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部件和生产车辆部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4150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7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车辆部件的方法,尤其涉及生产机动车辆部件的方法,特别涉及用于生产中立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铝合金;执行第一铝合金的热处理以便增加第一铝合金的延展性;提供第二铝合金;执行第二铝合金的热处理,第一铝合金的热处理与第二铝合金的热处理不同;将经热处理的第一铝合金与经热处理的第二铝合金焊接在一起,以便获得组合零件;将组合零件成形为机动车辆部件。机动车辆部件的包括第一铝合金的子区域可被设计成当由于事故而施加作用力时的预定变形区域,以便由此实现特别良好的刚性区域和可变形区域的组合,例如该刚性区域用于形成安全空间,该可变形区域形成缓冲区以吸收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部件,尤其两块焊接在一起的铝合金的机动车辆部件,特别中立柱(B-pillar),以及涉及生产该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的车辆支撑柱将机动车辆的车顶区(车顶和内体侧的嵌板)连接到下车身结构。在涉及翻车的事故的情况下,支撑柱可以起到防止垂直变形以使车厢变得稳固的救生作用。此外,它们还具有吸收侧面碰撞中的作用力从而使车辆的成员保持安然无恙的功能。车辆支撑柱将通过从前至后连续的字母来标示。例如,中立柱(B-pillar)代表车厢中部的位于车辆底部和车辆顶部之间的连接元件。如今,在车身构造中,通常在中立柱中使用加压硬化型调质硼钢(press hardened quenched and tempered boron steel)(例如22MnB5)。因此,支撑柱的上部被设计成具有避免中立柱在内部空间中穿透的强度,而下部大体上呈现出降低的强度,但相应地,对延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通过对支撑柱的下部部分地进行调质处理来实现。可通过在下部中的变形锻制的方式建立的材料特性允许在侧面碰撞期间减少中立柱吸收的能量,从而使支撑柱的上部能够经受住能量。在现代的轻量化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6/201280029786.html" title="车辆部件和生产车辆部件的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车辆部件和生产车辆部件的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车辆部件的方法,尤其一种生产机动车辆部件(20)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第一铝合金(11);b)执行所述第一铝合金(11)的热处理,以便增加所述第一铝合金(11)的延展性;c)提供第二铝合金(12);d)执行所述第二铝合金(12)的热处理,所述第一铝合金(11)的热处理与所述第二铝合金(12)的热处理不同;e)将经热处理的所述第一铝合金(11)与经热处理的所述第二铝合金(12)焊接在一起,以便获得组合零件(10);以及f)将所述组合零件(10)成形为所述机动车辆部件(2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24 DE 102011078032.71.一种生产车辆部件的方法,尤其一种生产机动车辆部件(20)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a)提供第一招合金(11); b)执行所述第一铝合金(11)的热处理,以便增加所述第一铝合金(11)的延展性; c)提供第二铝合金(12); d)执行所述第二铝合金(12)的热处理,所述第一铝合金(11)的热处理与所述第二铝合金(12)的热处理不同; e)将经热处理的所述第一铝合金(11)与经热处理的所述第二铝合金(12)焊接在一起,以便获得组合零件(10);以及 f)将所述组合零件(10)成形为所述机动车辆部件(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合金的组分大体上与所述第一铝合金的组分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11)和所述第二铝合金(12)中的每者均是AA7XXX系列铝合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11)和所述第二铝合金(12)中的每者均是从由AA7055系列合金、AA7081系列合金、AA7181系列合金、AA7085系列合金、AA7185系列合金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铝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合金(11)和所述第二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布伦瑞克
申请(专利权)人:爱励轧制产品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