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低功耗的抗单离子辐照锁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025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单离子辐照集成电路,为设计出更小尺寸和更低功耗的具有抗单离子辐照能力的锁存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尺寸低功耗的抗单离子辐照锁存器,由2个开关、三个反相器构成,第一个开关经第一个反相器连接到第二个反相器,第一个开关经第二个开关、第三个反相器连接到第二个反相器,第一个反相器中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E节点,第一个反相器中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F节点,第三个反相器中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G节点,第三个反相器中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H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抗单离子辐照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尺寸低功耗的抗单离子辐照锁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单离子辐照集成电路,尤其涉及到抗单离子辐照的基本数字电路单元、小尺寸低功耗的抗单离子辐照锁存器。随着航天事业和核能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地球气象卫星、月球卫星、未来的火星探索和国防建设都离不开具有抗辐射性能的集成电路,特别涉及ー种应用于TD1-Cis的时域累加方法及累加器。技术背景无论在航天工程、国防建设都需要具有抗辐射性能的集成电路,随着这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抗辐照的集成电路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对于专用的抗辐照集成电路エ艺来说,具有成本高、エ艺落后的缺点。而基于设计方法的抗辐照集成电路,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而且可以使用当前较为先进的集成电路生产エ艺。现有技术还不能很好的达到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g在设计出更小尺寸和更低功耗的具有抗单离子辐照能力的锁存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尺寸低功耗的抗单离子辐照锁存器,由2个开关、三个反相器构成,第一个开关经第一个反相器连接到第二个反相器,第一个开关经第二个开关、第三个反相器连接到第二个反相器,第一个反相器中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E节点,第一个反相器中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F节点,第三个反相器中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G节点,第三个反相器中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H节点,在节点X和节点E之间增加ー个PMOS型晶体管,所述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X,所述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节点E,所述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在节点X和节点F之间增加ー个NMOS型晶体管,所述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X,所述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在节点F,所述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在节点Y和节点G之间增加另ー个PMOS型晶体管,所述另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Y,所述另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G节点,所述另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在节点Y和节点H之间增加另ー个NMOS型晶体管,所述另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Y,所述另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H节点,所述另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当第一、第三反相器原有的PMOS型晶体管的宽长比为0.8/0.18um或者0.4/0.18um吋,所述ー个PMOS型晶体管与第三个反相器原有的PMOS型晶体管宽长比为0.18/0.8um ;所述ー个NMOS型晶体管与第三个反相器原有的NMOS型晶体管宽长比为0.18/0.8um。本专利技术具备下列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2个NOMS晶体管和2个PMOS晶体管,因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锁存器的具有抗单离子辐照的能力,而且面积和功耗都有显著地降低。【附图说明】图1通用锁存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抗辐照锁存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用的锁存器不具有抗单离子辐照的能力。如图1所示,是ー款通用锁存器的电路原理图,它由两个CMOS开关和三个反相器组成。该锁存器的输入端是D,其后接ー个CMOS开关I,开关I的另一端接在一个反相器I的输入端,反相器I的输出端、反相器2的输入端和反相器3的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形成节点Y。反相器2的输出端是锁存器的输出端Q。反相器3的输出端接CMOS型开关2,开关2的另一端接在反相器2的输入端,形成节点X。开关I和开关2是由一个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组成。开关I中NMOS晶体管的棚极接CLOCK信号,PMOS晶体管栅极接CLOCK的反相信号。开关2中NMOS晶体管的栅极接CLOCK的反相信号,PMOS晶体管栅极接CLOCK信号。当CLOCK为高电平,开关I打开,开关2关闭,输出端Q的信号等于输入端D上的信号。当CLOCK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开关I从闭合状转为断开,开关2由断开转为闭合,输出端Q的信号只取决于CLOCK由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时输入端D的信号。当CLOCK处于低电平时,反相器I和反相器3组成反馈回路,如果没有单离子或其他外界的干扰,输出端Q的信号不会发生变化。