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内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4705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8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酵罐内盘管,包括汇集管和若干根U型换热管及多层固定支撑件,所述汇集管包括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所述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之间连接有连接弯头,所述第一汇集管、第二汇集管与所述连接弯头之间设有隔板,所述U型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汇集管相连接,所述U型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汇集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穿过发酵罐罐体并与其连接,所述的多层固定支撑件与发酵罐罐体连接,保证了U型换热管的刚性支撑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彻底消除了各连接固定点处焊缝开裂的可能,既杜绝发酵过程染菌的现象,也大大提高了发酵的效率降低了发酵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酵罐内盘管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发酵罐内盘管。
技术介绍
在发酵罐的罐体内部分布着大量的换热盘管,其作用对于发酵的全过程至关重要,在我们国内大量的各个行业的发酵罐中,普遍存在着下列弊端:每组盘管加工为蛇形盘管方式,一组盘管一根钢管等径进出,中间有多个180度弯头往复折返流体压力损失大,钢管很长需多段对接,使得进出口的温差大,瞬间流量调节范围小,温度调节时间长,发酵效率低,与罐体间的连接口径小强度不足,换热管的加工工艺性差、冷作和焊接质量难保证,装配后每支换热管的位置不规则,采用钢板固定钢管拉撑,刚度不足,在受到罐内被搅动流体的冲击下易产生振动,经常造成各连接固定点处焊缝开裂,罐内焊缝开裂部位无法清洗易染菌,在发酵过程中经常发生发酵液染菌损坏而倒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随着生物发酵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地下自然能源的不断枯竭,生物能源的进一步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物发酵已经成为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酵罐内盘管,这种发酵罐内盘管可随时增加流体流量以调节发酵过程不同阶段产热量不同对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罐内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汇集管、若干根U型换热管、固定支撑件,所述汇集管包括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所述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之间连接有连接弯头,所述第一汇集管、第二汇集管与所述连接弯头之间设有隔板,所述U型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汇集管相连接,所述U型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汇集管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撑件包括固定支撑件本体,所述固定支撑件本体上设有开槽固定实心型钢,所述固定支撑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称的支撑实心型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罐内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汇集管、若干根U型换热管、固定支撑件,所述汇集管包括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所述第一汇集管和第二汇集管之间连接有连接弯头,所述第一汇集管、第二汇集管与所述连接弯头之间设有隔板,所述U型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汇集管相连接,所述U型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汇集管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撑件包括固定支撑件本体,所述固定支撑件本体上设有开槽固定实心型钢,所述固定支撑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称的支撑实心型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内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集管与所述第二汇集管上分别设有接头法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内盘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士兴仲伟沧吴瑞和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德尔热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