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93309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2:00
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无机基质嫩枝扦插需要换床移栽,移栽过程中会造成苗木的死亡,降低了出苗率,换床移栽基质为土壤,土壤质量较大,在容器苗造林时浪费人工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组成,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0.8-1.2):(0.8-1.2):(0.8-1.2);配制方法是:生物质材料的建堆;生物质材料的发酵;扦插基质的调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嫩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 枝扦插基质及其配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蓝靛果忍冬嫩枝扦插基质均为无机基质,无机基质嫩枝扦插需要换床移栽, 移栽过程中会造成苗木的死亡,降低了出苗率,换床移栽基质为土壤,土壤质量较大,在容 器苗造林时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无机基质嫩枝扦插需要换床移栽,移栽过程中会造 成苗木的死亡,降低了出苗率,换床移栽基质为土壤,土壤质量较大,在容器苗造林时浪费 人工的问题。进而提供。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该基质由发酵后的 生物质材料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组成,其中所述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为发酵后的锯末、发酵 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 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0. 8-1. 2) : (0. 8-1. 2) : (0. 8-1. 2)。 -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的配制方法,嫩枝扦插基质配制方法如下: 步骤一:生物质材料的建堆: 将生物质材料用1mm孔径粉碎机进行粉碎,其中所述生物质材料为锯末、稻壳和 树皮,然后选取锯末、稻壳和树皮各1吨建堆; 步骤二:生物质材料的发酵: 将建堆的生物质材料加水至饱和持水量,然后添加所需的氮源和生物菌剂,将所 需量的氮源在水里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添加到锯末、稻壳和树皮中分别充分搅拌混合; 1吨锯末加入2kg氮源、lkg生物菌剂、5kg米糠,1吨树皮加入5kg氮源、lkg生物 菌剂、5kg米糠,1吨稻壳加入4kg氮源、lkg生物菌剂、5kg米糠,将所述生物菌剂和米糠混 合均匀后撒入步骤二中搅拌混合后的生物质材料和氮源的混合料中,然后将加入氮源、生 物菌剂和米糠的锯末、稻壳和树皮分别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料进行重新建堆发酵,并将重 新建堆发酵的上述混合物料堆用草帘子覆盖;发酵过程中每天上午10点用温度计插入离 表层50cm处测定温度,每天早晚掀开凉晒10分钟,以便为微生物提供充足氧气。当发酵温 度达到65~70°C,并持续24小时后,进行第一次人工翻堆,然后温度再次达到60°C时,第 二次翻动,发酵温度稳定在常温(20°C)就完成发酵; 步骤三:扦插基质的调配: 将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中任意两种与未经发酵的草炭按照体积比为 (0. 8-1. 2) : (0. 8-1. 2) : (0. 8-1. 2)进行充分均匀翻堆搅拌混合,即得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 枝扦插基质。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无机基质中蓝靛果忍冬扦插生根后需要移栽换床,移栽后苗木成活率为89%,本 专利技术不需要进行移栽,且省去了换床移栽的过程,苗木成活率达到97. 7%,因此本专利技术最终 苗木成活率比现有无机基质成活率提高8. 78%,且本专利技术基质质量仅为48. 6%,适合容器 苗上山造林,节省人工。 本专利技术同时使用无机基质(河沙+蛭石)与本专利技术的基质进行对比: 利用现有的无机基质(河沙+蛭石)ABT生根粉对蓝靛果忍冬进行嫩枝扦插,扦插 生根率为98%,利用本专利技术嫩枝扦插生根率为97. 78% ;两者生根率效果相近,如果采用本 专利技术中任意两种基质配比组合的生根率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能够看出单一基质的生根率和成活率要远远低于混合基质,而混合基质的 生根率依然无法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生根率;同时如表1所示,单一基质的基本特性均不适合的 生长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调节,而本专利技术中的发酵完成后选择锯末、稻壳和树皮中任意两 种与草炭按照一定体积进行充分均匀混合后,本专利技术嫩枝扦插生根率为97. 78%,其中表1 中A表不稻壳,B表不树皮,C表不锯末。【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该基质由 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组成,其中所述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为发酵后的锯 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 皮中的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0. 8:1:1. 2。 采用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和发酵后的树皮中任意两种与未经发酵的草炭 充分均匀混合后的嫩枝扦插基质进行实验,该实验所带来的生根率及成活率如表2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的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 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0.8:1:1. 2,基质的C/N比值为 (28-35) : (0. 8-1. 2)。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一相同。 采用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和发酵后的树皮中任意两种与未经发酵的草炭 充分均匀混合后的嫩枝扦插基质,在该嫩枝扦插基质的C/N比值为28:0. 8时进行实验,所 带来的生根率如表3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的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 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〇. 8:1:1. 2,基质的C/N比值为30:1。采用发酵后 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和发酵后的树皮中任意两种与未经发酵的草炭充分均匀混合后的嫩 枝扦插基质,在该嫩枝扦插基质的C/N比值为30:1时进行实验,所带来生根率及成活率如 表4所示。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一相同。 表4 C/N比值为30:1时生物质材料的生根率及成活率【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的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 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1:1:1,基质的C/N比值为30:1。采用发酵后的锯 末、发酵后的稻壳和发酵后的树皮中任意两种与未经发酵的草炭充分均匀混合后的嫩枝扦 插基质,在该嫩枝扦插基质的体积比为1:1:1时进行实验,所带来生根率及成活率如表5所 示。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表5生物质材料体积比为1:1:1时的生根率及成活率 另外,本实验过程中选用锯末、稻壳和树皮的实验数据、效果和结论如下: 表6生物质材料堆腐前的原材料中锯末、稻壳和树皮的基本特性 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发酵后的锯末在发酵后初产物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的表7,发酵后容重树皮最低仅为0. 13885g/cm3,说明树皮作为基质透水性、通气性最好, 容重大小顺序为A>C>B。发酵后各基质孔隙度大小为C>A>B,锯末总孔隙度最大说明锯末容 纳空气和水的量大。发酵后通气孔隙度A>B>C,稻壳通气孔隙度最大,说明稻壳透气性最好。 发酵后毛管持水量大小为C>B>A,锯末毛管持水量最大,说明锯末保水性最好,稻壳最差。 表7堆体发酵后初产物的物理性质分析 将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发酵后的锯末基质发酵结束和发酵初始的物理 性质及变化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研宄,如表6和表7。从容重看,各种处理发酵后的容重都较 未发酵的增大,B与C处理的变化并不大;从总孔隙度看,各处理总孔隙度均有所增加,说明 经过腐熟发酵后的基质总孔隙度增大,其中C处理增幅最大,由初始的18. 11 %增大到最终 的46. 38% ;从通气孔隙度看变化趋势和总孔隙度相反,各个处理通气孔隙均减小,说明大 各处理经过腐熟发酵后通气性改良情况并不理想;从毛管持水量看,除处理B略有降低(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蓝靛果忍冬的嫩枝扦插基质,其特征在于该基质由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组成,其中所述发酵后的生物质材料为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发酵后的锯末、发酵后的稻壳、发酵后的树皮中的任意两种和未经发酵的草炭的体积比为(0.8‑1.2):(0.8‑1.2):(0.8‑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跃东姚颖张东来葛文志张玲张海峰李海霞刘忠玲刘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