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5159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9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包括液压泵(10)、与所述液压泵(10)的出油口连接的执行机构、待冲洗元件(20)以及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口连接的回油管路(30),所述待冲洗元件(20)包括工作油路和与工作油路相互隔离的外壳腔,所述外壳腔包括第一油口(T1)和第二油口(T2),所述第一油口(T1)与所述回油管路(30)连通,所述第二油口(T2)与低压油路或油箱(T0)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回油管路(30)的回油油液引流至待冲洗元件(20)的外壳腔内,可对外壳腔进行有效地散热降温,进而对待冲洗元件(20)进行有效降温,且由于回油管路的压力油来自执行机构的回油油液,对执行机构的工作油路不产生任何影响,不产生额外的能耗,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领域,尤其涉及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一些液压系统,如液压马达、液压泵等,其在持续工作过程中发热严重,使液压油的温度不断升高,进而影响整个液压系统。为解决此问题,传统的其中之一方法是利用自身的内泄流量进行冲洗,但其流量较小,冲洗效果不理想,另一种方法是,在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内部专门设置冲洗阀,利用冲洗阀流量进行冲洗,该方法只能用于设有冲洗阀的闭式液压系统,冲洗阀将系统中低压侧取一部分液压油流回油箱,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冲洗阀的开启压力一般在1.9-2.0Mpa左右,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且冲洗阀只能使液压系统中少部分液压油散热,而作为高温热源的马达或泵等液压元件壳体的温度仍人没有得到有效降温,其仍在源源不断地加热液压油。其次,对于一些无内置冲洗阀的马达或泵来说,其冷却冲洗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节能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本技术提供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包括液压泵、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的执行机构、待冲洗元件以及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口连接的回油管路,所述待冲洗元件包括其内部的工作油路和与所述工作油路相互隔离的外壳腔,所述外壳腔包括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低压油路或油箱连通。优选地,所述待冲洗元件为液压马达。优选地,所述待冲洗元件为油泵。优选地,所述待冲洗元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待冲洗元件的外壳腔通过液压管路串联及/或并联连接且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优选地,所述回油管路上设置有过载保护阀,所述过载保护阀的进油口与回油管路连通,其出油口与油箱连通。优选地,所述过载保护阀为溢流阀。优选地,所述过载保护阀为单向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其包括上述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为压路机,所述压路机包括转向器、左转向油缸以及右转向油缸,所述执行机构为所述转向器、左转向油缸以及右转向油缸,所述转向器包括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的进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的回油口、与所述左转向油缸的无杆腔和右转向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的工作油口 A、以及与所述左转向油缸的有杆腔和右转向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的工作油口 B。优选地,所述转向器与液压泵的出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优先阀,所述优先阀包括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连通的进油口、与所述转向器的进油口连通的出油口、回油口以及两液控端,所述回油口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本技术通过将回油管路的回油油液引流至待冲洗元件的外壳腔内,可对外壳腔进行有效地散热降温,进而对待冲洗元件进行有效降温,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待冲洗元件作为高温热源对液压系统的压力油源源不断地加热;且由于回油管路的回油油液来自执行机构的回油油液,对执行机构不产生任何影响,不产生额外的能耗,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示意图。符号说明10、液压泵20、待冲洗元件22、工作油路 30、回油管路32、过载保护阀40、转向器41、左转向油缸42、右转向油缸44、优先阀441、第一溢流阀T0、油箱Tl、第一油口T2、第二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包括液压泵10、与所述液压泵10的出油口连接的执行机构、待·冲洗元件20以及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口连接的回油管路30,所述待冲洗元件20包括其内部的工作油路22和与所述工作油路22相互隔离的外壳腔,所述外壳腔包括第一油口 Tl和第二油口 T2,所述第一油口 Tl与所述回油管路30连通,所述第二油口 T2与低压油路或油箱TO连通。本技术通过将回油管路30的回油油液引流至待冲洗元件20的外壳腔内,可对外壳腔进行有效地散热降温,进而对待冲洗元件20进行有效降温,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待冲洗元件20作为高温热源对液压系统的压力油源源不断地加热;且由于回油管路30的油液来自执行机构的回油油液,对执行机构的工作油路不产生任何影响,不产生额外的能耗,节约能源。