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489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1:42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本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使得适当地限制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之间的关系。此外,轮胎的接地面的各半部被三等分以从轮胎宽度方向中央侧开始依次地形成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轮胎宽度方向中间部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部,并且在该构造中,带束增强层的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部对应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的周向刚性低于带束增强层的与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对应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的周向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直到1960年左右,在车辆中主流使用具有相对窄截面宽度的斜交轮胎,这是因为那时的车辆重量相对地轻,车辆所要求的速度相对地低,结果轮胎的负担轻。然而,近来,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发展和车辆速度的增大,因为需要轮胎在高速运行中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磨耗性,所以具有较大宽度且呈扁平形状的子午线轮胎成为主流(参见专利文献I)。然而,增大轮胎的宽度减少了车内自由空间并且使车内的舒适性劣化。这变成了大问题,因为特别是近年来开发使用的电动车辆必须具有用于容纳诸如用于控制使轮胎绕着驱动轴转动的扭矩的马达等的驱动单元的充分的空间,在这点上,确保车辆的轮胎附近的足够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问题,对更好的燃料经济性的需求日益增力口。传统上已知的是:为了提高燃料经济性,在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值(RR值)方面增大轮胎的直径和宽度是有效的。然而,增大轮胎的直径和宽度也增大了轮胎的重量和车辆的空气阻力,由此导致车辆遭受的阻力增加并且轮胎上有太多负载。此外,增大轮胎的直径增加了带束张力、增强了轮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体,所述胎体由跨越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地设置的子午线排列胎体帘线的帘布层构成;带束,所述带束由一层或两层带束层构成;以及一层以上的带束增强层,所述带束增强层作为覆盖有橡胶的帘线层且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带束和所述带束增强层设置于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小于165mm时,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OD为0.26以下;并且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为165mm以上时,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和外径OD满足以下关系式:OD≥2.135×SW+282.3;并且所述轮胎的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各半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被三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02 JP 2011-2415811.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体,所述胎体由跨越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地设置的子午线排列胎体帘线的帘布层构成;带束,所述带束由一层或两层带束层构成;以及一层以上的带束增强层,所述带束增强层作为覆盖有橡胶的帘线层且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带束和所述带束增强层设置于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小于165mm时,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与外径OD的比SW/0D为0.26以下;并且 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为165mm以上时,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和外径OD满足以下关系式:OD ≥ 2.135XSW+282.3 ;并且 所述轮胎的接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各半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被三等分成包括:从轮胎宽度方向中央侧开始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轮胎宽度方向中间部和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部, 所述带束增强层的在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部对应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的周向刚性低于所述带束增强层的在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中央部对应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的周向刚性。2.一种乘用车用充气子午线轮胎,所述轮胎具有:胎体,所述胎体由跨越一对胎圈部之间环状地设置的子午线排列胎体帘线的帘布层构成;带束,所述带束由一层或两层带束层构成;以及一层以上的带束增强层,所述带束增强层作为覆盖有橡胶的帘线层且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带束和所述带束增强层设置于所述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胎的截面宽度SW和外径OD满足以下关系式: OD ≥-0.0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山勲松本浩幸畠中慎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