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6970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16 04:42
预想到滑动部件的滑动状况在以后变得更加严酷,在滑动面间不能充分保持润滑油,油膜破坏而滑动部件彼此接触的边界润滑区域的滑动状态长时间继续时,发生磨损粉的凝接、磨料磨损,有时最终发生因烧接导致的卡住、异常磨损。于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滑动部件的表面不单设置无数相同的凹部,而且根据滑动,适当地设定凹部的形状(大小、深度、开口面积率),即使在更加严酷的滑动条件下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摩擦损失、磨损、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滑动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滑动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动部件的表面形状,特别是涉及在制冷循环用压缩机等的装置中,主要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
技术介绍
为了装置的效率提高和可靠性提高,需要降低滑动部件的摩擦损失。例如,在用于冷冻冷藏库等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情况下,作为一般使用的转速的1500至3000rpm中,在滑动部件间存在的油膜的厚度为1至2μm程度或其以下。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滑动部件的摩擦损失,将进行接触的滑动面的微小的凹凸除去,努力尽可能平滑。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滑动部件的摩擦损失,提出了对平滑化了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实施用于形成凹部的加工的技术。具体来讲,提出了在滑动部件的滑动面形成截面呈大致圆弧状的无数的凹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使用附图说明这些现有技术。图10、图11表示相互滑动的滑动部件隔着润滑油的油膜(省略图示)相对的状态。图10表示使与滑动部件32相对的滑动部件30的滑动面也平滑的状态。图11表示使相对的滑动部件30的滑动面平滑,在另一方的滑动部件32的滑动面38设置无数的凹部36的情形。根据专利文献1,当对接触滑动部34供给润滑油时,润滑油因表面张力在形成无数凹部36侧为油滴,当被施加载荷时,各凹部36的相邻的油滴彼此连结,在滑动面整个区域形成油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887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压缩机等中,为了实现更加高输出化、用于防止噪音和振动的低旋转化、用于提高效率的润滑油的低粘度化、滑动部分的削减导致的高效率化,相反地可以预料滑动部件的滑动状况今后会变得更加糟糕。如图10所示,在滑动部件30、32间的滑动面彼此平滑的情况下,接触滑动部34不能充分保持润滑油,因此,有时油膜破坏、滑动部件30、32彼此接触。这样的滑动部件30、32间,边界润滑区域的滑动状态长时间持续时,有时发生磨损粉的凝结、磨料磨损,最终发生因所谓的烧结导致的锁定、异常磨损。另外,如图11所示,在滑动面38设置有无数凹部36的情况下,从滑动开始经过不久之后,有时摩擦系数急剧增加地转变,或者从滑动刚刚开始之后随着摩擦系数较大的变动推移至高值。其结果是,滑动部件30、32的滑动面有时产生剧烈的磨损。另外,压缩机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在其整个区域不以相同的滑动条件(载荷、润滑油粘度、速度)进行滑动,滑动面彼此接触的润滑状态严苛的区域和滑动面彼此被油膜隔开的润滑状态不严苛的区域混合存在。因此,即使在滑动面整个区域设置相同的凹部,有时也难以获得充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在压缩机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根据滑动条件(载荷、润滑油粘度、速度),相应于润滑状态严苛的区域和不严苛的区域,将凹部的规格、即凹部开口部的大小、凹部的深度、和开口部对滑动部件的滑动面所占的比例(以下称为开口面积率)设定为最佳来配置凹部。由此,目的在于,使滑动部件的滑动面并存进行抑制磨损进一步提高滑动部件的可靠性的作用的区域和进行进一步减少摩擦损失、即流体粘性损失的作用的区域,提供有效地降低摩擦损失、磨损、可靠性高且损失少的滑动部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在滑动部件的滑动面,根据滑动条件区分为润滑状态严苛的区域和不严苛的区域,在其表面实施与各个区域对应的凹部规格的凹部。由此,通过滑动面的表面压力缓和、油存积有效地使润滑油渗出来抑制磨损,并且利用接触面积的减少来降低流体粘性损失,有效地降低摩擦损失、磨损。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通过滑动面的表面压力缓和、油存积有效地使润滑油渗出来抑制磨损,并且利用接触面积的减少来降低流体粘性损失,有效地降低摩擦损失、磨损,所以能够提供摩擦系数低且可靠性高的滑动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滑动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测定摩擦特性的摩擦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滑动部件和比较例的滑动部件的滑动状态的特性图。