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10076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6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预处理;2)堆料发酵;3)菌棒培养;4)脱袋覆土栽培;5)出菇管理;6)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松杉锯末发酵料培,使红托竹荪栽培由桦树生料栽培向松杉锯末发酵料栽培的转变,解决了竹荪产业对资源的破坏和任意堆放和焚烧秸秆对环境带来污染;实现了菌棒脱袋覆土栽培,使红托竹荪由分散式种植向统一发菌,集中出菇的节约型转变;实现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使红托竹荪由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向工厂化、规范化、周年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织金竹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红托竹苏rubrovolvata M.Zang et al.),鬼笔科竹荪属真菌。为贵州最具特色的食用菌之一,在全国都处于重要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驯化栽培成功以来,竹荪栽培模式,均以桦树原木为栽培材料,劈成宽6~10cm,厚:T4cm,长2(T25cm的小木块,蒸煮后,在草木结构的大棚内,采用两层材两层菌种的种植模式,制成宽5(T60cm宽,长度不限的菌床,利用腐殖土覆盖,松针浙水,自然条件控温控湿,种植分散、管理粗放、教条,常常因干旱或洪涝天气而减产或绝收。由于树木的砍伐,环境的破坏,生产效率的低下,管理上的粗放,使得竹荪产业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型成为了唯一的出路。那么,红托竹荪替代栽培料的寻找,栽培技术的革新,集约化管理模式的探究,已经成为了限制织金竹荪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关于相关技术的攻关已经迫在眉睫。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全国林地面积为30378.19万公顷,森林面积为19333.0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145.5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为133.63亿立方米。其中松、杉类树木是我国最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其木材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一半以上,在工农业用材中,松杉木材又占总消耗量的60%以上,据统计每年可产生I千万吨以上的木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它解决了竹荪产业对资源的破坏以及松杉锯末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并提高了竹荪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 O原材料预处理:收集无霉的松杉锯末,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为1:2的比例浸泡24-48小时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至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浙干水分,获得预处理后的松杉锯末备用; 2)堆料发酵: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松杉锯末80份与13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5份石膏粉、加入尿素调节混合料的C/N比为30-40:1,充分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 ;将混合料堆制成发酵床进行保温透气发酵,当堆体温度达到60°C以上时,维持2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并加入0.5份石膏粉和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继续建堆发酵;当堆体温度再次达到60°C以上,保持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并加入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再次建堆发酵;此后,每隔3-4天翻堆一次,翻堆3-5次,直到堆体温度降到400C以下或常温时,将发酵料散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松杉锯末发酵料;获得的松杉锯末发酵料颜色为棕褐色,具泥土香,无氨、臭、酸等异味,料内出现较多白色菌丝,质软; 3)菌棒培养:按重量份数计算,将步骤2)获得的松杉锯末发酵料96份与2份黄豆粉、1份石膏粉、0.9份白糖、0.1份KH2PO4以及60-65份水充分混合后,装入折角菌袋中进行灭菌,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接入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在24-26°C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结束后获得红托竹荪菌棒; 4)脱袋覆土栽培:先采挖IO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灰和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1L,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过Icm的筛,取过Icm筛的细土作为覆盖土,未过Icm筛的粗土作为基土,并向覆盖土和基土中加水,使其含水量为60-65% ;同时,收集无霉变当年落干松针,按lL/m3的量均匀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密封3-5天;提前2-3天将出菇大棚整平消毒,菌棒脱袋后,首尾相接紧密平摆在平地上,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l-2cm的松针,制作成出菇菌床; 5)出菇管理:在菌床发菌期间,控制温度为24-26°C,空气湿度自然,避光,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15-20天后菌丝长出土面,同时增加空气湿度至75-85%,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控制夜间温度为15-20°C,白天温度为24-28°C,光照强度为10(T2001uX,早晚各通风I小时,刺激原基的分化;7-10天后原基长大形成小菌蕾,此时应将室内空气湿度降至65-70%,温度保持在23-25°C,光照强度不变,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为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每天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为I小时;25~30d后菌蕾成熟开始破壳形成子实体; 6)采收:商品菌蕾采集尖顶期菌蕾,采摘时间为上午10-12点,采摘时一手托住菌蕾,另一手用小刀将菌蕾从基部割下;子实体采集期为破壳后的撒裙过程中均可,但必需在自溶期前采收结束,采摘时间为上午,采摘时一手捏住菌托,另一手用小刀从菌托的基部割下。菌蕾和子实体采收过程中,尽量不要破坏下面的菌丝和周围的菌蕾。在步骤2)中,将混合料堆制成发酵床时,在料堆底部铺一层厚2-3cm预湿的秸杆或草苫。以利通气。``在步骤3)中,发菌过程中,每天中午通分30分钟,在菌种萌发和吃料过程中观察菌棒的污染情况,并及时清除污染的菌棒。