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待冲洗元件20的外壳腔指的是不与待冲洗元件20的内部的工作油路22连通的腔体,当将所述回油管路30中的回油油液引入该腔体后,不仅可以降低该待冲洗元件20本身的温度,也可以降低流经该待冲洗元件20的工作油路22中的压力油温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待冲洗元件20为可以是多个,多个所述待冲洗元件20的外壳腔通过液压管路串联连接及/或并联连接,且与所述回油管路30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待冲洗元件20可以是油泵、液压马达,也可以是单个液压阀或集成液压阀等。本实施例中,待冲洗元件20优选为液压马达。具体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回油管路30为将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口连接至低压油路或油箱TO的管路。所述液压马达的内部的工作油路22为驱动液压马达转动的工作油路22的一部分。所述液压马达的外壳腔中的第一油口 Tl与所述回油管路30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二油口 T2与油箱TO连通,即,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管路30为连接在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口和第一油口 Tl之间的管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执行机构、液压泵10处于同一工作回路中,也可以是处于不同工作回路,即本技术不仅可以为自身回路中的待冲洗元件20冲洗降温,也可以为其他回路中的待冲洗元件20冲洗降温,使用范围不受限制,既可用于开式液压系统,也可用于闭式液压系统,适用性广。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所述待冲洗元件20的外壳腔的耐压强度,于所述回油管路30上设置有过载保护阀32,所述过载保护阀32的开启压力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待冲洗元件20的外壳腔的耐压极限,当所述回油管路30的压力大于该过载保护阀32的开启压力时,回油管路30的部分油液通过过载保护阀32进入油箱T0,进而对待冲洗元件20的外壳腔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是,该过载保护阀32的具体结构不限,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溢流阀、单向阀。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液压系统冲洗回路。优选地,所述工程机械为压路机。所述压路机包括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左转向油缸41、右转向油缸42以及转向器40。所述左转向油缸41、右转向油缸42以及转向器40即为所述执行机构。所述转向器40包括两工作油口 A、B、一与所述液压泵10的出油口连接的进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路30连通的回油口,所述转向器40的进油口即为所述执行机构的进油口,所述转向器40的回油口即为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口。所述左转向油缸41的有杆腔和右转向油缸42的无杆腔共同与工作油口 A连接,所述左转向油缸41的无杆腔与右转向油缸42的有杆腔共同与工作油口 B连接。当工作油口 A与进油口连通时,左转向油缸41的无杆腔和右转向油缸42的有杆腔进油,所述压路机向右转弯;当工作油口 B与进油口连通时,左转向油缸41的有杆腔和右转向油缸42的无杆腔进油,所述压路机向左转弯。进一步,在所述转向器40与液压泵10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优先阀44,所述优先阀44选择性地将液压泵10出油口处的压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包括液压泵(10)、与所述液压泵(10)的出油口连接的执行机构、待冲洗元件(20)以及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口连接的回油管路(30),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冲洗元件(20)包括其内部的工作油路以及与所述工作油路相互隔离的外壳腔,所述外壳腔包括第一油口(T1)和第二油口(T2),所述第一油口(T1)与所述回油管路(30)连通,所述第二油口(T2)与低压油路或油箱(T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包括液压泵(10)、与所述液压泵(10)的出油口连接的执行机构、待冲洗元件(20)以及与所述执行机构的回油口连接的回油管路(30),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冲洗元件(20)包括其内部的工作油路以及与所述工作油路相互隔离的外壳腔,所述外壳腔包括第一油口(Tl)和第二油口(T2),所述第一油口(Tl)与所述回油管路(30)连通,所述第二油口(T2)与低压油路或油箱(TO)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冲洗元件(20)为液压马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冲洗元件(20)为油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冲洗元件(20)为多个,多个所述待冲洗元件(20)的外壳腔通过液压管路串联及/或并联连接且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路(30)上设置有过载保护阀(32),所述过载保护阀(32)的进油口与回油管路(30)连通,其出油口与油箱(TO)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系统冲洗回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生赵瑞刚帅国菊刘虎魏朝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