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固定有导向壳体,导向壳体内设有凹模体,凹模体的头部固定有凹模,导向壳体的上部对应凹模的位置设有凸模;导向壳体上下贯通有导柱、导套,导柱下部套有复位橡胶弹簧;凹模体的尾部设有平衡配重、平衡橡胶弹簧;导向壳体的侧壁设有工件定位销,导向壳体的顶壁设有凹模体定位销钉。凹模和凹模体可沿导柱上下移动,适应钢管插入时对模具缝隙宽度的要求和不同壁厚的需要,避免了凹模体的疲劳破坏断裂,且工序简单、速度慢、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冲孔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
技术介绍
钢管冲孔在工业生产中很普遍,绝大部分为薄壁管材的冲裁加工,凹模置于悬臂 结构的凹模体上,凹模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但对于管径小,管壁较厚且孔距离钢管端口较大 钢管的冲孔加工,冲裁力大,力臂长,悬臂结构的凹模体强度已不能满足实际加工需要。现有技术中,对于小半径厚壁管的孔的加工,一般均采用钻床钻孔来解决。在使 用钻床钻削前,需要在工件上打点定位,钻削过程中需要将工件夹紧,对于两头对称孔的加 工,还需要移动钻机头部或者将工件重新取下,换向后,再次定位夹紧,而后才可进行钻孔 加工。工序复杂,速度慢,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工序简单、速度慢、效率高的带活动导向凹 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 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内设有凹模体,所述凹模体的头部固定有凹模,所述导向壳体的上 部对应所述凹模的位置设有凸模;所述导向壳体上下贯通有I根或两根导柱,所述凹模体的中部设有I个或两个导 套,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导套,所述凹模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壳体的底壁之间的导柱上套 有复位橡胶弹簧;所述凹模体的尾部设有平衡配重,所述平衡配置的上部设有平衡橡胶弹簧;所述凹模体的头部的外圆与所述导向壳体的内圆之间的间隙大于工件的壁厚,所 述导向壳体的侧壁设有工件定位销,所述导向壳体的顶壁与所述凹模体的顶面之间设有凹 模体定位销钉。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活动导向凹模体 的钢管冲孔模具,由于下模座上固定有导向壳体,导向壳体内设有凹模体,凹模体的头部固 定有凹模,导向壳体的上部对应凹模的位置设有凸模;导向壳体上下贯通有导柱、导套,导 柱下部套有复位橡胶弹簧;凹模体的尾部设有平衡配重、平衡橡胶弹簧;导向壳体的侧壁 设有工件定位销,导向壳体的顶壁设有凹模体定位销钉。凹模和凹模体可沿导柱上下移动, 以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小于IOmm)适应钢管插入时对模具缝隙宽度的要求和不同壁厚的需 要,避免了凹模体的疲劳破坏断裂,且工序简单、速度慢、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的外部结构示意 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冲孔模具;2、下模座;3、工件换向小车;4、小车轨道;5、工件;6、工件定位销钉;7、平衡配重;8、凹模体;9、导柱;10、油杯;11、凹模体定位销钉;12、复位橡胶弹簧;13、凸 模(冲头);14、导向壳体;15、凹模;16、回转轴与轴承;17、轴承座;18、工件托盘;19、滚轮; 20、平衡橡胶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内设有凹模体,所述凹 模体的头部固定有凹模,所述导向壳体的上部对应所述凹模的位置设有凸模;所述导向壳体上下贯通有I根或两根导柱,所述凹模体的中部设有I个或两个导 套,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导套,所述凹模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壳体的底壁之间的导柱上套 有复位橡胶弹簧;所述凹模体的尾部设有平衡配重,所述平衡配置的上部设有平衡橡胶弹簧;所述凹模体的头部的外圆与所述导向壳体的内圆之间的间隙大于工件的壁厚,所 述导向壳体的侧壁设有工件定位销,所述导向壳体的顶壁与所述凹模体的顶面之间设有凹 模体定位销钉。所述导柱顶端的导向壳体上设有油杯。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设有小车导轨,所述小车导轨上设有工件换向小车。所述工件换向小车滚轮、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回转轴与轴承,所述回转轴的 上端固定有工件托盘。所述小车导轨的外端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采用冲孔的方式来代替钻孔加工, 冲孔时凸模安全不断裂、钢管断面圆度在要求范围内、凹模体不变形、冲出的孔与孔的中心 连线满足沿轴向的直线度要求,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率的冲孔加工。