一般整个过程需要进行三次清污,当各个接种点菌丝相连时进行最后一次清污。步骤2)中的发酵菌剂为自然堆怄2月以上的松杉锯末自然微生物菌群,具体是指:直接采集野外自然堆怄12个月以上的松杉木屑堆体表面至IOcm以内的无虫害的锯末,直接使用不需另外活化;或者将收集来的新鲜松杉锯末加水水分调节至含水量为60飞5%,然后自然堆制,每15d翻堆一次,每次翻堆时都要调节水份保证含水量在60-65%之间,堆制2个月后即可作为松杉锯末自然微生物菌群用于松杉木屑的发酵。在步骤3)中所述的灭菌分为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高压灭菌的温度为121°C,压力0.15Mpa,时间为2-3小时;常压的灭菌的温度为95_105°C,时间8_12小时。所述的用尿素调节发酵料的C/N,具体是指:尿素的加入量根据公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预处理:收集无霉的松杉锯末,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为1:2的比例浸泡24?48小时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至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沥干水分,获得预处理后的松杉锯末备用;2)堆料发酵: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松杉锯末80份与13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5份石膏粉、加入尿素调节混合料的C/N比为30?40:1,充分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将混合料堆制成发酵床进行保温透气发酵,当堆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2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并加入0.5份石膏粉和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继续建堆发酵;当堆体温度再次达到60℃以上,保持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并加入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再次建堆发酵;此后,每隔3?4天翻堆一次,翻堆3?5次,直到堆体温度降到40℃以下或常温时,将发酵料散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松杉锯末发酵料;3)菌棒培养:按重量份数计算,将步骤2)获得的松杉锯末发酵料96份与2份黄豆粉、1份石膏粉、0.9份白糖、0.1份KH2PO4以及60?65份水充分混合后,装入折角菌袋中进行灭菌,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接入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在24~26℃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结束后获得红托竹荪菌棒;4)脱袋覆土栽培:先采挖10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灰和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1L,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过1cm的筛,取过1cm筛的细土作为覆盖土,未过1cm筛的粗土作为基土,并向覆盖土和基土中加水,使其含水量为60?65%;同时,收集无霉变当年落干松针,按1L/m3的量均匀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密封3?5天;提前2?3天将出菇大棚整平消毒,菌棒脱袋后,首尾相接紧密平摆在平地上,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1?2cm的松针,制作成出菇菌床;5)出菇管理:在菌床发菌期间,控制温度为24?26℃,空气湿度自然,避光,每天早晚各通风30分钟;15?20天后菌丝长出土面,同时增加空气湿度至75?85%,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控制夜间温度为15?20℃,白天温度为24?28℃,光照强度为100~200lux,早晚各通风1小时,刺激原基的分化;7?10天后原基长大形成小菌蕾,此时将室内空气湿度降至65?70%,温度保持在23?25℃,光照强度不变,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为保持松针处于湿润状态,每天通风3?4次,每次时间为1小时;25~30d后菌蕾成熟开始破壳形成子实体;6)采收:商品菌蕾采集尖顶期菌蕾,采摘时间为上午10?12点,采摘时一手托住菌蕾,另一手用小刀将菌蕾从基部割下;子实体采集期为破壳后的撒裙过程中均可,但必需在自溶期前采收结束,采摘时间为上午,采摘时一手捏住菌托,另一手用小刀从菌托的基部割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杉锯末发酵料熟料菌棒脱袋覆土栽培红托竹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O原材料预处理:收集无霉的松杉锯末,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石灰水,按料水体积比为1:2的比例浸泡24-48小时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至流出的水不浑浊为止,浙干水分,获得预处理后的松杉锯末备用; 2)堆料发酵: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将预处理后的松杉锯末80份与13份麦麸、5份发酵菌剂、0.5份石膏粉、加入尿素调节混合料的C/N比为30-40:1,充分混合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0-65% ;将混合料堆制成发酵床进行保温透气发酵,当堆体温度达到60°C以上时,维持2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并加入0.5份石膏粉和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继续建堆发酵;当堆体温度再次达到60°C以上,保持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并加入0.5份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后,再次建堆发酵;此后,每隔3-4天翻堆一次,翻堆3-5次,直到堆体温度降到400C以下或常温时,将发酵料散开降温,发酵结束,获得松杉锯末发酵料; 3)菌棒培养:按重量份数计算,将步骤2)获得的松杉锯末发酵料96份与2份黄豆粉、1份石膏粉、0.9份白糖、0.1份KH2PO4以及60-65份水充分混合后,装入折角菌袋中进行灭菌,再采用双面打孔接种法,接入菌种块,套上外袋移到发菌室中,在24~26°C下,避光培养发菌;发菌结束后获得红托竹荪菌棒; 4)脱袋覆土栽培:先采挖IOcm以下的深层菜园土,过2cm筛,按每立方米混入5kg石灰和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1L,并覆盖塑料膜堆制3-5天后,再过Icm的筛,取过Icm筛的细土作为覆盖土,未过Icm筛的粗土作为基土,并向覆盖土和基土中加水,使其含水量为60-65% ;同时,收集无霉变当年落干松针,按lL/m3的量均匀喷洒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的甲醛溶液,密封3-5天;提前2-3天将出菇大棚整平消毒,菌棒脱袋后,首尾相接紧密平摆在平地上,覆盖一层厚4-5cm的覆盖土和一层厚l-2cm的松针,制作成出菇菌床;` 5)出菇管理:在菌床发菌期间,控制温度为24-26°C,空气湿度自然,避光,每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胜龚光禄桂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