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线轮胎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567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适于形成折转长度长的胎体带来层的子午线轮胎成型装置,其中轮胎成型装置的滚转装置机壳被成型,以便移动机架,包括多组线型滚道轴承,固定在其适当位置并具有轴承滚道,通过固定到机壳上的机筒,在胎体成型定型盘侧面上第二成型位置的方向向前和向后,第一滚环的直径的成型比第二滚环的直径稍微小一些,当这些滚环移动到彼此最靠近时,滚环的圆柱形部分彼此重叠地啮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午线轮胎的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客车上或诸如此类的子午线轮胎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子午线轮胎的成型方法概括地分为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该方法中,当将内衬和用作底布的构成胎体帘布层装配成胎体带束层时,其外圆周长度大于胎圈芯的外圆周长度,以及胎圈芯的安装是通过减小胎圈芯区和胎圈芯外部的直径(通常称为正包边)。第二种方法是,在该方法中,胎体带束层的外圆周长度,其如上述一样,比胎圈芯的内圆周长度小,并且安装胎圈芯是通过增大胎圈芯区的直径(通常,称为胎圈锁环)。本专利技术涉及后者第二种方法中的一种改进。此外,第二种轮胎成型方法被分类为三种方法(方法A,方法B1,及方法B2)。在这三种方法中,方法A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在胎圈芯被安装在胎体带束层上后,胎圈芯之间的一部分膨胀成为腰鼓形,然后胎圈芯的两外端部中的胎体带束层(包括侧壁)被折叠和加压,以使胎圈芯包在上述腰鼓形胎体带束层中”,以及装配一种环状带胎结构,其预先被装配到腰鼓形外圆周部,由此完成了一种用于子午线轮胎的生胎。这种方法是一种其中“包括侧壁的胎体带束层进行折叠”的成型方法。方法B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在将胎圈芯安装在胎体带束层上后,胎圈芯之间的一部分稍微地膨胀成为圆柱形,然后胎圈芯的两外端部中的胎体带束层被折叠和加压,以使胎圈芯包在上述圆柱形胎体带束层中”,以及将一种预先装配的环状带胎结构装配到膨胀成腰鼓形的外圆周部,由此完成了一种用于子午线轮胎的生胎。在方法B中,方法B1是一种轮胎成型方法,其中折叠胎体带束层包括侧壁,方法B2是一种轮胎成型方法,其中折叠胎体带束层不包括侧壁,接着固定侧壁。在所有上述三种方法中,一种称作胎面压胎侧的轮胎结构,其中提供-->了胎面端部以覆盖侧壁端部外面,用于提高生产率。在这种结构的例子中,如果其中侧壁端部固定的位置相对于带层端部是不正确的,轮胎的耐久性和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方法A的常规成型机中,(I)一种称作胶囊的橡胶包用于进行折叠,由于上述原因仔细注意胶囊的性能和质量控制以及设备的操作控制,但是,从轮胎胎口直径附近的部分到轮胎外径附近的部分发生大的膨胀,并且尺寸在使用下不可避免地改变,因此,使左右胶囊膨胀度均匀和稳定胶囊表面滑动是困难的。(II)此外,注意部件端部压制端附近的行为(在腰鼓形轮胎的赤道线左部给出说明),其中有一个问题,当滚压弯曲部分,同时依靠部件收缩力在胶囊上滑动时,曲率向右凸的胶囊上的部件越向曲率向左凸的腰鼓形胎体,由此使固定位置不稳定。相反地,在方法B1中,一单胶囊用于折叠,在径向的膨胀量通过滚环作用控制,以使膨胀量非常小,因此已经膨胀了的胶囊后的构形是稳定的。此外,由于折叠作用,其中在部件固定在胶囊和柱面内的环之间的状态下进行移动,与方法A相比,构形是稳定的。相反地,在方法B2中,折叠工作后,侧壁端部能够由一凸出明线固定,该明线表示被控制的参考固定位置。轮胎赤道线侧面上的侧壁端部与方法B1相比,具有高精度。用于折叠的胶囊分类为单胶囊型和双胶囊型,单胶囊型是这样一种类型,其中一个胶囊使用在成型鼓的一侧。该双胶囊型是这样一种类型,其中使用了两个胶囊。对于单胶囊型,为了促进膨胀胶囊的折叠动作,一称为“推罐”的环形体或一“滚环”是必要的。对于方法B2中的折叠,能够采用任何使用单胶囊的滚型,使用单胶囊的推罐型和双胶囊型的折叠方法。被使用的类型由折叠长度和成型装置的结构和布置确定。为了提高高速耐久性,需要具有两层结构的帘布层构成胎体的轮胎。作为两层结构,已经考虑下面的结构。(在此,粘结到成品轮胎横截面中内衬层的帘布层称为第一帘布层)。(a)一种类型,其中两层结构是通过将与第一帘布层宽度相同的帘布层层合到第一帘布层上形成,以便在成型定型盘的轴向上轻微移动。在这种-->情况中,帘布层端部位置折叠,同时缠绕胎圈芯几乎与一层结构轮胎的一样,帘布层靠近侧壁胎圈芯。(b)一种类型,其中两层结构通过将比第一帘布层宽度稍窄的帘布层层合到第一帘布层上形成,在这种情况中,帘布层端部的位置相似于(a)项中的。(c)一种类型,其中整个两层结构由一帘布层通过增加第一帘布层的宽度,和通过在轮胎赤道位置折叠帘布层彼此重叠形成。(d)一种类型,其中整个两层结构是通过使第一帘布层宽度等于或近似等于一层结构轮胎的宽度,以及通过增加第二帘布层延伸到第一折叠帘布层的两个端部形成。(e)一种类型,其中实质的两层结构是由一帘布层通过增加第一帘布层宽度,和通过将折叠的帘布层的端部稍微定位在带层端部的轮胎赤道位置侧面上形成。