当CLOCK处于低电平时,单离子打在节点X或节点Y,很容易造成锁存器状态的反转,同时也造成输出端Q发生反转。锁存器存储的信号发生变化,有可能造成集成电路功能的紊乱。为了避免单离子引起锁存器状态的反转,需要对通用锁存器进行抗辐照加固。为了使锁存器具有抗辐照的性能,需要对通用锁存器进行抗辐照加固。如图2所示,是加固后的锁存器。它与通用锁存器的结构相比,多了 2个NOMS晶体管和2个PMOS晶体管。反相器I中PMOS型晶体管PMl的栅极命名为E节点,反相器I中NMOS型晶体管匪I的栅极命名为F节点,反相器3中PMOS型晶体管PMl的栅极命名为G节点,反相器3中NMOS型晶体管匪I的栅极命名为H节点。在节点X和节点E之间加ー个PMOS型晶体管PM4,PM4的源极接在节点X,PM4的漏极接节点E,PM4的栅极接地。在节点X和节点F之间加ー个NMOS型晶体管NM4,NM4的源极接在节点X,NM4的漏极接在节点F,NM4的栅极接地。在节点Y和节点G之间加ー个PMOS型晶体管PM5,PM5的源极接在节点Y,PM5的漏极接G节点,PM5的栅极接地。在节点Y和节点H之间加ー个NMOS型晶体管匪5,匪5的源极接在节点Y,匪5的漏极接H节点,匪5的栅极接地。其中PM4、NM4、PM5和匪5实际上是起到电阻的作用。节点X上发生单离子瞬态,由于PM4和NM4的延迟作用,不会影响节点Y的电平,因此输出Q不会发生变化。同理,如果节点Y发生单离子瞬态,节点X的电平状态不会发生变化,输出端Q之后发生单离子瞬态,而不会出现单离子翻转。如果E节点为高电平,单离子打击在E节点,因为PM4是PMOS型晶体管,不会出现单离子瞬态。如果E节点为低电平,单离子打击在E节点,会出现单离子瞬态,由于PM4的存在,不会造成F节点发生单离子瞬态。E节点的单离子瞬态只会造成晶体管PMl短暂地关闭,不会造成节点Y状态发生变化,输出状态Q也不会发生变化。如果F节点为低电平,单离子打击在F节点,因为NM4是NMOS型晶体管,节点F不会出现单离子瞬态。如果F节点为高电平,单离子打击在F节点,F节点会出现单离子瞬态,由于NM4的存在,不会造成E节点发生单离子瞬态。F节点的单离子瞬态,只会造成晶体管匪I短暂地关闭,不会造成节点Y状态发生变化,输出状态Q也不会发生变坏。同理,单离子打击在G节点或H节点,锁存器的输去Q不会发生单离子翻转。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单离子引起的单离子翻转,晶体管PM4、NM4、PM3和匪3的宽长比(W/L)要尽可能地小,对于特定的エ艺,宽度W有最小值,为了减小宽长度(W/L),必须增加长度し为了减小晶体管的面积和提高锁存器的速度,需要减小晶体管PM4、NM4、PM3和匪3的宽长比(W/L)。对于ISOnm集成电路エ艺,以下晶体管參数可以屏蔽大部分的单离子辐照:晶体管PMl和PM3的宽为0.8-1.0um,晶体管PMl和PM3的长为0.18-0.20um,PMl和PM3的最佳宽长比为0.8/0.18 ;晶体管匪I和匪3的宽为0.4-0.5um,晶体管匪I和匪3的长为0.18-0.20um,NMl和NM3的最佳宽长比为0.4/0.18 ;晶体管PM4、PM5、NM4和NM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尺寸低功耗的抗单离子辐照锁存器,由2个开关、三个反相器构成,第一个开关经第一个反相器连接到第二个反相器,第一个开关经第二个开关、第三个反相器连接到第二个反相器,第一个反相器中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E节点,第一个反相器中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F节点,第三个反相器中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G节点,第三个反相器中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H节点,其特征是,在节点X和节点E之间增加一个PMOS型晶体管,所述一个P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X,所述一个P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节点E,所述一个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在节点X和节点F之间增加一个NMOS型晶体管,所述一个N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X,所述一个N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在节点F,所述一个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在节点Y和节点G之间增加另一个PMOS型晶体管,所述另一个P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Y,所述另一个P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G节点,所述另一个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在节点Y和节点H之间增加另一个NMOS型晶体管,所述另一个N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Y,所述另一个N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H节点,所述另一个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小尺寸低功耗的抗单离子辐照锁存器,由2个开关、三个反相器构成,第一个开关经第一个反相器连接到第二个反相器,第一个开关经第二个开关、第三个反相器连接到第二个反相器,第一个反相器中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E节点,第一个反相器中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F节点,第三个反相器中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G节点,第三个反相器中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命名为H节点,其特征是,在节点X和节点E之间增加一个PMOS型晶体管,所述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X,所述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节点E,所述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在节点X和节点F之间增加ー个NMOS型晶体管,所述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X,所述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在节点F,所述ー个NMOS型晶体管的栅极接地;在节点Y和节点G之间增加另ー个PMOS型晶体管,所述另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源极接在节点Y,所述另ー个PMOS型晶体管的漏极接G节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红胡燕翔徐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晶奇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