图4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截面图。图5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横截面图。图6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横截面图。图7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的平面图。图8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的平面图。图9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的平面图。图10是现有的平滑的滑动面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现有的设置有凹部的滑动面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盘(disk)状滑动部件12环状滑动部件132滑动部件136、136a、136b凹部137、137a、137b平坦部138、138a、138b滑动面150往复式压缩机170旋转式压缩机180涡旋式压缩机188固定涡旋件189旋转涡旋件190推力轴承面191内周侧192外周侧具体实施方式第一专利技术中,包括使彼此的滑动面滑动的两个滑动部件,在至少一方的上述滑动面设置有麻坑状的多个凹部,上述凹部的形状或上述凹部的开口面积率根据区域而不同,由此,通过滑动面的表面压力缓和、油存积有效地使润滑油渗出来抑制磨损,并且利用接触面积的减少来降低流体粘性损失,有效地降低摩擦损失、磨损,所以能够提供摩擦系数低且可靠性高的滑动部件。第二专利技术中,上述根据区域而不同的上述凹部,其开口尺寸和凹部深度的至少一者的形状不同,由此,产生与第一专利技术相同的效果。第三专利技术中,作为上述区域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上述第一区域的润滑条件比上述第二区域的润滑条件严苛的情况下,形成于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凹部的上述凹部深度比形成于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凹部的上述凹部深度浅,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开口面积率比上述第二区域的上述开口面积率小,由此能够提供摩擦系数低且可靠性高的滑动部件。第四专利技术中,上述凹部的开口面为大致圆形,由此润滑油容易渗出,并且,能够提供摩擦系数低且可靠性高的滑动部件。第五专利技术中,第一至第四专利技术的滑动部件是用于往复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或涡旋式压缩机的部件,由此能够提供摩擦系数低且可靠性高的滑动部件。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不由本实施方式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中的滑动部件的滑动面的立体示意图,表示润滑条件严苛的第一区域A和润滑条件不严苛的第二区域B。本专利技术涉及彼此滑动面进行滑动的两个滑动部件。在至少一方的滑动部件132的滑动面138设置有麻坑(dimple)状的凹部136。滑动面138包括第一区域A的滑动面138a和第二区域B的滑动面138b。在此,第一区域A表示润滑条件比第二区域B严苛的情况。形成于滑动面138a的凹部136a和形成于滑动面138b的凹部136b的形状彼此不同。即,凹部136a和凹部136b的开口尺寸和凹部深度的至少一者不同。在图1中,表示凹部136a和凹部136b的开口尺寸和凹部深度不同的情况。形成于第一区域A的凹部136a的凹部深度比形成于第二区域B的凹部136b的凹部深度浅,第一区域A中的凹部136a的开口尺寸比第二区域B中的凹部136b的开口尺寸大。第一区域A的滑动面138a中的凹部136a的开口面积率与第二区域B的滑动面138b中的凹部136b的开口面积率不同。开口面积率是指凹部136相对于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滑动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彼此的滑动面滑动的两个滑动部件,在至少一方的所述滑动面设置有麻坑状的多个凹部,所述凹部的形状或所述凹部的开口面积率根据区域而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7.01 JP 2011-1470021.一种滑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彼此的滑动面滑动的两个滑动部件,在至少一方的所述滑动面设置有麻坑状的多个凹部,所述凹部的形状或所述凹部的开口面积率根据区域而不同,作为所述区域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比所述第二区域更与所述滑动面彼此接触的情况下,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凹部深度为1~3μm,形成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凹部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原弘之石田贵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