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73746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3-06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彻底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弹性的金属片弯曲成螺旋环,该螺旋环的最大直径小于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直径,将螺旋环放入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孔槽内,向螺旋环施加轴向压力使螺旋环涨满孔槽,从而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所采用的防护件可循环使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防护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机匣类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提供。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机匣位于发动机的最前端,由外机匣、支板、内环组成,集气罩2与外机匣3焊接后形成一封闭腔4,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封闭腔4与外界相通的接口 I仅有一处(见图2),且该接口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屑以及周转中的外来物都会通过此接口进入封闭腔4体中(见图3,铁屑流向如箭头所示)。为避免异物进入机匣中,以前采用从接口处灌蜡充满整个封闭腔,机械加工后采用高温水熔化腔体中的固体蜡,再用超声波洗涤机冲洗封闭腔的方法。该方法一直以来存在弊端:由于铁屑等异物粘着在固化的蜡上,清理不净的情况下,在高温水池中铁屑等异物会随着蜡的熔化再次进入封闭腔中,进入封闭腔“死角”的铁屑会从支板的防冰孔中“飞出”,伤到发动机其它零件,造成试车与飞行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彻底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所采用的防护件可循环使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防护费用。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其特征在于:将有弹性的金属片弯曲成螺旋环,该螺旋环的最大直径小于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直径,将螺旋环放入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孔槽内,向螺旋环施加轴向压力使螺旋环涨满孔槽,从而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护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弹性的金属片由GH4141合金制成,其厚度优选为0.1?0.3mm ;所述有弹性的金属片为条状金属带,其宽度与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孔槽深度相同。螺旋环需进行热处理,使其具备弹性。本专利技术采用金属螺旋环自动涨满进口的异物防护方法代替传统的蜡填充封闭腔的防护方法,彻底杜绝了异物进入封闭腔内导致试车故障的发生,其对比蜡填充方法的有益效果见表1:表I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案与原始方案的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弹性的金属片弯曲成螺旋环,该螺旋环的最大直径小于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直径,将螺旋环放入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孔槽内,向螺旋环施加轴向压力使螺旋环涨满孔槽,从而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弹性的金属片弯曲成螺旋环,该螺旋环的最大直径小于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直径,将螺旋环放入封闭腔与外界相通的接口的孔槽内,向螺旋环施加轴向压力使螺旋环涨满孔槽,从而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防护异物进入发动机机匣封闭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弹性的金属片由GH4141合金制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华孙玉民蒋洪泉徐金梅刘姝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