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83911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2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和尾部之间设有颈部,颈部与头部和尾部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阀槽,头部和尾部分别设有均压槽,具有阀芯响应速度快、卸油速度快的优点,用于修正和控制系统所需要的流量,在整个液压系统中实现精确、稳定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和尾部之间设有颈部,颈部与头部和尾部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阀槽,头部和尾部分别设有均压槽,具有阀芯响应速度快、卸油速度快的优点,用于修正和控制系统所需要的流量,在整个液压系统中实现精确、稳定的控制。【专利说明】一种离合器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阀,适用于多档自动变速器,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离合器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阀芯,阀体上设有若干油路,通过阀芯的移动实现各油路之间的连通与断开。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阀芯实际工作中,响应速度慢,同时无法对流量进行调节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阀芯响应速度慢且无法对流量进行调节控制的缺陷,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离合器控制阀后,具有阀芯响应速度快、卸油速度快的优点,用于修正和控制系统所需要的流量,在整个液压系统中实现精确、稳定的控制。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和尾部之间设有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与头部和尾部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阀槽。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阀槽分别设置在头部和尾部的侧壁上。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阀槽沿头部和尾部的侧壁分别设有2个或4个。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阀槽的形状为半圆形、矩形或三角形。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头部的外径大于尾部的外径。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阀体上依次设有卸油油路、控制油路和供油油路; 所述阀芯前端受油压作用,阀芯向右运动,当阀槽移动到供油油路上时,供油油路与控制油路连通,形成油压,泄油油路关闭; 所述阀芯前端无油压时,阀芯向左运动,当阀槽移动到泄油油路上时,关闭供油油路,控制油路与泄油油路连通,形成泄压。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阀体与阀芯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处的阀体上还设有卸油油路; 所述卸油油路用于将弹簧端容腔内的油压卸掉。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头部设有环形的均压槽。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尾部设有环形的均压槽。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所述阀芯上设有阀槽和均压槽,具有阀芯响应速度快、卸油速度快的优点,用于修正和控制系统所需要的流量,在整个液压系统中实现精确、稳定的控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离合器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阀体,2-阀芯,3-阀槽,4-供油油路,5-控制油路,6-先导油路,7-卸油油路,8-弹簧,9-阀腔,10-头部,11-尾部,12-颈部,13-卸油油路,14-第一配合面,15-第二配合面,16-均压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体I内设有阀腔9,阀腔9内设有阀芯2,阀芯2的尾部11与阀腔9之间设有弹簧8。所述阀芯2包括头部10和尾部11,头部10的外径大于尾部11的外径,头部10和尾部11之间设有颈部12,所述头部10具有与阀体I内壁配合的第一配合面14,尾部11具有与阀体I内壁配合的第二配合面15,第一配合面14与颈部12的连接处设有阀槽3,第二配合面15与颈部12的连接处也设有阀槽3,所述第一配合面14的一周设有2个或4个阀槽3,所述第二配合面15的一周也设有2个或4个阀槽3,所述阀槽3的形状为半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多种形式。所述第一配合面14和第二配合面15上分别设有均压槽16,所述均压槽16用于降低阀芯运动中油液对阀芯的阻力。所述阀体I上依次设有卸油油路7、控制油路5、供油油路4和卸油油路13,所述阀芯2的头部与阀体I的左端面之间围合成先导油路6,先导油路6建立油压,使得阀芯2克服弹簧8的作用力向右运动,当阀槽3移动到供油油路4上,使得供油油路4与控制油路5连通,形成油压,泄油油路7关闭;同理,当先导油路6无油压时,在弹簧8的作用下,阀芯2向左运动,当阀槽3移动到泄油油路7上时,关闭供油油路4,使得控制油路5与泄油油路7连通,形成泄压,所述卸油油路13用于将容纳弹簧8的阀腔9内由于泄漏而产生的油液泄掉,使阀腔9的弹簧端容腔内不形成压力。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包括阀体(I)和阀芯(2),阀芯(2)包括头部(10)和尾部(11),头部(10)和尾部(11)之间设有颈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12)与头部(10)和尾部(1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阀槽(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槽(3)分别设置在头部(10)和尾部(11)的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槽(3)沿头部(10)和尾部(11)的侧壁分别设有2个或4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槽(3)的形状为半圆形、矩形或三角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0)的外径大于尾部(11)的外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I)上依次设有卸油油路(7)、控制油路(5)、供油油路(4)和卸油油路(13); 所述阀芯(2)前端受油压作用,阀芯(2)向右运动,当阀槽(3)移动到供油油路(4)上时,供油油路(4)与控制油路(5)连通,形成油压,泄油油路(7)关闭; 所述阀芯(2)前端无油压时,阀芯(2)向左运动,当阀槽(3)移动到泄油油路(7)上时,关闭供油油路(4),控制油路(5)与泄油油路(7)连通,形成泄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I)与阀芯(2)之间设有弹簧(8); 所述弹簧(8 )处的阀体(I)上还设有卸油油路(13 ); 所述卸油油路(13)用于将弹簧端容腔内的油压卸掉。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0)设有环形的均压槽(16)。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11)设有环形的均压槽(16)。【文档编号】F16D48/02GK103671629SQ201310723099【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专利技术者】刘祥伍, 于新涛, 张广瀚, 宋廷彬 申请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控制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阀芯(2)包括头部(10)和尾部(11),头部(10)和尾部(11)之间设有颈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12)与头部(10)和尾部(11)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阀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伍于新涛张广瀚宋廷彬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