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9271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21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泵具有在从吐出口(13)的终端部(13b)到吸入口(12)的始端部(12a)之间形成有第2分隔部(15)的泵壳体(1)。该第2分隔部(15)的宽度尺寸与低速旋转时通过第2分隔部(15)的由内转子(2)和外转子(3)构成的齿间空间(S)的形成范围相同或者稍大。此外,突出面部(6)从吐出口(13)的终端部(13b)且内径侧(13i)附近与第2分隔部(15)同一面且连续地形成。突出面部(6)和第2分隔部(15)与高速旋转时通过突出面部(6)和第2分隔部(15)的齿间空间(S)的形成范围相同或者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泵,在转子的低速旋转和高速旋转时连结内转子的中心和外转子的中心的基准线旋转而吐出量变化的泵中,能够令其泵效率提高。
技术介绍
以往以来,存在令作为连结内转子的中心和外转子的中心的线的基准线旋转移动、令泵吐出量可变的内接齿轮式油泵。作为这种油泵,存在专利文献1(日本再公表WO2010/0136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96011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以下,概述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油泵。另外,在说明中,符号原样地使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使用的符号。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偏心式可变容量泵中,具有令外插于外转子13的调整环14、和令该调整环14的滑接部C与壳体1的引导面S滑接从而设定调整环14的姿态的引导机构G〔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作为引导机构G构成为,具有以平行于驱动旋转轴芯X的姿态贯通形成于调整环14的第1臂部C1和第2臂部C2的第1引导销21和第2引导销22,与该第1引导销21以及第2引导销22对应,具有形成于壳体1的壁部1A的圆弧状的第1引导槽T1和第2引导槽T2。第1引导槽T1和第2引导槽T2成形为下述形状:在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泵,通过令连结内转子和外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基准线旋转而令从吸入口移送到吐出口的每1转的流体的量变化,其特征在于,具有泵壳体,在从所述吐出口的终端部到所述吸入口的始端部之间形成有第2分隔部,该第2分隔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与低速旋转时通过该第2分隔部的由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构成的齿间空间的形成范围相同或者稍大,且形成有从所述吐出口终端部且内径侧附近与所述第2分隔部为同一面且连续的突出面部,且该突出面部和所述第2分隔部与高速旋转时通过所述突出面部和所述第2分隔部的所述齿间空间的形成范围相同或者稍大。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18 JP 2012-1598871.一种油泵,通过令连结内转子和外转子的旋转中心的基准线旋转而令从吸入口移送到吐出口的每1转的流体的量变化,其特征在于,具有泵壳体,在从所述吐出口的终端部到所述吸入口的始端部之间形成有第2分隔部,该第2分隔部的宽度尺寸形成为与低速旋转时通过该第2分隔部的由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构成的齿间空间的形成范围相同或者稍大,且形成有从所述吐出口终端部且内径侧附近与所述第2分隔部为同一面且连续的突出面部,且该突出面部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筒正人渡边贵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