(f)一种类型,其中两层结构通过使第一帘布层宽度等于或近似等于一层结构轮胎的宽度,和将第二帘布层增加到第一折叠帘布层端部上,以及通过将第二帘布层的端部稍微定位在带层端部的轮胎赤道位置侧面上形成。当这些类型之一的两层结构轮胎用方法A生产时,能够形成(a)和(b)项的两层结构。因为折叠长度太长不能形成(b)项的两层结构。如果结构是使折叠的第一帘布层重叠在第二帘布层上,那么(d)项的两层结构能够形成,但是如果结构是使第二帘布层重叠在折叠的第一帘布层上,那么就不能形成。能够形成(e)和(f)项的两层结构,但是有下述的一个问题。由于折叠长度大,与上述的例(I)和(II)相比,必须增加胶囊膨胀,并且还增加了一个新问题,由于折叠帘布层端部比侧壁端部长,当该部件如例(II)所述越向腰鼓形胎体时,帘布层端部具有比侧壁和帘布层的层合区的可收缩速度高,结果产生一个问题,即固定位置变得更不稳定。在方法B中,对于上述结构的推罐型和双胶囊型,只有(a)和(b)项结构能够形成,在使用滚环的B1和B2方法中,能够形成(a)和(f)项结构,而不受折叠长度的影响。-->作为方法B中的成型装置,日本专利公开No.53-24463中公开的成型装置已是公知的,但是这种成型装置有下面的问题。(1)根据本专利技术,“在轮胎成型鼓上形成装配了胎圈部件的圆柱形胎体带束层的步骤,和在鼓径增加后绕胎圈部件折叠胎体带束层两端部,以及然后将轮胎侧壁结构件固定以形成生胎筒(green tire)的步骤”在同样的鼓上施行。能够用在这样的步骤中的公知鼓具有包裹胎圈芯的胶囊,因此其表面不平,其与薄壁内衬和帘布层的精密卷绕相互干扰。(2)如上所述,用于折叠的胶囊被分类为单胶囊型和双胶囊型,单胶囊型是一种在成型鼓的一侧面上使用一个胶囊的类型,双胶囊型是一种使用两个胶囊的类型。对于单胶囊型,为了促进膨胀胶囊的折叠作用,被称为“推罐”或“滚环”的环形体是必须的。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没有考虑该环形体的作用和布置,因此必须不可避免地使用双胶囊型。结果,本专利技术不适合在折叠胎圈芯两侧的带束层中折叠长度大的成型轮胎结构,(上述(c),(d),(e)和(f)。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形作出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子午线轮胎成型装置,其中当装配薄壁内衬和帘布层时,刚度高,并且这些材料能够被精确地卷绕和坚固地压在平面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有折叠装置的子午线轮胎成型设备,该折叠装置能够应用于形成折叠长度大的胎体带束层,特别是,一种结构为折叠端部在轮胎赤道位置彼此重叠的轮胎。为完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轮胎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成型工艺,其包括胎体带束层成型工艺,其中一种用于成型胎体带束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子午线轮胎成型设备,包括:用于成型胎体结构的第一成型工艺,其包括胎体带束层成型工艺,其中提供一种用于成型胎体带束层的带束层成型定型盘,以及内衬和帘布层在所述带束层成型定型盘上层合,由此形成了外径小于胎圈芯内径的胎体带束层;胎体成型工艺,提供有直径小于胎体带束层内径的胎体成型定型盘,和用于折叠和包裹胎圈芯的滚转装置;胎体带束层运输工艺,用于在所述胎体带束层成型工艺和胎体成型工艺之间使胎体带束层往复运动;第二成型工艺,用于卷绕通过第一成型工艺已经完成的所述胎体结构,以完成一生胎筒;第三成型工艺,用于在所述生胎筒被制成腰鼓形后装配带束层胎面结构,包括生胎筒运输工艺,用于接收、运输、和交送所述生胎筒;带束层胎面结构成型工艺;以及带束层胎面结构运输工艺,用于在所述生胎筒运输工艺和带束层胎面结构成型工艺之间运输所述带束层胎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12-15 355242/991、一种子午线轮胎成型设备,包括:用于成型胎体结构的第一成型工艺,其包括胎体带束层成型工艺,其中提供一种用于成型胎体带束层的带束层成型定型盘,以及内衬和帘布层在所述带束层成型定型盘上层合,由此形成了外径小于胎圈芯内径的胎体带束层;胎体成型工艺,提供有直径小于胎体带束层内径的胎体成型定型盘,和用于折叠和包裹胎圈芯的滚转装置;胎体带束层运输工艺,用于在所述胎体带束层成型工艺和胎体成型工艺之间使胎体带束层往复运动;第二成型工艺,用于卷绕通过第一成型工艺已经完成的所述胎体结构,以完成一生胎筒;第三成型工艺,用于在所述生胎筒被制成腰鼓形后装配带束层胎面结构,包括生胎筒运输工艺,用于接收、运输、和交送所述生胎筒;带束层胎面结构成型工艺;以及带束层胎面结构运输工艺,用于在所述生胎筒运输工艺和带束层胎面结构成型工艺之间运输所述带束层胎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的子午线轮胎成型设备,其中,所述滚转装置包括一机架,在导轨上朝所述定型盘纵向移动,该导轨布置成平行于所述胎体成型工艺中的成形定型盘轴;所述机架的驱动装置;能够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稔入江畅彦深町嘉博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