具体实施例:根据不同的钢管外径、壁厚及冲孔位置、孔径,确定凹模体长度、直径、凹凸模尺 寸、凸模导向壳内外尺寸、换向机构尺寸以及轨道及底座尺寸。如图1、图2所示,包括:(I)冲孔部分结构:本部分结构以导向壳体14为主要连接部件,凹模体8通过导柱9与导套连接于导 向壳体14上;凹模体8高度位置由凹模体定位销钉11和套在导柱9上的复位橡胶弹簧12 确定;凹模15镶嵌于凹模体8上;凹模体8头部为工件导向结构,尾部为平衡配重7 ;平衡 配重7顶部有平衡橡胶弹簧20 ;导向壳体14侧面设置有工件定位销钉6 ;凸模13通过上模 座与冲压机滑块(图中未示出)相连接,并在冲孔过程中由导向壳体14导向和保护;整个模具体通过下模座2固定于冲压机工作台上。(2)工件进料及换向机构结构(可选结构):本部分结构主要包括工件换向小车3和两条小车轨道4,其中换向小车3包括工件 托盘18、回转轴与轴承16、轴承座17、滚轮19等组成;两条小车轨道4的两侧设有两条加 强筋,并通过下模座2连接。(3)工作过程描述:①将模具调试定位并固定在冲压机工作台上;②将工件5中部放置于工件换向小车3的工件托盘18上;③推动工件5和工件换向小车3,将工件5 —端推入冲孔模具导向壳体14内并顶 住工件定位销钉6 ;④启动冲压机滑块开关,冲压机滑块下落并推动凸模13工作,在凸模13接触工件 5时,压力机同时接触平衡橡胶弹簧20 ;⑤凸模13下压工件5,使工件5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平衡橡胶弹簧20和工件5压 下凹模体8至工件5底部,此时,工件5顶部和底部均接触凹模体;⑥凸模13继续下降,工件5在凸模13和凹模15剪切下,完成冲孔;⑦待冲压机滑块复位后,拉动工件5和工件换向小车3,将工件5冲孔端抽出至导 向壳体14外;⑧如果不需冲孔,则取下工件;如果需要另一侧冲孔,则转动工件托盘18和工件5 换向,并执行步骤⑨;⑨重复③到⑦过程,完成工件另一端冲孔。上述实施例中的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凹模和凹模体可沿导柱上下 移动,以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小于IOmm)适应钢管插入时对模具缝隙宽度的要求和不同壁厚 的需要;上下移动凹模和凹模体从根本上避免了凹模体的疲劳破坏断裂;导向壳体同时对 凸模和工件有导向作用的结构;凹模体头部对工件具备导向功能;尾部平衡弹簧在冲压时 对导柱侧向力起到平衡作用;凹模体的导向为两个铅垂导向轴,从而避免凹模体在水平面 内的旋转,两个铅垂导向轴都采用润滑措施;凹模体的铅垂导向轴上装有复位弹簧,在复位 弹簧作用下凹模体的自然平衡位置为:凹模体轴线与冲孔模具的工件(钢管)孔的轴线相重 合,在冲孔时凹模体被下压,冲孔完成且冲头上提后,凹模体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而恢复原 位;换向小车顶部有工件托盘,对工件的保持作用的结构;小车外侧布置有滚轮,方便工件 进、退料和工件掉头的结构。上述实施例中,工件进料方式、工件掉头均为手动,也可以采用旋转电机和直线电 机代替上述的工件换向机构;冲孔部分结构和工件进料及换向机构结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包括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内设有凹模体,所述凹模体的头部固定有凹模,所述导向壳体的上部对应所述凹模的位置设有凸模;所述导向壳体上下贯通有1根或两根导柱,所述凹模体的中部设有1个或两个导套,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导套,所述凹模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壳体的底壁之间的导柱上套有复位橡胶弹簧;所述凹模体的尾部设有平衡配重,所述平衡配置的上部设有平衡橡胶弹簧;所述凹模体的头部的外圆与所述导向壳体的内圆之间的间隙大于工件的壁厚,所述导向壳体的侧壁设有工件定位销,所述导向壳体的顶壁与所述凹模体的顶面之间设有凹模体定位销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活动导向凹模体的钢管冲孔模具,包括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固定有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内设有凹模体,所述凹模体的头部固定有凹模,所述导向壳体的上部对应所述凹模的位置设有凸模;所述导向壳体上下贯通有I根或两根导柱,所述凹模体的中部设有I个或两个导套,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导套,所述凹模体的下表面与所述导向壳体的底壁之间的导柱上套有复位橡胶弹黃;所述凹模体的尾部设有平衡配重,所述平衡配置的上部设有平衡橡胶弹簧; 所述凹模体的头部的外圆与所述导向壳体的内圆之间的间隙大于工件的壁厚,所述导向壳体的侧壁设有工件定位销,所述导向壳体的顶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王军,王正泽,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深博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