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7642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7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包括控制面板主体及与控制台对应的电气系统,控制面板主体设置在登机桥控制室内,所述电气系统与控制面板主体分体配置,使得控制面板主体悬空且其下方具有一容纳空间,使得控制面板满足使用的同时空间上分布更合理,操作更方便,且使控制面板主体下方的空间加大,给操作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提高了舒适性,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
技术介绍
登机桥控制台,安装在登机桥接机口,一般位于接机口的左侧。控制面板固定在控制台上,操作人员通过布置在控制面板上的控制仪表和按钮就可以管理和控制登机桥的所有动作。对传统的登机桥的控制台而言,与控制面板上控制按钮等相连的电气件等均安装于控制面板的下方,因而在控制台下方有一电气柜,如图1所示的A位置处,在控制台上位于控制面板的下方有一很大的电气柜,使得控制面板下方的空间非常小,操作人员操作时脚向前的使用空间非常有限,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该控制台的电气系统分体式配置,使得控制面板主体下方的空间加大,给操作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提高了舒适性,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包括控制面板主体及与控制台对应的电气系统,所述控制面板主体设置在登机桥控制室内,所述电气系统与控制面板主体分体配置,使得控制面板主体悬空且其下方具有一容纳空间。所述控制面板主体固定至登机桥控制室的墙壁或地面上,或同时固定至登机桥控制室的墙壁和地面上。所述电气系统的电气件设置在登机桥电气柜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控制面板主体设置在登机桥控制室内,所述电气系统与控制面板主体分体配置,使得控制面板主体悬空且其下方具有一容纳空间,使控制面板主体下方的空间加大,给操作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提高了舒适性,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传统登机桥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登机桥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2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包括控制面板主体I及与控制台对应的电气系统,所述控制面板主体I固定至登机桥控制室的墙壁或地面上,或同时固定至登机桥控制室的墙壁和地面上,所述电气系统与控制面板主体I分体配置,即将与控制台上控制按钮,操纵杆显示屏等相连的电气系统的电气件移至其它地方,而非设置在控制面板主体I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主体I固定至登机桥控制室的墙壁上,所述电气系统的电气件设置在登机桥电气柜内,当然,电气系统的电气件还可设置在登机桥的其他位置,使得控制面板主体悬空且其下方具有一容纳空间3,使得控制面板满足使用的同时空间上分布更合理,操作更方便,且控制面板主体下方的空间加大,给操作人员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提高了舒适性,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包括控制面板主体(1)及与控制台对应的电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主体(1)设置在登机桥控制室内,所述电气系统与控制面板主体(1)分体配置,使得控制面板主体(1)悬空且其下方具有一容纳空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机桥分体式控制台,包括控制面板主体(I)及与控制台对应的电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主体(I)设置在登机桥控制室内,所述电气系统与控制面板主体(I)分体配置,使得控制面板主体(I)悬空且其下方具有一容纳空间(3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恒罗良清吕景牛福维薛振博彭根平徐常世姚国庆郑育前陆绍娥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机场系统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