀虫杀螨剂,其作用机理阻碍害虫运动神经信息传递而使身体麻痹死亡。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具触杀作用,对作物无内吸性能,但有效成分渗入施用作物表皮组织,因而具有较长残效期。对防治棉铃、鳞翅目,螨类、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有极高活性,且不与其它农作物产生交叉,在土壤中易降解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对有益昆虫及天敌、人、畜安全,可与大部分农药混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甲维盐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简称。多杀霉素(spinosad)作用机理被认为是烟酸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可以持续激活靶标昆虫乙酰胆碱烟碱型受体,但是其结合位点不同于烟碱和吡虫啉。多杀菌素也可以影响GABA受体,但作用机制不清。可使害虫迅速麻痹、瘫痪,最后导致死亡。其杀虫速度可与化学农药相媲美。安全性高,且与目前常用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多杀霉素对害虫具有快速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对一些害虫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无内吸作用。能有效的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虫种类,对刺吸式害虫和螨类的防治效果较差。对捕食性天敌昆虫比较安全,因杀虫作用机制独特,目前尚未发现与其他杀虫剂存在交互抗药性的报道。对植物安全无药害。适合于蔬菜、果树、园艺、农作物上使用。杀虫效果受下雨影响较小。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将呋喃虫酰肼和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霉素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呋喃虫酰肼和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 甲酸盐、多杀霉素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呋喃虫酰肼单剂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抗性发生、药效下降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农药组合物含有A、B两种活性组分,以及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载体。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B重量份数比为1: 40~6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选自呋喃虫酰肼,活性成分B选自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霉素中之一种。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 20~40: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呋喃虫酰肼与伊维菌素的重量份数比为30:I ~1: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呋喃虫酰肼与阿维菌素的重量份数比为20:I ~1: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呋喃虫酰肼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重量份数比为30:1~1: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呋喃虫酰肼与多杀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16:I ~1: 4。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1: 40~60:1。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5%。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I~70%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 ;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5%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结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较选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Al~60%、活性成分BI~4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填料8~94%ο将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分散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由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B重量份数比为1︰40~60︰1,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呋喃虫酰肼,活性成分B为多杀霉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由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B重量份数比为1: 40~6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呋喃虫酰肼,活性成分B为多杀霉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呋喃虫酰肼与多杀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1: 20~4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呋喃虫酰肼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呋喃虫酰肼与多杀霉素的重量份数比为16:1~1: 4。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