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的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轴的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轴的支撑结构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其内圈相对于其所支撑的轴高速旋转,摩擦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小摩擦系数,人们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尽可能的使得内圈光滑,然而由于内圈光滑,也就使得润滑油不能很好地存留在轴与内圈的接触面上,导致内圈摩擦产生热量,容易导致其疲劳失效,缩短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的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使得润滑油很好地存在于轴与轴的支撑结构的内圈的接触面上,由于润滑油的存在导致摩擦系数较小,减少热量的产生;使其抗疲劳强度增加,延长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轴的支撑结构,包括内圈,内圈的内表面分布有孔径为3~20μm的第一系列微型孔,第一系列微型孔的深度为0.1~5μm;相邻的第一系列微型孔之间是连通的。优选的,内圈的内径为3~6mm。优选的,第一系列微型孔的分布面积占内圈的内表面面积的5%~10%;第一系列微型孔均匀分布于内圈的内表面。优选的,第一系列微型孔相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的支撑结构,包括内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的内表面分布有孔径为3~20μm的第一系列微型孔(2),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深度为0.1~5μm;相邻的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之间是连通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在内圈(1)的内表面静电喷涂一层厚度为0.1~0.5μm的树脂层;B.在所述树脂层上化学沉积不锈钢层,不锈钢层的厚度为0.1~2μm;C.采用高能束蚀刻工艺在所述不锈钢层制作第一系列微型孔(2),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穿透所述树脂层,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孔径为10~35μm,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深度为0.1~5μm,相邻的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之间是连通的;D.在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孔壁化学沉积不锈钢层,所述沉积不锈钢层的厚度为1~2μm;E.通过电镀工艺,在所述沉积不锈钢层上电镀不锈钢,所述电镀不锈钢层的厚度为3~5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的内径为1~2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列微型孔(2)的分布面积占内圈(1)的内表面面积的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凯诺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